故事演绎 话说唐僧   》 那烂陀寺的中国留学僧(2)      冯宝善 Feng Baoshan

  在精舍的北边,有高达三十余尺的石柱,记载着无忧王三次以赡部洲施舍给佛、法、僧,三次以珍宝赎嗣的事情。故城东南有鸡园寺,是无忧王初信佛法的时候建造,曾在这里聚集千名僧人,四时供养。
  巡礼参拜已遍,玄奘向西南行六七由旬(古印度计程单位,一由旬的长度,我国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说),到了底罗磔加寺。寺里的三藏僧数十人,听说玄奘到来,都出门迎接。由此南行百余里,到伽耶城,这里有释迦牟尼证道成佛时坐在其下的菩提树。树的周围,用砖石砌成的高峻坚固的墙垣,东西长,南北狭。正门朝东,面对尼连禅河;南门毗邻大华池;西面有险固的山体环绕;北门与一所大寺相通。寺内遍布着圣迹,有精舍、佛塔,均为各国国王、大臣、富豪之家、长者景慕佛教中贤人营造。正中树下是金刚座,取其坚固难坏、能沮万物的意思。
  据说,释迦牟尼出家之初,行的是苦修,这也是当时印度佛教一种十分普遍的修行方式。六年之后,释迦牟尼并没有彻悟证道,却因长期地苦修,营养不良,身体也极度虚弱,连行走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有一位善良的牧羊女从此路过,送给他一碗乳粥。喝了乳粥,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于是走到尼连禅河边,洗去身上的尘垢,之后又来到一棵毕钵罗树下,铺上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而坐。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当朝暾初升、灿烂的阳光再次照临大地的时候,他的脑海里顿时明澈清晰了起来。他终于大彻大悟了生命的意义,证道而成了佛陀。那棵毕钵罗树,由于庇护佛祖顿悟,被命名为菩提树。“菩提”是梵文的译音,意为“觉悟”或“智慧”。他的弟子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陀成道的日期,为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因为释迦牟尼是喝了牧羊女送的乳粥才恢复了元气,悟得苦难的真谛,所以我国的僧徒们,到了这一天,便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
  据说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菩提树有几百尺高。释迦牟尼寂灭以后,无忧王继位之初,不信佛法,毁灭佛教遗迹,曾经亲帅士兵,前来砍树。他们将菩提树的根茎枝叶,斫伐几尽,堆放到了西边几十步远的地方,令事火婆罗门用它燃烧祭天。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却又奇迹般长出了两棵菩提树,枝叶繁茂,青翠欲滴,人称灰菩提树。眼前的一幕,令无忧王为之震惊,他幡然悔悟,便以香乳浇灌残根,一夜之间,菩提树便长得又像从前。王妃素来信奉外道,便暗中指使人,趁深更半夜,再去砍伐。等到白天,无忧王前往参礼,见到仅剩蘖株,心中悲慨,于是至诚祈祷,又用香乳浇灌,不日再长如初。为了保护菩提树,无忧王命令在树的周围修建了十余丈高的墙垣。无忧王之后,经历了若干代,到近世,又出了位设赏迦王。他信奉外道,仇视佛法,销毁寺院,砍伐菩提树。设赏迦王的用心更见恶毒,他要将菩提树连根挖除。然而,一直挖到了泉水涌出,仍然看不到树的根底。于是,他指使纵火焚烧,又用甘蔗汁浇灌,想以此将菩提树的根部弄得焦烂,令它永世不能萌发。几个月后,无忧王的末孙,摩揭陀国补剌拏伐摩王(满胄)知道了这事,十分痛心,遂用几千头牛的乳汁来浇灌菩提树,一夜之后,菩提树重新长出。为了防范再有人残毁菩提树,补剌拏伐摩王派人用石头建筑了高二丈四尺的墙垣。玄奘所见,正是其时修造。
  玄奘所看到的菩提树有五丈多高,树的茎干呈黄白色,枝叶青润,经秋复冬而不凋谢。据说只是在每年释迦牟尼涅槃的日子,树叶才一时落净,但过了一宿,又枝繁叶茂一如平时。所以,每当佛陀涅槃的日子,各国国王及其臣僚纷纷前来,聚集树下,用香乳灌洗,燃香散花,收集落叶而后去。
  玄奘来到了这里,至诚至恭,五体投地,礼拜了菩提树以及慈氏菩萨所造的佛陀成道像,百感交集,叹息自己没有福分生在佛陀的时代,感慨来到佛教圣地,瞻仰圣迹,亦何其迟迟。想到深处,玄奘不觉泪水纵横。此时正逢当地僧徒坐夏结束,远近前来瞻礼的有数千僧人,被异国僧人玄奘的真诚所感动,周围的人也都伤感呜咽起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西游记
王立群作序(1)王立群作序(2)楔子(1)楔子(2)
楔子(3)楔子(4)华阀裔孙(1)华阀裔孙(2)
华阀裔孙(3)净土寺出家(1)净土寺出家(2)游学大江南北(1)
游学大江南北(2)求法缘起(1)求法缘起(2)求法缘起(3)
求法缘起(4)杖策孤征(1)杖策孤征(2)杖策孤征(3)
杖策孤征(4)杖策孤征(5)杖策孤征(6)穿越西域各国(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