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故國行吟   》 第45節:故國行吟(44)      宋浩浩 Song Haohao

  鄭板橋出生在清康熙三十二年的鼕天,出生那天正好是小雪。父親給他起名為"燮",取自《尚書·洪範》的"燮友柔剋"之句,希望他這個剛出生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委順謙恭些。至於為什麽要叫板橋,這是因為他出生在興化東城外,東面有條蜿蜒清澈的護城河,老百姓為了通行的方便就在河上架了一座木版橋,鄭板橋時常從這橋上經過,每次過橋時都被橋邊的風景迷住,所以這座橋在他心中留下了極美好的印象,後來幹脆將自己的號叫做板橋。
  鄭板橋出生時,傢境已非常清苦,三四歲時他的母親汪氏就已病故。從小缺少母愛的溫馨,好在乳母費氏對他十分關愛,可是到了康熙三十八年,這位乳母費氏因為洪澇災害的緣故,迫於生活,不得不外出逃難,不得不離開鄭傢。鄭板橋的父親鄭立庵在汪夫人死後,又娶了一位妻子郝氏,這個郝氏善良而賢慧,視板橋如己出,這也多少彌補了他缺少的那份母愛。雖然父親衹是靠教書養活一傢,清貧的生活並沒影響到鄭板橋所受的教育,他除了和父親攻讀詩書以外,親外祖父汪翊文是個博學之士,淡泊名利隱居不仕,板橋也接受了他的啓蒙。他的繼母郝氏是康熙三十六年到的鄭傢,郝氏非常疼愛板橋,每次回婆傢也都帶着他,郝氏的父親郝梅岩也經常教板橋吟詩讀書。在這樣的小氛圍下,童年的啓蒙顯然是很成功的,聰明的板橋小時候學字時就特有意思,別人都以紙筆寫字,他卻常用長長短短的竹葉在地上擺字,用竹葉來代替撇捺,竹枝代替橫竪,可見他小時就已愛竹,後來他曾贈給這位外公一句"其人如碧梧翠竹,其志在流水高山"的詩,少時即已有高潔的志嚮。當然板橋所處的時代正是康熙中葉,當時的統治階層對漢族的知識分子正實行着懷柔的政策,但思想上仍有嚴格的控製,當時追風孔子"大成至聖先師",極力提倡程朱理學,將朱熹擡到了"十哲之列",重新將朱熹的《四書集註》作為科舉考試命題和作八股文的依據,這種風氣對士子文人有很大的導嚮作用,所以在板橋的啓蒙教育中,除了詩歌辭賦的熏陶外,一些枯燥的經書也是他必讀的,板橋的長輩尤其是父親,也希望他能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到了板橋十六歲時,在父親的安排下,他開始跟隨本鄉的陸震先生學作詞。陸震是當時鄉裏的大儒,巡撫也敬重他的為人學問,到揚州來時也常拜訪他,板橋有這樣的老師,自然受益匪淺。陸震覺得板橋天生有靈氣,聰穎過人,先教了他柳永秦觀婉約詞,又教他豪放的蘇辛詞,在他的教育下,鄭板橋的詩詞技藝大增。在二十四歲的時候,順利通過的縣考,中了秀纔。這是他邁嚮科舉的第一步。
  在中秀纔的前一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四年,二十三的鄭板橋與結發妻子徐氏結了婚,後來又生育了一兒一女。鄭傢本來不富裕,隨着人口的增加,鄭傢本來就清苦的生活變得更加睏難。鄭板橋覺得自己也不小了,不能衹靠父親那點教書費來維持家庭生計了,衹能挑起傢裏的大梁,决定謀生養傢。那麽文弱的書生能做什麽呢,衹能也子承父業,到教館教書糊口。康熙五十六年,板橋到真州,也就是現在的儀徵一帶,一個叫江村的地方開館授課。江村位於真州東南,山水具佳,園林錯落別緻,板橋非常喜歡這個教書的環境。江村自然和諧的風景,給了生活重壓下的板橋一點安慰。可是這些教館都是大戶人傢自己設的私塾,專門為這些人傢培養子弟,為了那一份微薄的薪水,自然又不能將這些孩子得罪,教書中遇到的苦惱,總是讓他感到寄人籬下的感覺,心裏一直充滿了苦痛和無人訴說的落寞,而且教書先生這一謀生的職業總是被人看作是不入流的。後來在回憶到這段生活經歷時,還自嘲地改寫過這首《教館詩》:
  教館本來是下流,傍人門戶渡春秋。
  半饑半飽清閑客,無鎖無枷自在囚。
  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子弟結冤仇。
  而今幸得青雲步,遮卻當年一半羞。
  過了幾年,板橋想離開江村這地方了,一來他狂放不羈的性格,實在適應不了這死氣沉沉而且看人臉色的教館生活,而且微薄的教館收入已不足養傢。另外年輕時立下的志嚮還沒有改變,他想參加科舉考試走嚮仕途,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願望在心頭一直沒有消失,這也和他從小就研習程朱,接受理學熏陶的緣故。而此時,傢裏的開支實在不小,一對兒女也漸漸長大,迫於生活鄭板橋甚至嚮親戚好友借錢。好在賢慧的妻子徐氏能持傢,給鄭板橋安慰的同時還將自己娘傢帶來的首飾衣物去當賣,然後換些糧食。作為鄭板橋,肯定很傷心,不過衹要一傢過得幸福開心也就罷了,哪知他最疼愛的兒子,沒長成人就夭折了。這對貧寒中的鄭板橋無疑是最大的打擊,他時常自責自己沒能給兒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在兒子夭折之兩年後,鄭板橋的父親立庵先生也離他而去。鄭傢的生活也愈加困苦,那些親朋也紛紛上門討債了。這時鄭板橋意識到,一定另找一個可以謀生的出路,教書顯然已不行了。當時鄭板橋覺得衹有到揚州去賣畫纔可能養傢,在他三十一歲的時候,終於開始了在揚州的賣畫生活。
  二
  揚州的繁華在當時是天下皆知的,景色也非常怡人,尤其對文人墨客來說,揚州無異於人間天堂。明末的散文傢張岱就說揚州"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擬"。沿着揚州城西的小秦淮走,會發現河岸青樓樂戶櫛比,垂柳外管弦悠揚,正象贊美揚州的詩中所說"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和綺麗的自然景色相比,揚州獨特精巧的園林更是別有風味且冠絶一時,這裏的園林歷史悠久,遠在漢代,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劉濞在此做吳王時,就在這建有釣臺。到了隋煬帝時代,更是在揚州大興土木,建了許多離宮別館,比如江都館、顯福館、臨江館,這些宮館往往都有風軒水榭、麯徑芳林、復道重樓,到了現在的清代初年,揚州仍有馬園、卞園、員園、賀園等八大名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故國行吟第2節:故國行吟(1)第3節:故國行吟(2)第4節:故國行吟(3)
第5節:故國行吟(4)第6節:故國行吟(5)第7節:故國行吟(6)第8節:故國行吟(7)
第9節:故國行吟(8)第10節:故國行吟(9)第11節:故國行吟(10)第12節:故國行吟(11)
第13節:故國行吟(12)第14節:故國行吟(13)第15節:故國行吟(14)第16節:故國行吟(15)
第17節:故國行吟(16)第18節:故國行吟(17)第19節:故國行吟(18)第20節:故國行吟(19)
第21節:故國行吟(20)第22節:故國行吟(21)第23節:故國行吟(22)第24節:故國行吟(2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