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財會研究:財務會計研究前沿   》 第45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45)      王華 Wang Hua    石本仁 Dan Benren

  圖3?4典型的利率互換結構圖A方有一份以固定利率支付、以浮動利率收取利息的互換,B方有一份以浮動利率支付、以固定利率收取利息的互換。LIBOR是指倫敦銀行同業貸款利率,一個利率指數。如果名義金額為1億美元,LIBOR為5?5%,A方就支付7%的固定利率與6?5%(LIBOR+1%)之間的差價,即500 000美元;B方收到6?9%與6?6%(LIBOR+1?1%)之間的差價,即300 000美元。互換經銷商則獲取一定價差作為組織互換和消除雙方的信用風險——經銷商確保任何一方在到期不能支付時完成交易——的報酬。
  5?其他混合和異形衍生工具
  實際上,在衍生工具中,除了遠期與期貨、期權外,期貨期權、互換都屬於一種混合産品(hybrid),都是在上述基本工具上混合或創新發展出來的,更復雜的則被稱為異形(exotic),它們被開發並應用於各種特定的目的。這個創建新的金融工具的過程被稱為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其中一些産品獲得成功並被廣泛運用,而其他一些衹能得到有限的運用,因而在實務中很少見。然而,這些衍生工具都可以看成是以期權為基礎或以遠期合約為基礎的工具。除上面提到的期貨期權和互換外,下面再介紹幾種新型的衍生産品。
  (1)障礙期權。障礙期權的存在主要取决於標的價格和特定限製價格之間的關係。入局期權衹有在標的價格達到障礙價格水平時才能生效;而出局期權是在標的的價格達到障礙價格水平時失效。例如,作為金融交易的一部分,投資者獲得一份按每股15美元購買普通股的期權,同時附帶每股價格30美元的障礙期權,一旦公司的普通股價格達到每股30美元,出局期權就開始生效,期權買方要麽執行該期權,要麽就會失去該期權。
  (2)回顧型期權。回顧型期權的回報是基於標的在期權壽命期內的最大值和最低值。比如,在一份看漲回顧型期權中,期權買方在期權到期日所得到的現金額就是標的在期權壽命期內的最大值和最低值之差。
  (3)互換期權。一些衍生工具是將互換(主要是遠期型的衍生工具)和期權組合起來。延期互換就是授予合約一方延長最初合約的互換期限的權利;可提前終結的互換則授予合約一方提前終止互換合約的權利。互換期權是簽訂互換合約的選擇權。
  6?嵌入式衍生工具
  FAS133把既包含衍生金融工具又包含非衍生金融工具的這樣一份合約也稱為混合工具。FAS133采納了這樣一種觀點,即這種混合工具包括兩部分,主工具(host instrument)和嵌入式衍生工具(embedded derivatives)。顯然,這裏所說的混合工具和上面提到的混合産品是存在區別的,前者是指衍生工具與非衍生工具的結合,後者則是指兩種或以上衍生工具的結合。
  3?1?3衍生工具會計準則製定的進程
  衍生金融工具從20世紀80年代起方興未艾,但相應的會計規則的製定一直到20世紀末纔初具雛形,如1998年FASB頒布的FAS133和IASC發佈的IAS39,這些準則現在仍然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FASB後來頒布的針對FAS133的修訂準則FAS138(2000),IASB2003年底對IAS32和IAS39進行了最新的一次修訂。在製定衍生工具(包括金融工具)的會計準則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會計確認,二是會計計量。
  在會計確認上,FASB在其SFAC No?5中提出了確認財務報表項目的四條基本標準:可定義性、可計量性、可靠性和相關性。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實務界一直將衍生工具作為表外業務進行處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衍生工具不符合資産或負債的定義,即衍生工具交易中簽訂的遠期合約所體現的簽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是由一項交易(或過去的事項)所引起的。按現行對資産或負債的定義(FASB和IASB基本相同),企業擁有的“預期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産或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的負債必須是“由過去的事項”所引發的。如果要解决這一問題,就必須對現行資産和負債的定義進行重新修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第2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2)第3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3)
第4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4)第5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5)第6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6)
第7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7)第8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8)第9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9)
第10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0)第11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1)第12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2)
第13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3)第14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4)第15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5)
第16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6)第17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7)第18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8)
第19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19)第20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20)第21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21)
第22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22)第23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23)第24節:財務會計研究前沿(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