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华丽血时代 》
后赵灭前赵(1)
梅毅 Mei Yi
——刘曜的最后败亡刚刚办妥了家事,刘曜终于喘了口气,立刘氏为皇后。
赵王石勒也不闲着,公元325年4月,他派手下亲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攻袭依属于前赵的北羌王盆句除,俘三千余落,获牛羊两万余而归。
刘曜闻讯怒甚,投袂而起,当天就自长安出兵,派中山王刘岳追击石佗。刘曜自己在富平驻营以为声援。刘岳师出得利,河滨一战,大败后赵军,斩石佗及其甲士一千五百级,五千多后赵军被赶入黄河中淹死。
奉刘曜诏令,刘岳乘胜前进,又攻后赵大将石生于洛阳。
开始,前赵军作战顺利,刘岳军斩获后赵兵卒五千余人,并进围石生于金墉。危急时刻,石勒的侄子大魔头石虎率步骑四万入成皋关,与刘岳大战于洛西。刘岳大败,退保石梁(洛水北岸)。石虎又大败前赵大将呼延谟,临阵杀之。
刘曜闻知败讯,亲率大军救援刘岳,石虎也自领三万大军前来拒战。刘曜小战先胜,在幽谷附近的八特坂击溃石虎手下将石聪。夜间,刘曜大军于金谷屯营,半夜无故大惊,军中溃散,只得退屯渑池。不料,士卒又无故大惊,没有任何敌人来袭,大军连夜又奔溃四散。刘曜无奈,只得退归长安。
刘岳残军见救援无望,很快溃败,包括刘岳在内的前赵高级将领八十多人被生俘,囚送襄国,一万五千多士卒被坑杀。
经此大败,刘曜愤恨成疾。还至长安后,祸不单行,其皇后刘氏又病死。
此位艳丽动人的刘皇后死前,刘曜亲自来到床前把小美人拥入怀抱,问她有什么临终遗言。回光返照之际,刘皇后说:“臣妾叔父刘昶一直无子,我自小被他抚养,无以报德,希望陛下能贵显我这位叔父。我另一个叔叔刘皑有个女儿非常贤淑美丽,但愿陛下能纳之为后。”
刘曜对刘皇后的临终“嘱托”一一照收,马上下诏封刘昶为大司徒、录尚书事;立刘皑之女为皇后,并把刘皇后一门亲族皆委以高官厚职。尚书郝达等人固谏,刘曜大怒,派人携大盆毒酒鸩杀了这几个谏臣。
公元328年6月(东晋成帝咸和三年),后赵石勒又派其侄中山公石虎带领四万大军从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入,进攻前赵河东地区,一时之间,有五十多县纷纷响应,后赵军势如破竹,直攻蒲坂(今山西永济县)。
劲敌来攻,刘曜不得不又一次御驾亲征,“自将中外精锐水陆诸军以救蒲坂”。同时,他派皇子刘胤守卫长安都城,命河间王刘述发氐、羌之兵以御河西。
后赵的中山公石虎虽号称骁将,但面对赵主刘曜亲率的十万大军,心中不得不惧。刘曜军队自卫关北渡后,石虎见敌军来势汹汹,急忙率军引退。刘曜军将出身,知道机不可失,麾军追击。
九月间,刘曜军队在高侯(今山西闻喜县)追上了石虎,双方接战。由于有皇帝在军中,人数又占优势,前赵军奋勇冲杀,石虎军大败,大将石瞻被杀,“枕尸二百余里,收其资仗亿计”。
石虎率残兵败将,兔子一样地往朝歌(今河南淇县)方向撤退。
刘曜从大阳关(今山西平陆县)渡过黄河,进攻守卫洛阳金墉城的后赵大将石生,并掘河水猛灌后赵守军。前赵乘胜势,分遣诸将进攻后赵的汲郡、河内等地,后赵荥阳太守尹矩和野王太守张进纷纷出降,一时间形势对刘曜非常有利。但他当时所犯最大的致命错误是,没有挟必胜之威进攻后赵都城襄国,耽误了上天赐予他的大好机会。
冀州襄国城内,后赵王石勒又气又急,马上要自己将兵去救洛阳。朝臣中有人劝他“不宜轻动”,但石勒自有主意:“刘曜乘一战之胜,围守洛阳,庸常之辈皆认为其锋不可当。然刘曜带甲十万,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师老兵急,以我百战锐卒击之,可一战而擒之1接着,石勒又进一步分析道:“假如洛阳失守,刘曜乘胜必来冀州相攻,自河而北,席卷而来,如此,则大事去矣1
石勒谋臣徐光非常赞同,说:“刘曜乘高侯战胜之势,不能进临襄国,更守金墉,此其无能为可知矣。以大王您的威略亲统大军,彼必望旗奔败。平定天下,在此一举1
于是,后赵国主石勒亲自统步骑四万向洛阳方向进发。
公元329年1月,后赵诸军齐于成皋(今河南荥阳),共步卒六万,骑兵二万七千。更让石勒感到可喜的是,成皋关前竟无前赵守军。于是,石勒大军“卷甲衔枚,诡道兼行,出于巩、訾间”。
刘曜这边,因胜而骄。军旅在外,他不思攻防之略,天天与几个嬖臣在大营里饮酒、赌博,根本不恤士卒。左右随臣进谏,“(刘)曜怒,以为妖言,斩之”。
直到石勒率兵已过黄河的消息传来,刘曜才开始与众将商量增强荥阳城防的事情。
不久,后赵前锋杀至洛水。双方遭遇战中,前赵擒得后赵羯族兵士,刘曜亲自审问虚实:“大胡(石勒)亲自领军吗?带多少人马来?”
俘虏实话实说:“赵王自来,军势甚盛。”
刘曜闻言变色,马上下令从金墉撤围,在洛西布阵,以迎石勒大军。本来刘曜是包围洛阳,如今,自己反倒被包围了。
小山坡上,看见前赵军十多万人立阵,南北十余里,石勒不惧反喜,对左右说:“你们可以向我言贺了1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华盛事的胎动期(1) | 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 | 三分一统晋业兴 | 大好江山谁承继(1) | 大好江山谁承继(2) | 大好江山谁承继(3) | “牝鸡司晨”朝纲紊(1) | “牝鸡司晨”朝纲紊(2) | “牝鸡司晨”朝纲紊(3) | 树欲静而风不止(1) | 树欲静而风不止(2) | 树欲静而风不止(3) | 血肉横飞杀戮始(1) | 血肉横飞杀戮始(2) | 血肉横飞杀戮始(3) | 血肉横飞杀戮始(4) | 攻伐大乱满京城(1) | 攻伐大乱满京城(2) | 攻伐大乱满京城(3) | 你方唱罢我登场(1) | 你方唱罢我登场(2) | 你方唱罢我登场(3) | 你方唱罢我登场(4) | 你方唱罢我登场(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