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梨园往事   》 第45节:有趣的"对台戏"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有趣的"对台戏"
  旧时,无论大城市里的职业性剧团,还是乡间戏班子,常唱"对台戏",想来很有趣,对今日剧团也有启迪。
  "对台戏"又称"打对台",指的是一个班社(剧团)与另一个班社(剧团)在同一时间,并在距离相近的剧场上演相同或相似的剧目,以招徕观众,一争雌雄。当然,这两个剧团的阵容和演出水平要相差不多,否则"对"不起来。
  这种"对台戏"现象的出现,有的是一方出于对另一方的报复、嫉妒、较量;有的是背后有人操纵,为了挑起事端;但更多的情况,属于艺术上的一种竞争。旧时的戏班都是自负盈亏,自生自灭,为了自身的生存,在关键时刻要拿出最佳阵容,演出最富吸引力的戏码(剧目),争取提高上座率,增加演出收入。
  犹记早年李万春和李少春的"对台戏",就很有意思。李万春与李少春姻亲(李万春是李少春的姐夫),两人均演武生戏,戏路也很接近。他们若在同一个城市相遇,必唱"对台戏"无疑,以此招徕观众,观众争相购票,看看他们究竟谁演得好。李万春和李少春也不计较谁的观众多,谁的观众少,反正收入都属于一家人的。
  张翼鹏(武生泰斗盖叫天之子)也是著名武生。最难忘的是他与李万春的对台戏。一次他见李万春贴出海报,演出《十八罗汉收大鹏》,因剧名中有"鹏"宇,认为这是李万春冲着自己来的,非常愤怒。一气之下,他也贴出海报,要主演《孙悟空棒打万年春》,要以此"回敬"李万春。弟兄们铆足劲,一争高低!观众不明个中缘由,纷纷购票,争相观看,双方都有很高的收入。
  张翼鹏演技很高,"打对台"也很有办法。有一次,他不但没有征得父亲盖叫天的同意,也没有和弟弟二鹏商量,便和二鹏唱起"对台戏"来。张二鹏也是武生演员,他的演技远不如张翼鹏,结果把二鹏拉垮。演出时,张翼鹏那边人头攒动,而二鹏这边却是门可罗雀,自家人给自家人来了个难堪。盖叫天闻知此事后,非常恼怒,认为翼鹏毫无手足之情,声言要与张翼鹏断绝父子关系。
  旧时乡间红白事(结婚或出殡)也常请戏班唱戏。大户人家最少请两班,有意让他们唱"对台戏",以讨个红火热闹。两个戏班唱起"对台戏",往往是,你唱武戏,我也唱武戏,你演文戏,我也演文戏,都拿出本班戏的真功夫。有趣的是吹唢呐,甲戏班吹一个,乙戏班就一人同时吹两个;甲戏班见状,干脆用鼻子吹唢呐,乙戏班更不示弱,干脆拿起瓷茶壶吹起来……观众叫"好"声不断,把演出推向高潮。当然唱也好,吹也好,必须有真功夫,谁好谁差,观众看得很清楚。乡村戏班中艺术造诣高的人,一九四九年后都被吸收进了国家专业性剧团。
  "对台戏"是一种艺术上的竞争,这必然会促进艺术的创新发展。而今,内地剧团都由国家养起来,这种带有竞争性的"对台戏"不见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程长庚"大老板"第2节:"单刀叫天"谭鑫培第3节:"老乡亲"孙菊仙
第4节:知县名伶汪笑侬第5节:"关戏泰斗"李洪春第6节:"德艺只馨"盖叫天
第7节:名丑箫长华的念白第8节:"戏篓子"赵松樵第9节:"猴王"李万春
第10节:女伶刘喜奎不畏权贵第11节:程砚秋三请俞振飞第12节:花脸宗师郝寿臣
第13节:当代名丑马富禄第14节:"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第15节:一代名旦荀慧生
第16节: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第17节:须生泰斗马连良第18节:著名武旦宋德珠
第19节:"金霸王"的癖好第20节:"铁嗓青衣"王玉蓉第21节:吴素秋早年二三事
第22节: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第23节:"舞台飞人"张德俊第24节:李世芳青岛罹难前后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