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诗经》心得   》 第44节:第四章(11)      Liu Xuyi

  一种模式是梦中得贤。如武丁之求贤,是梦中先王商汤给了他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就叫“说”,武丁醒来,遍察周围之人,没有一个像梦中之人。于是画影图形,派出得力人员遍访天下,终于在一处民工工地上发现了傅说。要不是有先王之嘱,我想,武丁再圣明,也断断不敢把一个搞建筑的民工(在那时是奴隶)请到皇宫做宰相的。后来周文王求贤,也是梦中得人。据说文王一天晚上梦到飞熊进来,就命巫史占卜。《六韬》中是这样说的:
  “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彨,非虎非罴(熊的一种),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与语大悦,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倘若没有神的启示,文王恐怕也不敢把一个疯疯癫癫,直钩子钓鱼的老头请进皇宫做太师吧。
  第二种模式是刘备“三顾茅庐”式。被求的一方是名重一时的贤才,这大家都知道,刘备他们也知道,但贤才偏偏隐居不出。为了实现求贤的愿望,刘备们才降格屈尊以求,终于用诚心感动贤才,促成贤才出山,成就一番事业。
  后来史书上诸如汉光武帝之访邓禹、明太祖朱元璋之访徐达都采取这一模式。
  第三种求贤模式就是《诗经》中这首《干旄》中所述的模式,明君出求贤令、贴招贤榜。《干旄》大约就是力图中兴卫国的卫文公的一首“招贤令”。他亦想效仿武丁和文王,派出大部队,打出各种旗帜到处散布招贤的榜文。一会儿来了一队打着师都旗的人,束着高高的素丝,带着几匹良驹宝马,虚席以待;一会儿又来了一队打着州旗的人,同样束着高高的素丝,带着几匹良驹宝马,虚席以等;不一会儿又来了一支打着县旗的人,打扮也一样,马儿也备好了,只等贤才上马。
  这阵势看懵了那些自诩为才子的国人,如此贤德如此诚心的国君来招聘人才,我拿什么来回报他呢?我真的有安邦定国之策吗?我想,一些自视甚高的才子面对这阵势,也不得不谦恭谨慎起来,那文公所招聘到的人才也少了许多滥竽充数之辈吧。
  这种模式没有传奇色彩,但更现实,也是历史上被广泛采用的。后世“千金买马骨”的人,大概也从此受到了启发。
  这一模式到了后来又有了创新。如三国时的曹操便模仿这一模式,加以新的成分。他不仅出布告文书,而且也派人四处相请,甚至还自己作诗以明求贤若渴之志。
  曹操是一代枭雄,却也是最体贴贤才的。曹操之世,一种“生年不满百”的忧寂情绪在社会中发酵,“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对这种情绪,曹操感同身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的诗中就不时流露出对这种情绪的呼应,大概是希望贤才们一则明了己心,二则莫要再等待,把大好时光都耗在等待当中了。一首《短歌行》更是道出了他的求贤心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在古代传播不发达、传播手段单一的条件下,诗歌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听到这些诗的才子们恐怕无不有所动心。从字里行间,我们仿佛清晰地听到了曹操的叹息和心跳。为了人才,他算是绞尽了脑汁,用尽了心思。很显然,从诗的开头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看,曹操是受了《诗经》、受了卫文公的教导的。
  然而,人世间的事往往充满了吊诡,一方面是郁郁寡欢、志不得遂的才子们在轻轻叹息,一方面是求贤若渴,志亦不得遂的老板们在睁大眼睛四处张望,生怕一不小心从眉睫下边溜走一个。这两者本来是天生一对,然而求贤却往往比求婚还难,贤才们学成文武艺,一心想货与帝王家,却常常有嫁不出去的担心。这中间不知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第一章(1)第2节:第一章(2)第3节:第一章(3)第4节:第一章(4)
第5节:第一章(5)第6节:第一章(6)第7节:第一章(7)第8节:第二章(1)
第9节:第二章(2)第10节:第二章(3)第11节:第二章(4)第12节:第二章(5)
第13节:第二章(6)第14节:第二章(7)第15节:第二章(8)第16节:第三章(1)
第17节:第三章(2)第18节:第三章(3)第19节:第三章(4)第20节:第三章(5)
第21节:第三章(6)第22节:第三章(7)第23节:第三章(8)第24节:第三章(9)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