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 農民帝國   》 第44節:5 藉地(4)      蔣子竜 Jiang Zilong

  朱雪珍藉機扶着婆婆也出去了。郭存先又對着陳寶槐和韓敬亭把自己剛說過話再圓回來:"既然書記把話說得這麽嚴重,我有幾個腦袋,我可不想連累全家,青海再好我也捨不得離開郭傢店。這個四隊的隊長我當了,我可是一點經驗都沒有,請領導給出出主意吧。"
  既然如此,陳寶槐的臉上也放晴了。他今天當着手下,特別是還有郭存先的新媳婦和一傢人,將這個能耐頸給拿服了,心裏很是暢快。但他的臉依然板着,聲調威嚴:"我所以選在這個當口,讓你出來收拾四隊的攤子,是中央下來一項大政策,這項政策落實好了,沒準明年就都可以吃飽了。可你們四隊現在連個能主起事的人都沒有,別又把這次機會弄瞎了,甚至再弄出亂子。"
  "什麽政策?"
  "藉地。"
  "藉地?"
  "對,咱們的土地不都是國有嗎?現在國傢要拿出一部分土地藉給農民,根據各個地方土地多少不一樣,藉地的標準也不一樣。咱們縣規定每口人可以藉給三到五分地,咱們村就居中,每人准許藉給四分。"
  郭存先剛想說既然政策允許藉到五分,幹嘛不用足!想想陳寶槐剛有了好臉子,就別再頂撞他找不順氣了。他便臨出口的話改成了別的事:"這地能藉給多長時間?"
  "現在還沒說,估摸着至少也得一年吧,你怎麽也得讓人傢收一茬莊稼呵。"
  "藉給的地不交公糧?"
  "不交。"
  "自己想種嘛就種嘛?"
  "對,誰的地誰做主。"
  "地有好有壞,有遠有近,藉嘛樣的地上邊有規定嗎?"
  "各個隊自己的條件决定,總之是別把好事辦壞,惹得大傢都意見,"
  "確實是好事,是大好事!"郭存先嘴裏叨咕着,腦子已經動了起來,身上脹起一股勁道。
  差不多跟郭存先帶着媳婦回傢前後腳的事、同樣也算是添人進口的金傢,此時卻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來看望他們。他們甚至也不希望有人來,最好是沒人知道他們回來。可,這種事又怎麽能瞞得住呢?從打金來喜帶着老婆一回來,登時在全村就傳遍了,說什麽話的都有哇。有說他犯了事的,有說他犯了罪的,有說他是被城裏開除的,也有人說親眼看見他是被警察押解回村的……他的大哥是個不起眼的老光棍,人們說嘛話都不用背着他,因此他對村裏的閑話都聽了個滿耳。都聽到了又能怎樣,還挨個的去嚮人解釋?說這是國傢政策,凡是在農村有傢的工人都得疏散回原籍。還不是因為正在度荒,是睏難時期嘛!
  說這個誰聽呀,聽了也沒人信吶,衹會越描越黑。自古就是先有農村後有城市,從根上說城裏人都是從農村去的,有老傢的城裏人海了去啦,怎不見別人被打發回來?說了歸齊還是個成分的問題,誰叫自己是富農,碰到嘛事人傢都不往好處想。
  外邊的天早就黑了,外邊多黑屋裏也多黑。他們用不着點燈,愁眉苦臉還用再看着愁眉苦臉嗎?要咳聲嘆氣,有亮沒亮還不是一樣。光棍大哥金來旺坐在炕的一頭,另一邊坐着剛從天津衛被轟回來的金來喜,還有他老婆米秀君。三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傻坐着,悶半天興許纔有人吭一聲,即便有人起頭說上一句半句,下面也未必就有人接腔。可每個人的心裏都在倒海翻江……
  郭傢店呀郭傢店,你為嘛就叫了這麽個名?怎麽從來就沒想過要打聽一下這個名字的來歷?也許在剛建村的時候姓郭的是大戶,或者是歷史有姓郭的當過大官,以自己的姓氏給村子命名。但風水輪流轉,轉到土改的時候郭傢店姓郭的都不行了,僅有的一戶地主姓劉,光有地主不行,還得再找出一戶富農,那就是他們金傢,郭傢店這算是成竜配套了。也有人說當時是姓郭的掌權當村長,自然要偏嚮姓郭的,即便郭傢有人夠得上定地主、富農的條件,也暗中給拉了下來。其他外姓人傢,條件差一點的也給硬撩了上去。郭傢店再窮,如果沒有地主、富農,光有貧下中農,聽起來也不像個村子,那到底是誰剝削誰呀,沒有剝削哪來的階級?沒有地主、富農,又怎能比較和劃分出貧下中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1 竜鳳合株(1)第2節:1 竜鳳合株(2)第3節:1 竜鳳合株(3)第4節:1 竜鳳合株(4)
第5節:2 大耙(1)第6節:2 大耙(2)第7節:2 大耙(3)第8節:2 大耙(4)
第9節:2 大耙(5)第10節:2 大耙(6)第11節:3 "代食品"(1)第12節:3 "代食品"(2)
第13節:3 "代食品"(3)第14節:3 "代食品"(4)第15節:3 "代食品"(5)第16節:3 "代食品"(6)
第17節:3 "代食品"(7)第18節:3 "代食品"(8)第19節:3 "代食品"(9)第20節:3 "代食品"(10)
第21節:3 "代食品"(11)第22節:3 "代食品"(12)第23節:3 "代食品"(13)第24節:3 "代食品"(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