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我的父親張恨水 》
第44節:“國如用我何妨死”(3)
張伍 Zhang Wu
月色蒼茫中,有人發言了:“各位同志,在去年今夜以前,我還是個教書先生,不解得打架,更不解得殺人。自從去年今夜在天津五馬路上巷戰之後,我換了一個人,鍛煉出了我全身的氣力,也鍛煉出了我全副的膽量。這個故事,我已經給各位說過好幾次了,無需我再說。但今天晚上,值得再提一聲的,便是個周年紀念。今夜是我榮譽之夜。”
多麽美好的月色,多麽美好的荷香,多麽美好的蛙麯,襯托出令人陶醉的靜謐,殊不知在這美好的天籟孕育下,卻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正義之戰!在待戰之前,主人公說的“周年紀念”,是個什麽榮譽的周年紀念呢!自然給讀者製造了一個懸念。原來這支遊擊隊正是要去襲擊潛山縣的大鎮源潭鋪。在取得了襲擊的勝利後,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遊擊隊支隊長想到:去年今夜此時,正夾了皮包,預備離開天津,而敵機已開始丟彈了。此身未死,留得今夜,又報了一回仇,明年今夜,也許回到了天津吧?他昂頭四顧大別山巍峨的影子,已在北邊天腳涌出,一切大地上的低矮影子,都嚮大別山潛伏着。自己的隊本部就在那巍峨的影子上,此時看來,仿佛那山也雄赳赳有得色了。回看留給敵人的那焰火,還是在遙遠的墻上,嚮上冒着成團的紅煙,也像很高興地恭祝他這個周年紀念。
讀者要知道這個紀念的本事嗎?下面就是。
在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張競存,如何在保衛民族生存關頭,在血與火、生與死的錘煉中,成長為一名英勇的抗日戰士。由於這是四叔親身戰鬥過的事,他多次嚮父親詳盡地講述過,連細枝末節,也都繪聲繪色地描摹,所以父親寫來格外真實具體,自然感人。書中的抗日“英雄”,並不是超凡脫俗的高人,而是一些拉膠皮車的僕役、做小買賣的商販和下級軍官等。父親在書中生動地刻畫了小馬、小三子、楊老七、醬肘子鋪掌櫃、李排長、周班長等普通人的形象,令人信服地看到了這些有血有肉的平頭百姓和兵士,在戰火的冶煉中,逐步成長的過程。正是這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凡夫俗子”,在捍衛自己的國土和維護民族尊嚴的最後關頭,用鮮血書寫了震撼世界、永不磨滅的大字:“天津永遠是我們的!”
但是令人憤慨和遺憾的是,書的末章《二周年紀念》,卻是另一番情景,仍然是“夜”,仍然是這一天;第一個這一天,是在夜色蒼茫中的巷戰,第二個這一天,是在夜色的掩護下成功地偷襲,第三個這一天呢?主人公張競存輾轉來到了戰時陪都重慶,在夜色下是萬傢燈火,他看到、聽到的卻是歌女彩唱《玉堂春》,酒樓宴飲,劃拳猜酒;小巷深處,花園小樓,嘩啦啦洗牌聲響,正是“隔巷對峙,夜戰正酣”的“巷戰”。感慨係之的張競存,和朋友“慢步嚮前走”:忽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迎面而來。先是一叢燈火之光涌入眼簾。隨後便看到一乘涼轎。正是剛纔去的那婦人,她又轉來了。這巷子頗窄,衹有三四尺闊,兩下相逢,無可讓的。那朋友警覺,將背貼墻站了,盡量地讓出空間。競存初來此地,不曾懂得規矩。衹站着略偏一點。那邊是閃電式行路,轎前的短裝人已涌到了面前。見競存直挺挺站着,一個拿手電筒的兩手用力將他一推,嘴裏喝聲滾。競存出於不意,早被推着嚮後一歪,腳還不曾站穩,衝鋒式的轎子又衝了上來。一轎杠正碰在競存肩上,撞得他嚮地面一倒。
這正是石坡路面,重重的一下,碰得大腿木麻了一陣。朋友見轎子和人如飛的去了,便跑來摟抱。競存扶着墻,慢慢爬起來,笑道:“不要緊,跌撞一下,或傷礙不到我們這戰士。我是沒有想到今晚還有巷戰。
稍微提防一點,也不至於敗在他們手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1) | 第3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2) | 第4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1) | 第5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2) | 第6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3) | 第7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1) | 第8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2) | 第9節:青年時代的摯友(1) | 第10節:青年時代的摯友(2) | 第11節:青年時代的摯友(3) | 第12節:青年時代的摯友(4) | 第13節:主編《夜光》與《明珠》(1) | 第14節:主編《夜光》與《明珠》(2) | 第15節:主編《夜光》與《明珠》(3) | 第16節:《春明外史》的“外史”(1) | 第17節:《春明外史》的“外史”(2) | 第18節:《春明外史》的“外史”(3) | 第19節:民國的“《紅樓夢》”(1) | 第20節:民國的“《紅樓夢》”(2) | 第21節:民國的“《紅樓夢》”(3) | 第22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1) | 第23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2) | 第24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