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五 一場精彩紛呈的篡漢大戲(2)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七月中旬,有一個臨淄縣的小亭長一晚上做了好幾個夢,每次都夢見上天的使者告訴他:“攝皇帝當為真皇帝1
  然後,巴郡(郡治今四川閬中市)發現了石牛。
  緊接着,雍縣(今陝西鳳翔縣南)又發現了石文。
  十一月,巴郡石牛和雍縣石文都運到了未央宮的前殿。王莽後來嚮太後的奏報裏說:“就在他和群臣前往探視的那一刻,忽然間狂風大作,塵土飛揚,天色晦暗。等塵埃落定時,石頭前忽然又出現了銅製的符命和有圖的布帛,上面寫着:‘天告帝符,獻者封侯。’”
  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的最後一幕,是由一個小混混一手炮製的。
  這小混混名叫哀章,是個到長安遊學的外鄉人。哀章平日裏不學無術,遊手好閑,喜歡假大空。他眼見假皇帝王莽大有弄假成真之勢,怎麽肯放過這個飛黃騰達的機會!?於是早早地製作了一個銅櫃,在裏面裝了二捲天書。一捲署名“天帝金匱圖”,另一捲署名“赤帝劉邦傳予皇帝金策書”。
  書中備言王莽當為真天子,同時附有十一位輔國大臣的名單。
  為什麽是十一個呢?
  這可不是老天爺的意思。
  這是哀章的意思。
  他先寫了八個名字,都是那些當朝顯貴、王莽的心腹。
  然後,為圖個吉利,哀章又鬍扯了兩個名字,一叫王興、一叫王盛。
  最後一個名字當然就不用想了,叫哀章。
  鼕日的一個黃昏。天地間籠罩着一片肅穆而神聖的金黃色。
  哀章一襲黃衣,手捧銅櫃,神色莊嚴,步履沉着地走到了高廟,鄭重其事地獻上了銅櫃和天書。
  高廟的官員一看,豈敢怠慢!立刻稟報了王莽。
  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高廟舉行了一次盛大的禪讓典禮。
  堂堂的假皇帝王莽就這樣跪拜在高廟裏,從一個小混混的手裏頭接過了神聖的天命。
  假皇帝站起來的時候,輕輕抖了抖肩膀。
  一個字就從他的頭上落了下來。
  那是個“假”字。
  邁出高廟的那一刻,王莽戴上了皇帝的冠冕。
  隨後登上未央宮,詔告天下:“……承蒙皇天上帝隆顯大佑,使我完成天命、繼承帝統,並且頒下符契、圖文、銅匱、策書,和神靈的詔告,將億萬人民托付給我。我極度敬畏,敢不恭謹地接受嗎!?趁此良辰吉日,我戴帝王冠、登天子位,定天下之號曰‘新’。從此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製。以十二月初一作為始建國元年正月初一……”
  就在這一天,歷時214年的西漢帝國壽終正寢。
  一座嶄新的王氏宗廟巍然屹立在天下人的眼前。
  王莽時年53歲。
  一場精彩紛呈的篡漢大戲即將圓滿結束的時候,王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全都齊了。可還差一件小小的器物。
  那就是國璽。
  國璽不在未央宮,而在老太後的長樂宮裏。
  自己刻一個還不成嗎?可王莽偏不。
  天下必須是新的,可國璽他必須要舊的。
  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要的就是這顆讓天下人供奉了二百一十四年的、也讓自己仰望了大半輩子的小東西。
  於是,心腹王舜便攤着一雙空手站在了老太後的面前。
  知道來者不善,憤怒的老太後破口大駡:“爾等蒙漢傢力,富貴纍世,非但無以報答,還趁人托孤寄國之時篡奪其國,不再念及恩情道義。做人如此,豬狗不如。天下哪有你們兄弟這樣的人呢!?王莽既然當了這個‘新朝’皇帝,還改了正朔、易了服色,也應該自己刻一個傳之萬世的新國璽,何苦嚮我要這顆亡國不祥的呢!?我一個漢傢的老寡婦,早晚會死,想與此璽一同埋葬,為何終不可得呢!?”
  老太後說到最後聲淚俱下。左右之人皆跟着掉淚。
  連王舜都被感動得差點心軟了。他俯首良久,纔擡頭對太後說:“臣等已經沒什麽可說的了,王莽一定要得到國璽,太後怎麽可能始終不給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三 喪鐘為誰而鳴(1)
三 喪鐘為誰而鳴(2)三 喪鐘為誰而鳴(3)
四 一語成讖(1)四 一語成讖(2)
四 一語成讖(3)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