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
入另册的孩子(1)
马瑞芳 Ma Ruifang
年过花甲的王立群到百家讲坛振振有词讲“大丈夫”,其实他最早听到“大丈夫”三个字时,是个并非因自己原因栽了跟斗的小学生。
1958年王立群小学毕业,学习成绩全部五分。那时学习苏联老大哥经验,学生成绩不用传统百分制记分,而用五分制。从五分到二分,依次相当于现在高校的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1”的得分基本上不会出现。“5”分难得,得达到百分制九十分以上,才能“套改”为“5”。王立群门门功课“5”分。说明他是读书的好苗子。
学校决定保送王立群到当地最有名的中学读书。
但是…….
21世纪的年轻人绝对想象不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学生想要进好学校,并不由他自己考多少分决定,而由家庭成分决定。你家是不是“根红苗壮”?是不是“苦大仇深”?甚至可以开玩笑说:你家是不是从唐朝开始就拖个打狗棍讨饭?这,才是一个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最重要条件。
王立群没见过面的爷爷,比贫下中农多积攒了一些地。
几十年前几亩地,决定一个优秀小学生不能进好中学、
王立群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用旧报纸糊的,里面有张油印的录取通知书:开封市新新中学,是家民办中学。
“新新中学”名字挺新,校舍极旧,是小巷里两处民宅。
既然是民办,国家当然不支付一分钱经费。
百家讲坛许多主讲人除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外,有的主讲上辈人就是相当有成就的读书人。易中天的父亲和叔父都是教授。易中天出名后,人们曾争论:武汉大学名嘴到底是老易教授还是小易教授?于丹的父亲是历史学科资深编辑;讲玄奘的钱文忠,父亲是大学英文系教授;王立群也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毕业于齐鲁大学英文系,母亲毕业于女子师范。两位望子成龙的读书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颇有读书人资质的儿子,门门功课优秀的儿子,应该青出于蓝的儿子,居然要上民办中学!上这样的学校,实在前途难测。怎么办呢?
幸好,王立群有位有知识有文化还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追求的母亲,从事教书育人事业的母亲。
母亲告诉王立群:学校条件差,也能培养出好学生。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骨气?看自己努力不努力?
母亲教王立群背诵孟子一段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十三岁的王立群接受了人生第一次挫折教育,记住了人生第一句格言:“做人要有骨气!”
王立群想不到的是,他这个城市孩子,一入学就变成了“农民工”。
民办中学经费困难,如何维持运转?靠学生打工。学生每周打三天工,挣来的钱维持学校开支。
如果搁到现在,这家民办中学,纯粹是在使用“童工”!而且是用“童工”做强体力劳动还不付一分钱报酬。劳动局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委员会应该来过问。但在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时期,这样的事非但主管部门不管,家长也认为理所当然。
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一周三天,步行十几里,自备干粮,到工地打工。工地向学校支付微薄的报酬,对学生提供白开水。
这些初中生娃娃们干的活儿有:
给钢厂砸矿石。一人一把锤子,一砸就是一天。把砖头那么大的矿石砸成比鸡蛋略小一点的块头。其操作方式是:左手捏矿石,右手抡锤,“梆!梆!梆!”敲下去。用劲小,砸不开,用劲大,一旦砸偏,砸在手上,手指头立即起个大血泡。
做建筑小工。和泥,搬砖。建筑工地上的砖都用水浸透,再抹上泥,便于粘合。这些砖表面粗糙,十几岁的孩子搬这种砖,不到半天,手指磨破,磨出血。提泥兜的活比搬砖相对轻松,但是,洋灰----当时不叫“水泥”叫“洋灰”----有腐蚀性,提上几天泥兜,手就被腐蚀了,溃烂了,苦不堪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1) | 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2) | 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1) | 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2) | 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1) | 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2) | 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1) | 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2) | 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1) | 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2) | 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1) | 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2) | “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1) | “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2) | 公路铁路饭店通票(1) | 公路铁路饭店通票(2) | “我很高兴做学术明星” | “两大好处”和“一个观众” | 于丹“酷评”和“捧哏” | 性情中人易中天 | 易中天神猴也?(1) | 易中天神猴也?(2) | 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1) | 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2)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