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東度記   》 第四十四回取水不傷蟲蟻命 食饃作怪老僧貪      方汝浩 Fang Ruhao

  狐妖乃說道:朋友乃五倫之一,你聽我道:人與人同一類,往來便有交情。益友損友六般名,但把勝吾友敬。
  狐妖說罷,笑和尚道:“朋友之交果多。”愁和尚道:“多也,少也!我們餓着肚子,這時哪個朋友齋你,送些布施與你?”狐妖聽了道:“我原意來齋僧,你們問我朋友,方纔答應。”愁和尚道:“施主是衹齋我等見在,還是大衆俱齋?可外有襯錢?”狐妖道:“大衆也齋,見在也齋,襯錢也有。”愁和尚聽了,便笑起來,說道:“施主,這善事衹是一次,卻是長遠而齋?”狐妖道:“今歲盡着收的幾斛麥,若是年歲有餘收成,依舊齋僧。”愁和尚道:“好善心,好善行!衹是和尚今日化齋不出,腹饑之甚。二位施主方便,且布施些錢鈔,買幾個饃饃充饑,便是一般功德。”狐妖聽了,與陶情說道:“人言演化高僧因類普度,怎麽我們講說朋友之交、損益不等,他不藉此開發些道理,衹是說腹饑要饃饃吃?”陶情道:“高僧妙用不同,莫不是隨你口,試你心?你沒個忠誠的問,他便沒個正經的答。”狐妖道:“高僧高道點化世人,多有裝瘋作癡,隨口諢話,其中卻暗藏着至大至深禪機妙理,要人自悟。”陶情道:“雖然遇着這樣和尚,他試我,我也試他。”狐妖道:“這是自己先存個不信心去待僧傢。”陶情道:“你是何人我是誰?一心要阻攔和尚,卻如何講細微麯折?”狐妖笑道:“我原是個聽人指教的。”乃地下拾了兩塊土泥,叫聲:“變!”卻變了兩個大饃饃。那愁和尚見施主袖內拿出饃饃來,乃笑道:“好施主。”便忙來手搶,那笑和尚中一個也來搶。愁和尚嗔道:“你是化緣得齋,肚飽的,且讓我吃罷。”那笑和尚雖難讓,狐妖見他面色卻變,乃暗笑道:“他說也有個道友,怎麽見一個饃饃便動了面色?”這愁和尚拿着兩個饃饃,也不管冷熱,幾口吞下,哪裏知道是邪妖詭計?兩個土泥入腹便作怪起來,疼痛吆喝,聲聞於外。狐妖與陶情笑倒,說道:“演化高僧,原來是假的,阻他何難?”兩個正在庵中弄術兒耍和尚,不防祖師師徒一路行來,見遠遠一座庵堂:青鬆隱隱,白石堆堆。青鬆隱處見雕檐,白石堆中藏小徑。高出雲中的是鐘樓佛殿,流來澗內的是緑水青萍。往來不見一人行,遠望但聞多鳥噪。
  祖師見道:“上一座小石橋,便在橋上少憩。”三弟子依欄傍立。師徒正講幾何見性明心道理,祖師衹見橋下清流可飲,乃命道育持鉢汲水。道育下得石橋,見那水中蟲蟻雜集,乃循着溝澮而走,說道:“水雖清流,蟲蛭遊中,不但不潔,且恐驚傷生命。”乃循流到那潔淨去處取來獻師。道育正舉此念,卻說阿羅尊者隨處顯靈,第八位尊者以一法試道育。他卻為何?衹因狐妖以幻法弄愁和尚,為釋門護道,故試道育禪心,因扶演化,乃於水溝傍地,忽然見一人,捧着一個盤子,中有錢鈔數貫,見了道育乃說道:“師父,小子是村間人,為父母災疾,許下齋僧布施。願以這幾貫寶鈔敬僧,祈保父母。”道育道:“雖是你為父母孝心,衹是我僧傢遇緣化齋,這錢鈔無處使用。”那人道:“師父說的何話?出傢人哪個不貪幾貫鈔?防天陰、備饑餓,就是破了偏衫,也要錢買。”道育笑道:“補破衲是我僧傢本願,有齋供何必要錢?善人,你衹知布施我僧傢這錢鈔,你哪裏知道替我僧傢生過孽?世人囂囂,衹為財利,見了錢鈔,必起貪心。我僧傢受了你的,必要藏收在身邊,或是密貯在囊廂,是我先生個防人貪盜心腸。不如無有,何等清淨。”說罷,衹看着溝渠中清水要取了獻師。那人又道:“師父,你既不受錢鈔,難道不開個方便救我父母?”道育道:“留你錢鈔問醫贖藥,便是我的方便。”那人道:“救不得,救不得。”道育道:“你父母在哪裏?”那人便指着庵內道:“在這裏。”道育擡頭一看,衹聽得庵內吆吆喝喝人聲,乃想道:“此是他父母病苦也。”及看那人忽然不見,驚異起來,忙忙取水到橋上,獻與祖師,便把這異事說知。祖師乃把慧光一照,說道:“此神人也。為試汝因而救僧。吾且打坐在石橋,汝等弟子當先到庵中,自然知故。”
  三弟子領諾,離了石橋,尚遠庵門,衹見庵中來了三五個和尚,迎着三師問道:“列師可是東行的麽?”三師答道:“正是。”和尚道:“我等聞知國王皇叔出國,大小臣工、善男信女、僧尼道俗,千百之多迎送,我等也是等候迎接的。怎麽這些時還不見到?”三師答道:“就是我師,他出傢本為修行了道,度化衆生,便是一人前行,連我等弟子也不肯帶,哪裏肯驚動衆人?”衆僧道:“我等是一樣出傢的,巴不得說個大頭勢驚動世人,若據三位師父說,真乃高僧也。”道育師便問道:“庵中何人吆吆喝喝?有如病苦?”衆僧道:“小庵前有空堂三間,專下往來僧道。今有幾個化緣和尚住宿,遇着兩位官人說要齋僧,和尚中一個不曾得齋,吃了他兩個冷饃饃,便作怪起來,卻是他在庵中吆喝。”衆僧說了,又問:“祖師何時到此?”三僧說道:“我師在石橋打坐。”衆僧忙步往石橋迎接。卻說三師走到庵前,便聞着一陣腥風糟氣,及擡頭,又見那庵堂屋上一團妖氛現出。道副乃嚮尼總持說:“此庵中定有妖邪迷人,想那沒道行僧人染惹了。”尼總持答道:“正是這根因,我等須要提防。”三僧進得庵來,卻直上大殿,參拜了世尊聖像,稽首了兩廡阿羅尊者。道育見了八位阿羅聖前,便了悟前因,乃合掌稱揚道:“佛心無處不慈悲,衹要僧道傢時時警省,行行正念,自然感應甚神。”三僧參禮畢,衹見兩廊衆僧知是祖師徒弟先到,各各來行禮,問道:“祖師尚在何處?”副師答道:“祖師在衆師心頭。”那僧們聽得,便笑起來,說道:“東度師父真真的有些撥嘴,我等初相見,問聲祖師在何處,乃是好去迎接。乃答道:』在我等心頭。”副師聽了,乃說道:“衆位師父,不必疑我言語。假使你問我靈山在哪裏,我卻不曾走過,也衹得答在你心頭。”衹見一個僧合掌拜下,道:“師父,我弟子悟了。”育師乃問:“往來僧人住在何處?”一僧答道:“師父,我這庵通各處地方,往來遊方卻多,前邊有空堂三間,安住師父們,已打掃了。方丈聞知祖師降臨,又收拾殿後一間靜室伺候。”育師道:“出傢人莫要兩樣待人,既在佛會,都是有緣,我且與師父看那前堂。若可容我等,又何必他處?”衆僧道:“前堂有幾衆遊方化緣僧,聞知方纔有兩位施主,把了兩個冷饃饃與一僧吃了,正在那裏作怪。”育師聽了道:“是了,是了。我們未進庵門,便已知這作怪。”乃直走入前堂,衹見那吃了饃饃的和尚,愁着臉,摸着腹。衆僧也有為他愁的,也有說他不是的。為他愁的,便說同行為伴,憐他貪食,受了疾苦;說他不是的,怪他不自愛重,貪食冷物受病。育師見了,合掌道:“善哉善哉!這饃饃是哪裏化來的?”衹見堂內走出兩個士人來,見了育師神光罩體,道氣合身,他兩個打一個寒噤。狐妖乃嚮陶情說道:“這和尚不凡,想乃是演化僧人,我等既撞着,須要做出個手段來。”陶情乃開口嚮育師問道:“師父們可是東行演化的?”育師道:“正是。”陶情道:“同行有幾衆?”育師答道:“上有吾師,下有吾師兄兩個。”陶情道:“演化行的是何事?”育師道:“隨類而化。若是出傢僧道,吾師便發慈悲,指陳上乘道理,令其覺悟;若是士農工商在俗衆等,吾師便說方便,開導人倫正道,這便是事。”陶情笑道:“上乘道理,我等迷而不悟,若是人倫正道,四海九州島人民無數,你們一人如何能化?且莫說千萬人、千萬心,便是我一人也有千萬樣心。”育師聽了笑道:“施主,你可知千萬心總歸一心,假如我僧傢化得一人心,便是化了千萬心。”狐妖也開口問道:“師父,你說人倫正道,卻是哪樣人倫?”育師答道:“大則君臣父子,次則夫婦、朋友、昆弟,各有個綱常天理,便是正道。”狐妖道:“此時且莫講別理,衹說朋友這一倫,便有千百樣心,師父卻如何演化?”育師道:“朋友之交,任他千百樣心,衹要盡了我一人之心。”狐妖道:“一人心卻是何心?”育師道:“朋友以義合,衹要盡了這個義心。”狐妖明曉得這個義字道理,他卻故意辯問,衹要等僧人說出個演化的去嚮,他便為陶情設阻攔計策。他哪裏知道高僧智慧明靜,自庵前已知妖氣腥風,及進入堂中觀見這兩人形色,乃暗忖道:“何處妖邪,敢青天白日迷亂僧人?也衹因這和尚動了貪癡,自取作怪,我如今且探這妖邪何故在此。”乃問道:“二位施主到庵何事?”狐妖把齋僧的前話說出。育師道:“善事,善事。我等東行饑渴,正欲化齋,卻遇着善人,好歹求化一頓飯食功德。”狐妖聽了,私喜道:“陶情要阻攔他正無計,這泥饃饃且要弄他一番,叫他師徒們吃了作怪。”乃取土泥又變了饃饃兩個,雙手遞與育師道:“我與這老朋友在人傢吃饃饃省來的幾個,衹是冷了。師父可吃得便吃,若是吃不得冷齋,便熱了吃。莫要似這位長老作怪。”道育道:“不妨。我僧傢有個鉢盂,卻乃是個寶貝,凡遇化的齋飯,不論冷的熱的隔宿的,入到鉢內,吃了再不作怪。”乃取了一個鉢盂在手。那陶情見了,驚訝起來,說道:“這件器皿卻不曾相會。”乃嚮狐妖說:“老狐哥,這長老不比平常,俗語說得好,『看風使船』。可算則算,不可算則走路,莫要惹他。你看他這件吃飯的傢火,倒有些古怪。”狐妖道:“什麽古怪?我知這是和尚傢化飯吃的鉢盂。”陶情道:“什麽鉢盂?老陶從不曾見。”狐妖道:“你卻見的是何器皿?”陶情道:我見的器皿,說與你聽:瓦壺瓶,燒窯上。錫壇兒,出工匠。還有銅罐瓷甌葫蘆樣,金銀玉斝瑪瑙鑲廂,琥珀杯兒雕各像。鸚鵡摘桃蜂趕梅,老虎獅駝並兕象。廣筵長席說交歡,我與這器相親傍。鉢盂器皿不曾聞,衹好盛飯齋和尚。
  狐妖道:“你不曾見這器皿,也難怪你。他卻是僧傢物,待我假問他個來歷,你便聽知。”狐妖乃嚮道育問道:“師父,你這器皿有出處麽?”道育道,有出處的:這鉢盂,配錫杖,本慈悲,出經藏,不比尋常器皿盆甌棒,八寶攢成法食盂,五戒如意持齋湯。目連尊者救慈親,餓鬼獄中超業障,一切毒厭化為塵,邪魔見了魂膽喪。道育說罷,陶情聽得,衹叫:“老狐,走了罷。你聽他說的這傢夥厲害,不比我的瓦罐瓷甌。”狐妖笑道:“老陶,你的瓦罐瓷甌更厲害多着哩。”陶情道:“瓦罐瓷甌有甚厲害?”狐妖道:“和尚的鉢盂,不過化齋盛飯。你的傢夥,蕩着的花錢費鈔。賣産破傢的,也衹為你這瓦罐;吃醉了撒酒風,生事惹禍也衹為你這瓷甌。卻不是比鉢盂厲害多哩!”陶情道:“且看他吃你饃饃,若是着了你手,便厲害也沒用。”狐妖道:“說得是。”衹見道育接了狐妖兩個饃饃在手,便不就吃,乃放在鉢盂內,一手捧着盂,一手半合掌,念動咒食真言,那饃饃在盂內,忽然一陣煙起,卻是兩塊土泥。土泥在鉢內,忽然擁出一座小小山崗,那崗上走出一隻小小金睛白額虎來,漸漸長大。狐妖見了,往庵門外飛走。陶情怨道:“我說這和尚的鉢盂厲害。”狐妖慌張張的說道:“果然厲害。衹是老陶,你既要阻攔他,也說不得計較個策,破他這個厲害。”陶情道:“往前途相候他,再做計較。”
  二妖正在庵門計較,忽然一神將近前大喝道:“何物妖邪,敢立在此?”狐妖見了,便問道:“爺爺是何神道?”神將道:“吾乃巡行庵廟感應正神,監視天下庵廟香火,恐有不守戒行僧道,穢污作踐廟堂,衝犯聖像,及護送迎接聖僧、高道往來庵廟的。今有高僧到來,因往迎接。你這兩個大膽妖魔,敢立在此!”狐妖心情靈變,乃說道:“爺爺呀,我等聞有東行演化高僧,專一慈悲度脫有情無情、四生六道,我等也是迎候求度脫的。不知高僧今在何處?”神將道:“尚在石橋坐地,庵中現有僧人迎接。”狐妖道:“庵中現有三四個,卻有一個執鉢盂的,不像是演化的,倒是個拿妖捉怪的。”陶情也說道:“他捧着器皿兒,更厲害。”神將聽了,衹道果是求度脫的,便發慈悲道:“你等既是嚮善,當更變個有情,以來求度。”說罷直進庵堂,保護高僧。狐妖乃與陶情計較說道:“老陶,你為甚要阻攔高僧演化?看來這高僧行處有神將擁護,到處有秉教匡扶,你自揣力量,何不更張性情,降伏僧門,修持善果?聞知僧傢五百大戒,專滅是你。”陶情道:“老狐,你卻不知,我等因依附着幾個安樂窩巢,被僧傢甚麽戒行打破了,不得安身。欲留窩巢,故行攔阻。衹是我等力量微薄,難勝他們,堅心忍耐。一嚮也聞知老狐神通變化,今日如何不能幫扶我老陶一個阻攔的手段?”狐妖聽了陶情這衷腸事實,卻又被他一褒一貶,乃說道:“老陶,放心放心,我有個計較了。”卻是何等計較,下回自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南印度王建佛會 密多尊者闡禪宗第二回道童騎鶴闖妖氛 梵志惺庵留幻法
第三回蒲草接翅放青鸞 槍棒化蛇降衆少第四回衆道徒設法移師 說方便尊者開度
第五回三尖嶺衆賊劫庵 兩刃山一言化盜第六回本智設法弄師兄 美男奪俏疑歌妓
第七回純一報恩留長老 酒傭懷忿算高僧第八回巫師假托白鰻怪 尊者慈仁螻蟻生
第九回擾靜功頑石化婦 報仇忿衆惡當關第十回賽新園巫師釋道 靈通關商客持經
第十一回兇黨回心因善解 牛童正念轉輪回第十二回元通說破靈通關 梵志擴充法裏法
第十三回指迷人回頭苦海 持正念靜浪平風第十四回破幻法一句真詮 妙禪機五空覺悟
第十五回茶杯入見度傢僧 一品遺書薦梵志第十六回弄戲法暗調佳麗 降甘霖衆感巫師
第十七回賽新園復修舊廟 東印度重禮真僧第十八回二十七祖傳大法 達摩老祖度元通
第十九回清寧觀道副投師 輪轉司元通閱捲第二十回陶情逞能誇造酒 風魔設法警陶情
第二十一回妾婦備細說衷腸 王範相逢謀道路第二十二回詠月王陽招諷誚 載酒陶情說轉輪
第二十三回貪嗔癡路過分心 清寧觀僧投老祖第二十四回神司善惡送投生 和尚風魔警破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