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44节:第十二章 七兄弟姊妹(1)      张圭阳 Zhang Guiyang

  第十二章 七兄弟姊妹
  金庸:"《明报月刊》的编辑宗旨,是'五四时代的北京大学式'、'抗战前后的《大公报式》'。"
  从1966年到1969年,正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局势动荡不安的年代。《明报》却在这个环境之下,大展拳脚,由一份日报,在四年时间之内,发展成为一间拥有月刊、周刊、晚报及出版社的报刊集团。
  《明报》在动荡的局面下,除了增加多种报刊外,还趁香港物业市价低落的时候,自置了物业。《明报》成立伊始,便一直租用他人的办事处。1966年下旬,由湾仔搬到北角南康大厦,也只是租用九楼全层及地下半层。后来由于业务发展很快,陆陆续续又再租用了两层。到了1976年12月,《明报》透过银行按揭,用八百多万元买下了全幢共九层的南康大厦,并改名为明报大厦。
  《明报》销量的不断增加,对印刷机械等硬件的需求也愈见殷切。《明报》的篇幅,也由过去的一大张发展到两大张,再由两张半增至七十年代的三大张,其中一张还是彩色柯式印刷。1973年,《明报》订购高斯高速柯式轮转机。这些更替,都为《明报》下一阶段的发展,奠下了基石。
  《明报》的"七兄弟姊妹"
  《明报》社评曾经形容《明报》是大哥,《武侠与历史》杂志是二哥,《明报月刊》是三哥。四哥、五哥是孖仔,四哥是新加坡《新明日报》,五哥是马来西亚《新明日报》,六妹是《明报周刊》,七妹是《明报晚报》。
  事实上,《明报》还办有两份刊物,一是《野马》杂志,一是《华人夜报》。社评中没有提及。
  《野马》杂志1962年创刊,1969年停刊。《野马》的性质与《武侠与历史》杂志接近,内容更为芜杂,由于《野马》只是金庸与沈宝新二人合办的杂志,因此并不计算入《明报》的集团之内。
  《华人夜报》于1967年9月22日创刊,社长是金庸的第二任夫人朱玫,总编辑及督印人是王世瑜,总经理是沈宝新,金庸并不负任何职务。
  《华人夜报》走大众化路线,可以说是《明报》创刊初期的版本。在创刊前一天,《明报》刊登《华人夜报》的广告,标榜《华人夜报》有如下的内容:
  · 重金礼聘最吃香名家--虎眼先生主持马经贴士
  · 云中龙捉冷马
  · 唯姓史斋主作"枕边钓奇缘"
  · 宋玉精彩香艳小说《凤女龙胎》
  · 桑妮亚小姐都市艳情小说《绿窗门阿姑》
  · 独有新闻最多,大众口味最浓
  《华人夜报》创办时,正是香港极端激进派分子发动炸弹浪潮稍为收敛的时期。香港局面仍然非常动荡,市民渴求知道当天更多的信息。《华人夜报》看准了这个需求,每天下午二时出版;而当时一般晚报要在下午四时才出版。《华人夜报》创刊后不久,销量攀升至三万多份,出纸一张,售价一角,编访工作人员只有十二人,成本低,是一份非常赚钱的晚报。
  《华人夜报》只有两年寿命,是因为出现了内讧情况。总编辑王世瑜与社长朱玫不和,经常发生口角,最后王世瑜率多名记者离开《华人夜报》,自行创办了《今夜报》。《华人夜报》也因为一下子失去了许多得力的工作人员,不能维持下去,在1969年关闭。《华人夜报》结束后,《明报》即着手筹备出版《明报晚报》。
  对于《明报》来说,《野马》、《华人夜报》对《明报》的成长和发展,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加上《华人夜报》是一个不愉快和失败的经验,《明报》也就不再提及。对《明报》日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是《明报月刊》,一是《明报周刊》。《明报周刊》成了《明报》集团当中很赚钱的企业,为《明报》集团累积了财富;《明报月刊》集中讨论知识分子关心的国事、天下事,强化了《明报》作为知识分子的形象,为《明报》赚得了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国际社会的器重。
  《明报月刊》
  《明报月刊》在1966年1月创刊。这本以"文化、学术、思想"为主的月刊,一开始便锁定以全世界的华人学者、知识分子为对象。《明报月刊》创刊号"发刊词"强调,"这本刊物能作为海外华人沟通心声的一个桥梁"。"《明报月刊》是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华人文化界朋友们探讨商量了三四年之后的产物"。金庸在致纽约《留学生季刊》发起人姜敬宽信函中表示,所以用《明报月刊》这个名字,只是表示《明报》愿意承担这份月刊的亏累。"月刊的言论和立场必须是独立的,……除了名称与《明报》有关系外,杂志内容完全独立,不受《明报》编辑部的干预……"金庸还强调,《明报月刊》的编辑宗旨,是"'五四'时代的北京大学式"、"抗战前后的《大公报》式",能够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前途,能够有积极的贡献"。
  为了强调《明报月刊》非牟利的学术地位,自第四期起,在版权页上注明下列英文声明:
  A Non-profit Magazine Promoting Culture and Understanding
  1967年4月号,《明报月刊》又把这句话改为:
  A Non-profit Magazine for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and Cultural Exchange
  《明报月刊》把这句话译为"推广知识与文化交流的非营利刊物"。到了1970年2月号开始,《明报月刊》版权页上删去了这段英文。同期"编者的话"向读者解释,取消这句话,"并非说今后就不以'文化交流与推广知识'为我们的目标,也不是说我们今后就孳孳为利。我们的目标仍是一样,只是我们觉得标明'非营利'这三个字大可不必。这会给人错觉,我们领了什么津贴,不愁钱,所以不营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