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溫暖的春暉:就你一生的親情故事   》 第44節:兒行千裏      劉海濤 Liu Haitao

  兒行千裏
  我們很堅強,但在睏難和災難面前卻顯得驚惶失措和脆弱;母親很脆弱,但在睏難和災難面前卻能鎮定自若,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
  兒行千裏
  原文/範春歌在俄羅斯的一個鄉村,失去丈夫的農婦與兒子相依為命,靠着勤勞的雙手,日子雖然不富足但幸福安寧。有一次,回鄉度假的莊園主的女兒所乘的馬車受驚,農婦的兒子救了她一命,並且在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愛上了美麗的貴族少女。備受單相思煎熬的他,為了爭取和少女接近的機會,做出了離傢到莊園主傢當花匠的决定。
  啓程的那天,雨絲紛飛。孤獨的母親坐在滴雨的屋檐下目送兒子歡天喜地地朝遠方的莊園走去,她默默地註視着兒子執著的背影祈禱着:"孩子,你仿佛被一根施了魔法的繩子牽着往前走,我衹希望你回頭看一眼母親,哪怕一眼呢……"
  年輕的農夫歡快地走着,他吹着歡快的口哨,始終沒有回頭。
  為了贏得莊園主女兒的愛情,年輕人視苦役為歡樂。秋收的一天,他自告奮勇地爬上高高的草垛,賣力地幹活,因為他心愛的少女正在樓上的陽臺註視着這裏。高傲的少女或許也被這勞動的場面所感染,頑皮地嚮草垛上的人們伸出了手臂,年輕人踮起腳尖為了握一握少女的纖手,不幸從高高的草垛上跌落摔死。
  母親聞訊趕來了。與兒子分別已久,萬萬沒有想到會以這種結局重逢。當兒子在村人的嬉笑中下葬的時候,她緊緊地摟住冰冷的兒子,沒有一絲抱怨,兩行熱淚從這位一生倔強從不落淚的農婦的臉龐上滑落。她說:"我的孩子!"
  從小到大看電影無數,許多影片別說情節,就連名字也記不大清楚了,但少年時看過的這部反映俄羅斯生活的片子至今記憶猶新。
  我恰恰是影片中那樣一個孩子--瘋狂地愛上了去遠方的大路。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於中國的大地,拎起行囊道一聲"我去西藏了!""我去黑竜江了!"頭也不回便出了門,一心直奔目的地。
  直到有一天,我離開院子走了很遠,忽然漫不經心地回了一下頭的時候,發現年邁的姥姥、兩鬢染霜的父母仍然伫立在陽臺上,望着我。
  我每次出遠門的時候,傢人都是這樣久久地凝視着我的背影,衹是因為我從不回頭,所以從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即便我度完周末離傢去江對岸的報社上班的時候,他們同樣在陽臺上目送着我的離去。
  我回頭的那一天,第一次嚮他們揚起了手。我永遠記得傢人的笑容。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站在陽臺上的親人一個個離我而去,如今衹剩下母親,以她不變的柔情站在那裏。
  我第一次騎單車穿越中國的途中,母親還不時將一封封傢書提前寄到我將到達的地方,好讓我每次到達一個陌生的城鎮,都會收到傢人的問候,它溫暖了我一程又一程。每次風塵僕僕地歸來時,我的背囊裏總塞有一摞沉甸甸的傢書。
  1998年我得到去南極中國長城站采訪的機會,出發的時候,身為畫傢一生拿慣了油畫筆的母親為我趕織了一雙厚厚的羊毛襪。當時考察隊發的靴子沒有女性的尺碼,是母親織的那雙厚毛襪使我的一雙腳在男式靴裏沒有打晃晃。在南極大陸的暴風雪中跋涉的時候,冰雪毫不留情地灌進了靴子結成冰坨,也多虧母親給我的羊毛襪讓我的雙腳抵禦了南極的冰寒。
  四年前我受報社的派遣到海外追訪鄭和下西洋遺蹤,連續三年在印度洋沿岸的亞非國傢奔波。每次出發的時候,母親都要幫助我準備行囊。她既擔心攜帶的物品多纍壞了我,又擔心哪一樣物品沒帶上,路上會有諸多不便。於是,放進行囊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掂量再三。將邁入七旬的老人了,她甚至還吃力地將沉甸甸的行囊試着背到瘦弱的肩上,體驗我將承受的分量。
  兒行千裏母擔憂。行者在路上,親人最擔憂的莫過於他的安全。深明這一點,在路上報喜不報憂成為我最珍視的經驗。
  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之後,也門很快被美國宣佈為空襲目標之一,而它也恰好在我"重走鄭和路"的路上。抵達也門首都薩那,我在深夜被爆竹般的響聲驚醒,爬到窗口一看,纔知道附近發生了激烈的槍戰。平生頭一回離槍聲如此之近,衹身住在一座小旅館的我,産生了從未有過的恐懼與緊張。不久當地又發生綁架人質事件,新聞很快傳遍了世界,自然也會傳到母親身邊。這些事件是我瞞不住的,除非我能壟斷世界媒體的信息源。
  尾隨在全副武裝的軍警身後,我穿過街頭舉刀持槍的遊行隊伍到郵電局給母親報平安。拿起電話筒之前,我一再告誡自己要平靜,不能讓母親聽出一點慌亂,讓萬裏之外的她倍添不安。但是,當我聽到從大海的那一端傳來的母親的聲音,無法忍住哽咽。
  有時,再堅強的兒女在母親面前也無法扮演堅強。因為,她是世界上最疼你的那個人啊!母親在電話那端沒有落淚,她以超乎尋常的鎮定提示我如何註意安全,如何尋求中國大使館的支持。
  有時,再脆弱的母親在兒女面前也要守住堅強。因為,她是世上最疼你的那個人。
  我想起了徒步穿越中國的途中倒在羅布泊的餘純順,他倒下的那年,社會對他的贊頌對他的宣傳達到頂點。那年我恰好在上海,他的家乡。經人指點我找到了他的傢,上海一條弄堂裏一間簡陋的房子。屋子雖小,但因為衹有他父親一人在而顯得空空蕩蕩。老人低着花白的腦袋正在凝視兒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內舉辦的餘純順徒步中國事跡展覽正觀者爆滿。當時正午已過,聽說老人還沒有吃午飯,我走進廚房發現衹有一把青菜,幫老人煮了一碗清湯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睜着昏花的雙眼望着我說:"人們誇倒下的是個英雄,對我這個父親來講,死去的是一個兒子啊!"
  我永遠記住了那句話,正如我難忘陽臺上親人註視我遠去的背影一樣。
  有一年的夏天,我遇到一位長年穿行在中國大地的背包族,和我一樣被人們稱為所謂的"行者",他拿出一個旅途留言簿希望我在上面寫幾句話,我說就不用寫了吧,有件事你記住就行--在路上常給母親打一個平安的電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軍事誼文出版社
第1節:最後的善良第2節:最深情的哺育第3節:愛是一種支撐第4節:那一天,我終於讀懂了愛
第5節:母親第6節:世上最酷的老爸第7節:父親第8節:父親
第9節:我不是上帝的寵兒第10節:孩子,你那邊有雨第11節:讓我流淚的號碼第12節:母親
第13節:送湯第14節:守望的天使第15節:我必須回去一趟第16節:母親
第17節:捨棄第18節:啞巴父親的啞巴愛(1)第19節:啞巴父親的啞巴愛(2)第20節:母愛無言
第21節:三件不能讓母親知道的往事第22節:弟弟的愛第23節:50個布娃娃第24節:放孩子飛吧!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