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年 》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楚漢相爭 》
公元前二○一年 庚子(1)
柏楊 Bai Yang
(表略)
1 鼕季,十月,有人嚮西漢王朝(中國歷史上共有八個漢,史稱劉邦這個漢為西漢,以別於以後的玄漢、東漢、蜀漢、成漢、南漢、後漢、陳漢)皇帝(一任高祖)劉邦(本年五十六歲),告發楚王韓信叛變,劉邦詢問各級將領如何反應,大傢慷慨激昂說:“立即發動攻擊,埋掉那癟三。”劉邦沉默,不再說話。又問陳平,陳平說:“有人告發韓信叛變,韓
信知道不知道?”劉邦說:“不知道。”陳平說:“陛下手下的精兵,比楚國(韓信)的精兵如何?”劉邦說:“比不上。”陳平說:“陛下將領中,指揮大兵團作戰能力,有沒有超過韓信的?”劉邦說:“沒有。”陳平說:“士兵不如韓信的精,將領又沒有韓信的能,而出動大軍,豈不是逼他武裝對抗?我替陛下擔心。”劉邦說:“那該如何纔好。”陳平說:“古代天子,常到各地視察,會晤封國國君。我建議:陛下不妨宣稱前往雲夢(湖北省安陸市南)遊覽,在陳縣(河南省淮陽縣)接見各國王侯。陳縣屬楚國管轄,韓信以為天子不過是出來遊逛尋樂,不會有什麽重要大事,不可能提防,一定前來晉謁,到時候把他逮捕,一個武士就可辦到。”劉邦接受。於是派出使節到各封國,命他們到陳縣相聚,詔書上說:“我將前往雲夢一遊。”使節出發後,劉邦跟着出發。
韓信接到詔書,懷疑恐懼,不知道怎麽處理,有人建議說:“事到如今,衹有把鐘離昧殺掉,再去晉謁,皇上纔會高興。皇上高興,纔不會有事。”韓信衹好犧牲鐘離昧。
十二月,劉邦到達陳縣,各封國國王也都陸續到齊。韓信帶着鐘離昧的人頭晉見。劉邦看過人頭,命武士把韓信繩捆索綁,單獨囚禁到一輛檻車上。韓信這時候纔發現落入圈套,嘆息說:“果然像人們預料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而今天下已經平定,我固然應死。”劉邦說:“抱怨有什麽用,有人告你謀反1把韓信戴上腳鐐手銬,押解西返(不再提雲夢之事)。下令大赦(安撫韓信部下)。
田肯上奏章祝賀,說:“陛下逮捕韓信,又建都秦中(關中)。秦中形勢,最是險要,靠山面河(黃河),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封國如有叛亂,出兵東下,好像在屋頂上倒拿水瓶往下傾瀉,沒有人可以阻止。而齊國(山東省)東有琅邪(山東省膠南市)、即墨(山東省平度市)的富饒,南有泰山的屏障,西有濁河(即黃河,黃河渾濁,故又稱濁河)的天塹,北有渤海的海????利益。方圓兩千裏,戰士可徵集到百萬之衆,那是東方的秦王國。除非是皇上的親兒子、親弟弟,千萬不可封他齊王。”劉邦說:“好極。”賞賜黃金五百斤。
劉邦回到洛陽,把韓信釋放,改封淮陰侯。韓信知道他獲罪的原因,不是謀反,而是劉邦對他的軍事天才,由衷恐懼。於是經常稱病,不去朝見。平常傢居,也恍然若失。對於跟周勃、灌嬰居於同一等級官位行列,有一種難言的羞愧。有一次,去拜訪將軍樊噲,樊噲在迎接他和送他離去時,都用最尊敬的跪拜禮節,自己稱“臣”,說:“想不到大王肯親來看臣。”觸起感慨,出門後,笑說:“再也想不到會跟樊噲混在一起。”
劉邦曾經跟韓信討論將領們的指揮能力。劉邦問:“你看我能帶兵多少?”韓信說:“不能超過十萬。”劉邦說:“你能帶兵多少?”韓信說:“多多益善——越多越好1劉邦笑起來說:“那你怎麽被我控製?”韓信說:“你雖然不能統禦士卒,卻能統禦將領,所以我纔成為陛下的俘虜。而且,你的聰明才智,屬於‘上天授與,不是人力可及’類型1
2 十二月二十二日,劉邦把大批功臣加封侯爵。蕭何封酇侯,采邑的戶數特別多,功臣們抗議說:“我們身披鐵甲,手拿利器,在沙場上殺敵,大戰有百餘次,小戰有數十次。蕭何既沒有流血,又沒有流汗,衹靠着弄弄筆桿,寫寫文書,戶數反而比我們多,那是為了什麽?”(酇縣,河南省永城縣西酇城鄉,當時不過八千戶人傢。而曹參封平陽侯,張良封留侯。平陽、留縣,都有萬戶。將領們所以反對,衹為了平常看不見蕭何這個人,卻忽然冒了出來,纔大為驚奇。)劉邦說:“你們會打獵吧,我就用打獵作為比喻。在山林荒原追逐野獸的是狗,發號施令的是人。各位追逐野獸,是‘功狗’。而蕭何發號施令,是‘功人’。”(蕭何事實上並沒有發號施令,發號施令的是劉邦、韓信。蕭何功勞在於後方勤務,兵源不缺,補給不缺。項羽正因為沒有蕭何,大軍陷於饑餓,不得不講和撤退,劉邦再背信追擊,終於潰散。)大傢不敢再說話。
張良是智囊,也沒有血汗功勞。劉邦請他在故齊王國(山東省)選擇一個三萬戶人傢的采邑,張良說:“最初,我在下邳(江蘇省睢寧縣北)起事,跟皇上(劉邦)在留縣(江蘇省沛縣東南)相會,皇上采用我的建議,偶爾也有僥幸成功的時候,這是上天把我交給皇上。為紀念這份因緣,把我封到留縣,就足夠了,不敢當三萬戶。”於是封張良留侯。
劉邦再封陳平戶牖侯(戶牖鄉,今河南省蘭考縣)。陳平推辭說:“我並沒有那麽多功勞。”劉邦說:“我用你的計謀,取得勝利,不是功勞是什麽?”陳平說:“如果不是魏無知,我怎能晉見陛下?”劉邦說:“像你,纔是真正不忘本。”再賞賜魏無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楚漢相爭》導讀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1)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1)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3)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1)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2)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5)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6)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1)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3)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4)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1)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2)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3)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4)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6)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