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跨出中南海-红墙内中国政要秘闻   》 第44节:斯诺再踏中国之行 2      Gu Baozi    Du Xiuxian

  8月30日,难得有点空闲。周恩来决定抽出一天时间,邀斯诺同游密云水库,一来放松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二来也是让斯诺看看新中国的建设与变化,密云水库等于是新中国的一个展览品。
  按约定的时间,斯诺来到了北京火车站。
  看到火车站,斯诺想到了解放前的前门火车站。那时,火车站岗哨林立,刺刀闪亮,日军像恶狼一样盯着每一个旅客,车站里一片破旧不堪的景象,站台上挤满了衣衫褴褛、愁眉苦脸的难民。
  而眼前的新火车站整洁干净,主体建筑上的琥珀色瓦檐在秋天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宽敞明亮的候车厅里,洋溢着繁忙和安宁的气氛。南来北往的旅客穿着整齐干净,脸上充满着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
  斯诺被领到了站台上停靠着的专列。这列专车挂着四节车厢,完全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进了专列,斯诺被领到一节游览车厢。斯诺十分惊讶,没有想到里边的设施竟十分豪华。这个“单间”里装有“专用”的空调,地上铺的是北京地毯,窗子上挂着针织镂空窗帘,里面还放了一张柚木大书桌和一张软椅。一张大床占了“房间”的整个一边。游览车厢还配备了一间浴室,里面有澡盆、便池和用玻璃隔开的淋浴设备。往后走,专车里还有个很考究的餐柜和酒吧。又是厚地毯,丝窗帘,还有漂亮的镶木墙。而这些现代化的装饰全是中国制造的。
  斯诺落座后,周恩来走了进来。原来,他是从专列的另一头上的车。
  周恩来肤色黝黑,穿白色短袖敞领衫和长裤,脚套凉鞋,头发稍有些发白,两腮和下巴刮得光光的,看不见一根胡子茬儿,显得比他62岁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周恩来微笑着同斯诺紧紧握手,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
  斯诺握住周恩来的手,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整整19年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前的周恩来也由英姿勃勃的中年人开始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
  当火车无声地驶离车站时,斯诺开始注意寻找靠近他的旧居的那座闹鬼的狐仙楼,但它在时代的进步中被消化掉了。古都的这一角落,他太熟悉了,曾经在这里呆过5年。但是现在他却再也认不出什么旧时的痕迹来,过去农民一早赶着鸭子来戏水的护城河也不见了。
  列车途经怀柔水库,停在了一座横跨深谷的栈桥上。周恩来和斯诺下了火车登上大坝游览。斯诺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没有任何武装警卫,那列停在栈桥上的火车似乎很容易遭到破坏。他很纳闷,便问周恩来:“以前我住北京时,这一带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当官的来这里都有重兵保卫。”
  周恩来笑了笑,左臂一挥,指着不远处几个砌墙的石匠和一些在山坡上种地的农民说:“我们有很多警卫,只不过你没有看到他们罢了。现在中国每一个青壮年都是民兵,我们不需要职业卫兵。”
  列车到达密云水库。周恩来先陪斯诺参观了密云水库展览馆,欣赏水库建设的远景规划。而后,他与斯诺同乘一艘游艇,泛舟于风景秀丽、群峰环抱的水库湖面。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斯诺还被邀请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活动,也到外地进行了参观访问……
  很快,他又接到通知,毛泽东要见他。
  这是他第几次和毛泽东谈话,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他有许多问题要和毛泽东谈,他很珍视这次机会。
  周恩来安排专车送斯诺进中南海。这是斯诺第一次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皇家园林。
  走进新华门时,他看见在这么重要的禁地,只有两个警卫站岗。进了大门,汽车沿着美丽的湖边大道行驶着。斯诺怀着好奇心,透过车窗向外打量,他发现在院子里面,柳树夹道的汽车道两旁竟也看不到有警卫。难道毛泽东和他的政治局委员们不为自身的安全担心?
  汽车绕过湖泊,穿过菖兰和菊花圃,来到了一所典型的中国式的平房院落。走进屋里,毛泽东就迎了上来,他说:“我们很久不见了,有多长时间了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国妇女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序言第3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1第4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2
第5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3第6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4第7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5第8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6
第9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7第10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8第11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9第12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10
第13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11第14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12第15节:不亢不卑的较量 13第16节:同志加兄弟 1
第17节:同志加兄弟 2第18节:同志加兄弟 3第19节:同志加兄弟 4第20节:同志加兄弟 5
第21节:同志加兄弟 6第22节:同志加兄弟 7第23节:同志加兄弟 8第24节:远亲不如近邻 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