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   》 第44节:天下无完人      柏杨 Bai Yang

  一般人所以对活着的人不肯赞扬,原因太多,除了妒火中烧,烧得有口难开,还有别的缘故。其中之一跟"地位"有关,即令心里偶尔有股冲动,可是一思一想,俺是个啥啥长,而该家伙不过一个卖烧饼的,我要是对他表示佩服,成何体统乎?盖君子不重则不威,俺必须努力重上一重,才能向别人威上一威,如果不知自爱,竟跟小孩子(或糟老头)搅在一起,这脸就丢到红毛国啦。在这种传统文化之下,官才辈出,而人才凋零。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现在当然成了国宝,人人对他有说不完的景慕。可是他阁下生前不过一个到处奔走,谋事借钱,受尽了白眼,最后终于困死在破屋里的不走正路人物。他如果今天还活着,有谁肯睬他一眼眼乎哉?他阁下还是小焉者,大焉者像吾友孔丘先生,别瞧每年祭孔之日,百官乱挤,而孔孟学会,更是头目如云。可是他生前不过一个私立学堂的教习,如果今天还活着,又能有谁睬他一眼眼乎哉?说孔丘先生未免顶尖过度,那么蒲松龄先生却比曹雪芹先生还要小一号,他既未考取留美,也未考取大专,不过一个乡下穷苦的土豹子,深更半夜想一想,又能有谁睬他一眼眼乎哉?
  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有那么一条,就是吝于赞扬──尤其吝于对活人赞扬。要赞扬的话,也得等该家伙翘了辫子再说。一九三六年夏天,柏杨先生曾看过一场话剧,该剧是谁编的,已忘之矣,有位画家老爷,画得千好万好,可是却硬是成不了名,画也硬是卖不出去。后来他的经理人给他出一个馊主意,教他装死,盖死啦之后,就一定有知音份子大赞扬而特赞扬也。画家老爷最初不肯,可是肚子饿得难受,只好出此下策。就是乎,他的尸首躺到灵堂中央,妻子伏到他身上放声大哭,一面哭一面按住他不准他爬起来,盖一些爱才如命的家伙,正在那里用高价买他的画哩。
  这个话剧结局,很出人意料,等到爱才如命之辈撤退之后,妻子笑得像刚吃了个屁,赶忙把白布拉开报告好消息,可是万万料不到,画家老爷竟真的死啦。呜呼,他为啥真的死啦,原因不明。是经纪人毒死了他,以便捞一笔乎?抑是妻子大人毒死了他,以便承受遗产乎?又抑他阁下心脏衰弱,听了那么多平生从没有听到过的赞扬,而画又卖了平生做梦都梦不到的大价钱,高兴得一气接不上乎?我们不知道,不便细表。但有一点是真的,他死啦,死啦之后,他既成了名,也值了钱,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大人物。
  51.天下无完人
  傅斯年先生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出在事情发生了变化,陈素卿女士虽然死啦,情郎却没有死,而且即令情郎也死啦,事情却没有死。对死了的人赞扬尚且如此困难,对活蹦乱跳赞扬,自然更加危险万状。盖人不是石头,三十年前是啥模样,三十年后仍是啥模样;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三十年前虽非礼勿视,三十年后却可能被情妇的丈夫照屁股上给一枪。吾友汪精卫先生年轻时行刺清王朝的摄政王,在死囚狱中吟诗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真是壮志凌云。可是到了老啦,却窝窝囊囊当了汉奸。人生如放演电影,电影正在放演,千万别下判断,必须等电影演完啦,大家一哄而散,再下判断,才能无误。
  不过,赞扬是赞扬,最后判断是最后判断,赞扬是就一件事论一件事,就一种行为论一种行为,最后判断则是总体战,内容复杂得像太空舱。傅斯年先生这件事并没有做错,不但没有做错,反而恰恰的做对啦。他曾办过大学,也曾当过校长,一切都过眼云烟,只有这件事做得有深远影响。那就是:遇到认为应赞扬的事,就不顾一切的赞扬。至于剧情发生变化,那是当事人的事,不是他的事,这种气质是酱缸蛆所缺少的也。
  我们对于"是""非",似乎只应就是论是,就非论非,不能像冬烘夫子改小学生的作文一样,提起大笔,抹了个净光。秦桧先生固然王八蛋,但他阁下当初却是忠于宋王朝的,忠于宋王朝的那一段仍应该给予赞扬。文天祥先生《正气歌》上有一句曰:"为颜将军头。"聪明人对这句话颇起疑心,想当初张飞先生把颜严先生生擒活捉,教他投降,颜先生大怒曰:"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先生一瞧,英雄英雄,亲自为他解绑,请他上座。颜严先生受了感动,竟投降啦。呜呼,这个只有前半截而没有后半截的"头",似乎不应该当作座右铭也。但文天祥先生却是把他们分开的,只取其抵抗权势,不畏死亡的那一段,而不取其盖棺论定的评论。吾友小说家王蓝先生(最近好象又成了画家啦)有次对我曰:"老头,你可别碰我,如果碰我,我可把你十年前恭维我的信抖出来,那信我还放着哩。"这个年轻人真是小精灵,不过这似乎并不能塞住我老人家的嘴。有那么一天,他发生了变化,我碰了他两句,不要说把该信抖出没有用,就是把它刻成石碑放到十字街头,教人家都来看呀也没有用。十年前他努力创作时,我是佩他服他的,万一他中途断线,我就不佩不服矣。呜呼,连张半仙算命都不能保终身,对一件事一种行为的赞扬,或对一本书一篇文的赞扬,岂能当保险公司的保险单用哉。
  再重复一句,赞扬不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单,也不是大同公司的电冰箱,保用十年,十年之内,有啥地方坏啦,只要打个电话,就随传随到。酱缸蛆因为坚信他阁下的一句赞扬就是保险单,所以,嘴巴就硬得像猴屁股。而一些被赞扬的朋友,也往往咬住一句话,当保险单使用。写到这里,想起一桩往事,当陈果夫先生还在世的时候,我有一位朋友,用尽心机,把陈先生的一位秘书老爷骗得团团转,就在陈先生跟前推荐他少年有为。到了后来,西洋镜露了底,秘书老爷不再理他,他就跟秘书老爷翻了脸,大家劝他不可如此,他狞笑曰:"没有关系,那小子在陈先生面前把我的好话说尽啦,他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再说我的坏话吧,他如真的不识相,陈先生不认为他反复无常乎?"他阁下真是深通酱缸学,果然该秘书老爷只好干瞪眼。但也算该朋友运气,如果遇到的是柏杨先生,我可是个老天真,准会把前三皇后五帝说个清楚。该朋友现在仍在当他的校长,乃绝顶聪明之士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酱缸第2节:灵性衰微第3节:酱缸特产第4节:化淫棍为圣明
第5节:尿入骨髓第6节:说不准学第7节:荣华富贵第8节:英雄人物
第9节:千古奇冤第10节:愚恶第11节:难得胡涂第12节:鬼神欢声雷动
第13节:做官与麻人第14节:走老板路线第15节:赏饭学第16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第17节:人生以做官为目的第18节:圣人的定义第19节:建议三项第20节:尽可能少开会
第21节:努力读书第22节:党进先生第23节:三代以下第24节:非人也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