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论语讲义 》
八佾第三(10)
李里 Li Li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这段话很关键,讲的是孔子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孔子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语”,去声,告诉的意思。孔子告诉鲁国的太师,太师是指乐师之长。孔子的外公就是一个乐师。在那时,乐师大多是瞎子。瞎眼的人他的听力往往很好。上天不会什么都给你,不会让你圆满的,天地间没有圆满的事情。瞎了,损失了一样,那么就在另一样上给你补上——听力就比较好。口吃,说话结巴,往往文字表达能力就强,韩非子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孔子和鲁国的乐师谈论音乐。音乐,是我们可以知道的吗?是可以描述的吗?“始作,翕如也”,“翕”音xī,合的意思,就是各种乐器同时开始演奏;“从之”,“从”读zòng,展开之意;“纯如也”,“纯”就是和,和谐美好;“皦如也”,“皦”就是明亮;“绎如也”,“绎”就是连续不断;“以成”就是乐曲终了。孔子说音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的时候各种乐器热烈地演奏起来,然后铺展开来,悠扬悦耳,音节明快,到结尾的时候又回旋往复,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是孔子对音乐的理解。我们看演奏乐器的人,弹钢琴也好,弹古筝、古琴也好,表面上好像很随意,很陶醉,可是“不踰矩”,他每演奏一个音符都是符合音乐自身的规律的,他不能超越规律。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开始的教育从诗歌开始,以诗来引起兴趣,诗歌唤起人的兴趣以后,人的情感就随之生发出来了,这时要用礼来约束人的情感,最后成于乐,乐就是情与理的和谐统一,一个人就在音乐当中完成自己。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曒如也,绎如也,以成。共和国五十八年春暮李里绘于川师东园东篱居午后。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是卫国的一个城市,“封人”是封疆之人,“仪封人”就是卫国仪这个地方的长官,管理仪这个地方的人。仪封人求见孔子,说:“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凡是到这里来的君子,没有我不得见的。“从者见之”,“从者”就是跟从孔子的人,也就是孔子身边的弟子;“见之”就是使之现,跟从孔子的人让仪封人见到了孔子。“出,曰”,没有写见的情况,弟子在外面守候,只是记录了仪封人出来以后说的话,仪封人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句话是有深意的,在第三篇里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仪封人请见一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当时孔子在鲁国不见用,而到其他诸侯国也没有人用他。“二三子”就是孔子身边的弟子,“丧”,就是丧失地位,仪封人对这些人说,你们不要担心你们老师的大道会丧失。“天下无道也久矣”,天下没有秩序、没有光明已经很久很久了。“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是一种木舌铜铃,是施行政教时所用的一种铃铛。还有金铎,金铎的铃舌是金属做的,金铎是打仗的时候摇的,“武事振金铎,文事振木铎”。仪封人说天要派孔子做木铎,就是天要让孔子以圣人之道来引导天下的人。古人说望气,望气而知人,一看人的气息、气象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仪封人了不起,是个贤人,因为他一眼就把圣人给看出来了。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指韶乐,要讲韶乐就必须讲到舜,五帝里边的舜帝。舜是了不起的,《二十四孝》里的第一孝就是讲舜以孝感动天的故事。舜的父亲叫瞽(音gǔ),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瞽娶的继室叫嚚(音yín)。舜的这个后妈是一个很奸邪的人,她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象也是一个刁钻古怪的人。这三个人都恨舜,想尽各种办法去折磨他。他们派舜修屋顶,舜刚一上去,他们就把梯子给拆了,想让舜跌下来摔死,结果舜安然无恙。他的后母又想出一个办法来,让舜去开种南亩之山。南亩之山上全部是大石头,根本没有土地,没有办法种田。虽然父母亲、弟弟这样对待他,可是舜没有一点怨言,一点不抱怨,还是很孝敬地对待父母亲。然后自己就去南亩之山躬耕。没有工具,就用手指头挖那个大石头,挖得手鲜血直流,但他还是没有怨言,默默地做。他的这种行为感动了上天,上天派了很多小鸟来帮他锄草,还派了一头大象来帮他耕地,于是庄稼很快就长了起来。关于舜的贤能的故事传到了尧那里,尧就准备把天下让给舜。当然,只是耳闻其德还不行,还要实际的考察。尧怎么考察呢?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同时嫁给了舜——看他家庭关系处理得怎么样,看他是不是可以治国。中国人讲齐家治国,你家都不齐,谈何治国平天下呢?结果舜和娥皇、女英恩爱和睦,十八年如一日。尧考察了舜十八年,才把天下让给了舜。此后舜励精图治,在晚年南巡到了梧州,就是今天湖南的九嶷山,结果因积劳成疾,死在了苍梧。娥皇、女英看到舜一去不复返,就一路追寻,从北到南,在湖南湘水之滨听到了舜去世的消息,她们非常伤心,在湘水之滨哭泣,眼泪沾到竹子上,形成斑纹,因此斑竹又叫湘妃竹。毛主席有一句诗“斑竹一枝千滴泪”,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舜帝创制了《韶》乐,南巡到苍梧的时候曾命人演奏《韶》乐,韶山便因此而得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1) | 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2) | 序三 读《〈论语〉讲义》 | 序论(1) | 序论(2) | 序论(3) | 学而第一(1) | 学而第一(2) | 学而第一(3) | 学而第一(4) | 学而第一(5) | 学而第一(6) | 学而第一(7) | 学而第一(8) | 学而第一(9) | 学而第一(10) | 学而第一(11) | 学而第一(12) | 学而第一(13) | 学而第一(14) | 为政第二(1) | 为政第二(2) | 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