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哈利·波特的“母親”:J.K.羅琳傳   》 哈利與外面的世界(1)      康尼·安·柯剋 Connie Ann Kirk

  羅琳坐在愛丁堡中央圖書館裏,信手翻閱着《作傢與藝術傢年鑒》。此前她已經把一份手稿寄到了倫敦的一傢出版代理那裏,但是被退了回來,那些人在退回她的原稿的時候沒有把她寄信時包裝書稿的黑色文件夾一並寄回來,這讓她非常惱火。所以為了讓書能按照她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就又買了一個新文件夾。這次她試着把書寄給一傢出版社,同樣被對方拒絶了。於是,羅琳不得不掃了一下年鑒上列出的各傢代理商,找到了剋裏斯托弗·雷特爾(又稱“剋裏斯”)這麽個名字。她很喜歡這個名字,於是立刻抄下了他的地址。
  1996年2月,布裏昂尼·埃文斯在剋裏斯托弗·雷特爾的文學作品代理公司位於倫敦的辦公室工作。那時她剛從專科學院畢業,不過是個25歲、欲在出版業謀求發展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她那時剛好在辦公室裏。布裏昂尼打開了信封,其中包括那些羅琳隨信寄來的手稿。她打開信封,很快地掃了一眼,隨手就把它扔到了退稿箱裏。一開始她以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而剋裏斯托弗·雷特爾對為一些太專業的書,比如兒童讀物或者詩歌做代理不太有興趣,所以也就沒有太在意這份稿子。
  這之後,出於習慣,布裏昂尼在寄出退稿通知之前又整理了一遍那些要退回原作者的稿件。這時,羅琳手稿的黑色文件夾和手繪草圖吸引了布裏昂尼的註意力,於是她又仔細地把這份稿子讀了一遍。羅琳的稿子有點與衆不同,不僅是因為它的簡單裝潢很獨特,更因為作者的手繪插圖,為這份稿子增添了一些不同於目前出版業常規的、與專業包裝略顯不同的味道。但是,羅琳衹按通常的要求寄來了稿子的一部分:小說大綱和故事的三章。這一次,布裏昂尼一口氣把第一章讀完了,感覺很不錯。她把它放到了一旁,於是這封凝聚着羅琳心血的稿子就免於與其他稿子一同被退回的厄運。
  之後,布裏昂尼嚮一位辦公室裏的自由撰稿人芙洛爾·哈勒提到了這份稿子。如果羅琳知道這兩位姑娘為了使哈利·波特問世而做出了怎樣的努力的話,她一定會把芙洛爾和布裏昂尼認作是恩人。芙洛爾有幸成為第一個讀到哈利·波特第二、三章的人,她一口氣讀完了三個章節的所有內容。隨即,布裏昂尼也讀完了這部分手稿,她們一致認為應該徵求老闆剋裏斯托弗·雷特爾的意見,看有沒有必要讓作者把其餘的手稿也寄過來。在沒有和助手深入交流甚至連稿子都沒有完整地看過的情況下,剋裏斯托弗·雷特爾對兩位助手說了一句“好吧”,就轉頭繼續自己的工作了。於是,布裏昂尼代表她的老闆剋裏斯托弗給住在愛丁堡的羅琳寄出了一封代理公司的標準信函,要求她把餘下的稿件寄過來。信中並無確定代理之意,但卻不難看出他們對哈利·波特故事頗感興趣。
  羅琳在收到這封信後欣喜異常,在黑黢黢的小屋裏,她在餐桌前手舞足蹈,足足把這封信又讀了7遍之多。她立刻把餘下的稿子寄了出去,這部稿子有9萬多字,名叫《哈利·波特與智慧石》,一個星期之內這份稿子就寄到了剋裏斯托弗的公司那裏。對於一般4萬字左右的中級兒童(9到12歲)讀物的標準篇幅來說,這篇稿子有點長了。羅琳說她把其中的一版手稿特意用單行距打出來,但還是在交稿的時候不得不又用兩行間距逐字地打了出來。因為她買不起電腦,羅琳就利用在學校的時間把手稿打完,每當這時女兒傑西卡就伏在她的腳邊玩拼圖遊戲。
  布裏昂尼·埃文思一口氣把全部稿子讀了一遍。就在她嚮剋裏斯·雷特爾鼎力推薦之後,這位老闆把它帶回了傢,連夜讀完。第二天他一上班,就對這部書提出了一些建議,連同布裏昂尼的評論一起寄給羅琳。當時布裏昂尼對初稿裏的納威·隆巴頓這個形象覺得還應該在現有基礎上更豐滿一些。剋裏斯·雷特爾建議羅琳把書中的魁地奇遊戲寫得更為重要一些,因為這本書將會面嚮很多男孩子,要想吸引他們的註意就應該讓他們能讀懂其中的規則。這些規則被羅琳詳細地記錄在她的“研究”裏,當然,衹要羅琳有需要,隨時可以把這些規則放入書裏相應的情節中。隨處適用的說法也許有點誇張,然而,我們要知道,羅琳要靠打字機把稿子重新打一遍,而不能依賴電腦的便利,這確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前言(1)前言(2)哈利·波特狂潮(1)(圖)哈利·波特狂潮(2)(圖)
哈利·波特狂潮(3)(圖)哈利·波特狂潮(4)孩提時代的足跡(1)(圖)孩提時代的足跡(2)(圖)
孩提時代的足跡(3)(圖)孩提時代的足跡(4)(圖)孩提時代的足跡(5)(圖)孩提時代的足跡(6)
孩提時代的足跡(7)孩提時代的足跡(8)孩提時代的足跡(9)學生時代
小學(1)小學(2)小學(3)中學(1)
中學(2)中學(3)中學(4)中學(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