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六章 商代後期諸王的年代(2)      嶽南 Yue Na

  婦好墓是惟一能與甲骨文相印證並確定其年代和墓主身份的商王室墓葬。有專傢認為婦好就是一期甲骨卜辭中所稱的“婦好”,即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廟號“辛”,即乙、辛周祭祀譜中所稱的“妣辛”。
  自1928年殷墟首次發掘,至夏商周斷代工程啓動這歷史時期,有數十座宮殿遺址、10餘座陵墓和10多萬片甲骨以及數以千萬計的銅、石、玉、陶、骨、角、蚌、牙等器皿,在30平方公裏的殷墟範圍內發掘出來,其數目之多、種類之齊全,是其他任何遺址都無法匹敵的。殷墟的發掘不僅對中國新史學和中國考古學的興起産生了直接的重大影響,而且對中國歷史的斷代研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奠基性作用。為此,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後,專門圍繞殷墟文化設置了“商代後期年代學研究”的課題,並由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殷瑋璋具體負責。同時根據“工程”提出的“商代後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的目標,特設了“殷墟文化分期與年代測定”這一專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曾參與、主持殷墟發掘多年的楊錫璋負責。
  楊錫璋和徐廣德等考古學家積殷墟幾代學者70年發掘、研究之經驗,在前賢的基礎上加以研究,將殷墟文化分期進一步完善,其中一期到四期相對應的商王如下:
  殷墟一期:約當盤庚、小辛、小乙和武丁早期。
  殷墟二期:早段年代約當武丁晚期,估計與祖庚、祖甲時代相當。
  殷墟三期:約當廩辛、康盯武乙、文丁時代。
  殷墟四期:約當帝乙、帝辛時代。
  分期劃定之後,楊錫璋、徐廣德、唐際根、劉忠伏等專題組人員,着手從歷年發掘所積纍的資料中選出部分樣品,並於1997年春季在殷墟的白傢墳南地和東南地作了大規模發掘,揭露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取得了50餘個含碳樣品。但是,當這些樣品送往北京後,仍然不能滿足14C測年的需求,特別是殷墟一期和四期的樣品較少,不足以排出係列。於是,“工程”首席科學家經過研究,决定繼續提取樣品,並派出課題組負責人殷瑋璋和14C測年專傢仇士華赴安陽,和專題組的楊錫璋等考古學家共同討論出一個可行的取樣方式,並抵達洹北三傢莊等地考察選點。
  專題組人員在安陽考古工作隊隊長唐際根的安排下,於1997年秋—1999年秋,在殷墟的三傢莊東地、花園莊西地、董王度西南地及其他幾個地點作了不同規模的發掘,獲得了一批含碳樣品。經過3年的努力,專題組從殷墟12個地點共採集含碳樣品111個,基本滿足了14C測年的需要。鑒於發現材料的增多,專題組將原來所劃分的第一期早段改稱“三傢莊階段”,並從第一期中劃分出來。原第一期晚段改稱第一期,並據此推定為武丁前期遺存。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就在專題組人員為尋找樣品在洹水北岸幾個地點勘查與發掘過程中,偶然發現了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的商代城垣。這是整個20世紀發現的所有商代城垣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這一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震動。殷墟發掘70餘年來,無數學者曾苦心積慮、疲精勞神、孜孜探尋而不得的殷墟城垣,因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實施而在洹水北岸發現,這一重大成果,無疑是夏商周斷代工程推動多學科發展的一個顯著例證。
  對殷墟各期採集的樣品作常規14C測年後,經樹輪麯綫校正,得到24個係列樣品的日曆年代。
  從14C測年數據可以看出,殷墟文化最早為公元前1370年,最晚為公元前1036年,一期文化與四期文化之間的總跨度為334年。儘管上述每期的年代範圍是否就是它們的實際年代,此時還不能下最後的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證實,上述年代序列與分期序列完全一致,沒有出現祖孫顛倒的現象。至於這些年代能否同其他的年代銜接和匹配,並不發生矛盾,當然還要由如下幾個方面的研究成果來驗證。
  殷墟甲骨的測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