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王晨霞掌纹诊病系列三:手会说话   》 第44节:十四条掌纹线的疾病信号(10)      王晨霞 Wang Chenxia

  患儿母亲: 王医生,就这些病?你再好好看看,他的智力没有问题?大家都说你看得好,你再帮忙好好看看。
  王医生: 智力,他的智力发育很好的。怎么了,您担心什么?
  患儿母亲: 医生,不会看错吧!是他的老师让我带他检查的,说他智商不够,最好不要上正常小孩上的学校,应去上弱智学校。
  王医生:怎么了,他的智商真的没问题的。我们现在来看看您小孩的2线,他左手的2线过长向乾位延伸,并且在线上有6线。为什么要看2线呢?因为 2线在掌纹医学中被称为“脑线”,它与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它所提示的疾病,偏重于神经、精神方面及心血管方面,智力高低、外伤都可以从2线上反映出来。正常的2线,是呈抛物状的,粗而长、明晰不断、颜色红润,有这样2线的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正常。而智力迟钝孩子的2线, 会出现短、断裂、分叉等异常情况。您再看您小孩的2线,并没有出现短、断裂、分叉这些异常,对不对?只是右手的2线过长向乾位延伸,并且在线上有6线,这是说明他长期睡眠不好,并不是智力问题。
  患儿母亲:根据你说的来看,这小孩真没有智力问题。但是,医生你有所不知啊,我这孩子今年8岁,7岁的时候上小学一年级,一开始,学习还跟得上,可是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习成绩全班最后一名。老师说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无法跟上同龄孩子的课程,建议我们不要让他上正常孩子的学校,让他到弱智学校去上课。在我们的要求下,小孩又在那个学校上了二年级上学期的课程,可成绩还是最后一名,老师又提出让他到弱智学校学习的事。医生,他的智力真的没有问题吗?
  王医生:看来得和您好好谈谈。智力是指包括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思想力、应用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孩子的智力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良好的教育和学习实践、祥和的家庭环境熏陶、合理的膳食,可以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后天因素对孩子智力成长的影响更大。刚才已跟您提到,根据您小孩的2线看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先天的智力发育没有问题,他学习成绩差,您没有考虑过其他问题。您提到老师说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再来看他的2线,右手的2线过长向乾位延伸,并且在线上有6线,这说明他长期睡眠不足。小孩头天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能有好的精神来学习吗?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您想过你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
  患儿母亲: 谢谢您医生,我们先回家了。
  初诊后2周,患儿的母亲又来到门诊。
  王医生: 您好!
  患儿母亲:王医生,你好!
  王医生:请坐。
  患儿母亲:不知你还记得吗?两个星期前我带小孩来看病。
  王医生:记得,您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力低下,今天过来,有事吗?
  患儿母亲:在你这儿看病后,我还是不放心,听别人说可以给小孩测智商,我又带他去了,测的结果说他的智商没问题,我也不知这测试准不准?
  王医生: 您累不累?一天到晚带着孩子去做这样那样的检查。
  患儿母亲:我也没办法,他成绩总跟不上。
  王医生:现在不论谁跟您说,您小孩的智力没问题,您都会将信将疑的,我们就换一换方法吧,如果照这种方法,小孩还没有好,您再考虑智力有问题,好吗?
  患儿母亲:怎样换一种方法治疗。
  王医生:给小孩补肾安神。
  患儿母亲:对了,你上次提到肾虚,我想完全可能,因为这孩子到现在都还在尿床。
  王医生:作为家长,你们有没有责备孩子?
  患儿母亲:一开始我们觉得孩子还小,应该是正常的,就没有太在意。可是5岁以后还尿,我们也带他看过医生吃过药,可到现在都没有好,所以,他爸爸认为是小孩太懒,懒得起床上厕所,为这常打他、骂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北方文艺出版社
第1节:前 言第2节:祝由术——远古的心理疗法第3节:《黄帝内经》说心理(1)
第4节:《黄帝内经》说心理(2)第5节:为什么“怒伤肝”“悲胜怒”?第6节:儒、医、易术中的心理治疗
第7节:道教修心之法(1)第8节:道教修心之法(2)第9节:道教修心之法(3)
第10节: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1)第11节: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2)第12节: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3)
第13节:咒禁与心理调整(1)第14节:咒禁与心理调整(2)第15节:医学说手与心理(1)
第16节:医学说手与心理(2)第17节:医学说手与心理(3)第18节:现代医学的三个证据
第19节:皮纹、掌纹与脑细胞的发育(1)第20节:皮纹、掌纹与脑细胞的发育(2)第21节:皮纹、掌纹与脑细胞的发育(3)
第22节:婴儿的掌纹(1)第23节:婴儿的掌纹(2)第24节:婴儿的掌纹(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