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资本主义的萌芽(2)
梅朝荣 Mei Chaorong
在主要是农村副业或城市独立手工业的松江棉纺织业中,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商人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辄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有的人在松江附近的镇市内设立布号,收购棉布,并用原料换取棉布再对棉布进行加工。这类包买商使农民和独立手工业者屈从于其资本之下,因此而获取高额利润。一部分布号还控制一些染坊和踹坊,把生布交给他们踏、染,而这些染坊、踹坊,又各自雇佣一定数量的染工和踹工。这些布号的出现,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棉纺织业中的萌芽。 此外,在江南各地的冶铁业、造纸业、榨油业以及佛山镇的制铁业、景德镇的制瓷业中,也都有一些资本主义萌芽的痕迹。如浙江嘉兴石门镇已有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榨油手工作坊,商人从北路夏镇、淮、扬、楚、湘等处,贩油豆来此榨油做饼,万历时期这里有油坊二十家,所雇佣的油工达八百人,工资是“一夕作佣值二铢(二分银)而赢”。这个时期景德镇制瓷业中的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出卖,工资是按日以银计算的,他们与某些窑户的关系,也是一种新的剥削关系。广东佛山镇的冶铁和铸铁作坊存在着工匠与炉主的尖锐对立,产品也有较广泛的国内外市场,所谓“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贾辐辏”,与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类似。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虽然会促使封建社会渐趋走向瓦解,但这种萌芽还很微弱,发展也很缓慢,并被封建性的事物层层笼罩着。大作坊主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雇佣工人受资本的奴役和剥削,同时也没有摆脱封建国家的控制和行会制度的束缚。 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是雇佣关系的出现。体现在中国明朝时期的表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其基本情况是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这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民营工业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出现了采用雇佣劳动、组织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江南苏州是明代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丝织“大户”雇佣“小户”从事生产的现象特别突出。“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飨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明代手工工业分官营和民营,嘉靖、万历年间民营手工业逐渐居于主要地位,在纺织业中,明初曾设立南北织染局,在南京设立供应机房,又建苏杭织造、陕西织造,控制官纺织业。但从明中叶始,由于民间消费需求的旺盛,民间纺织手工业已大大超过了官纺织,特别是江南乡村纺织业主手工业者,都因经营纺织业而致富。杭州张瀚的先世,从“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后四祖继业,各富至数万金”。一般百姓家庭以纺织为业者更多。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人,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行而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杀人不见血的刀(1) | 杀人不见血的刀(2) | 杀人不见血的刀(3) | 太监敢顶半边天(1) | 太监敢顶半边天(2) | 太监敢顶半边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还是亲生好(1) | 父母还是亲生好(2) | 父母还是亲生好(3) | 特务行业很吃香(1) | 特务行业很吃香(2) | 特务行业很吃香(3) | 平民组织闹党派(1) | 平民组织闹党派(2) | 平民组织闹党派(3) | 亲兄弟得明算账(1) | 亲兄弟得明算账(2) | 亲兄弟得明算账(3)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 别人挖坑自己跳(2) | 别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