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我是天才我怕誰: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實錄   》 大鵬飛兮振八裔(3)      檀作文 Tan Zuowen

  司馬承禎是世外高人,他完全是那種宇宙的胸懷,少年李白出來之後也是宇宙的胸懷,所以有這篇《大鵬賦》。有了這篇作品作為基礎,我們再看李白的詩歌,“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也好,“黃河如絲天際來”也好,無論李白再說什麽話,我們都可以理解。李白剛出山的時候,就跟司馬承禎一起,靈魂飛到了天上,飛到九天之外,俯瞰茫茫紅塵。對理解李白來說,《大鵬賦》太重要了。
  李白臨死之前,寫過一首詩,也和大鵬有關。這首詩的題目,傳世版本寫作《臨路歌》,但很多學者指出題目應該是《臨終歌》纔對。
  李白和孔子的關係很有意思,李白有時候批評孔子,“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廬山謠》)但李白對孔子也非常崇拜,因為他畢竟是個讀書人。李白最後一篇寫大鵬的作品,就跟孔子有很大關係。
  李白有關大鵬意象的最後一篇作品,其實就是李白的絶筆之作——《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挂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這首詩寫得很感傷。相傳孔聖人死的時候,也是這樣。偉人之死都有傳奇色彩。據說孔子臨死之前,子貢去看他,孔子唱了三句詩:
  太山壞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這三句詩,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巍峨的泰山就要崩塌了,高高的柱子也倒掉了,一代偉人就此安息吧。
  李白詩裏“仲尼亡兮誰為出涕”一句,本身就是講聖人之死的。從整首詩的情感來看,我們判斷它是絶筆之作,應無問題。
  這首詩裏也有大鵬意象,但跟李白二十多歲時寫的《上李邕》中的大鵬意象有所不同,跟李白二十五六歲時碰到司馬承禎寫《大鵬賦》的大鵬也有所不同。
  “大鵬飛兮振八裔”,這句沒問題,和《上李邕》、《大鵬賦》中的大鵬是一樣的。關鍵是下一句,“中天摧兮力不濟”,飛到半空不行了,心有餘而力不足。李白什麽時候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呢?李白臨死之前,名將李光弼有一次軍事行動,李白想去參加,結果走到半路上就走不動了,接着就病危了。
  通過這篇作品,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鵬意象和明月意象一樣,貫穿了李白的一生。從李白的青少年時代,一直到他臨死之前,明月跟着他走了一生,大鵬也在他的腦海裏、在他的心靈世界裏飛了一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目錄自序李白和他的粉絲(1)李白和他的粉絲(2)
四川五百年出一個天才史上最牛的炒作案例李白是不是老外?商人的兒子李白
李白為什麽不參加科舉考試?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1)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2)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3)
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4)赤裸裸的自我炒作(1)赤裸裸的自我炒作(2)從《俠客行》講起
大古惑仔(1)大古惑仔(2)大古惑仔(3)可愛型古惑仔(1)
可愛型古惑仔(2)可愛型古惑仔(3)杜甫眼中的李白(1)杜甫眼中的李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