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张其成讲读《老子》:大道之门   》 第44节: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张其成 Zhang Jicheng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语译】
  踮起脚后跟站立的人反而站不稳,大跨步前进的人反而走不远,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
  从"道"的方面说,这种人叫剩饭赘瘤,人们都讨厌这种人,所以有道的人不是这样做的。
  【感悟】
  有一个成语叫"欲速则不达",这个意思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相同的。老子反对急功近利、浮躁冒进,这是老子自然、虚静、无为之"道"的反映,是符合人类本性的基本原理。
  踮起脚后跟是想站得高,看得远,结果呢?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大跨步前进是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呢?反而走不远、走不快。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超过了自己原有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要心平气和,稳步前进,不要躁动冒进;对统治者、管理者来说,则要无为而治,不要为追求雷厉风行而超越自我本能,给人民、给下属带来灾祸。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四句的含义在第二十二章中已经阐明,不过是从相反的角度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此两处相得益彰,进一步说明为人之道要内敛、谦和、虚心。
  曾国藩一生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内敛"二字。
  小故事
  曾国藩的内敛人生
  咸丰八年六月,曾国藩第二次出山带兵,即运用"黄老之术",他"无人不拜,无信不回",以"柔道"而行之。曾氏与左宗棠本有"旧恶",他从家到长沙,即主动去拜访左宗棠,并集一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嘱左宗棠为其书联,于是,两人交好如初。从此,曾国藩在政治、军事上都极为顺利。年余以后,他即署理两江总督。日后,又成为所谓"中兴第一名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1)第2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2)第3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3)
第4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4)第5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5)第6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6)
第7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7)第8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8)第9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9)
第10节: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10)第11节: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1)第12节: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
第13节: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3)第14节: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4)第15节: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1)
第16节: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2)第17节:第三章 不尚贤第18节:第四章 道沖不盈
第19节:第五章 天地不仁第20节:第六章 谷神不死第21节: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22节:第八章 上善若水(1)第23节:第八章 上善若水(2)第24节:第九章 功成身退(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