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论北大   》 第44节: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4)      钱理群 Qian Liqun

  也是刊载在《红楼》1957年第2期的蔡根林的《东阳江》,意蕴就不那样单纯:它或许是显示了这一代人生命深处更为丰厚的那一面。童年的回忆里,不仅有“无忧的童心”,更是处处流淌着“忧郁”:“我喜欢忧郁地在树丛穿行,/任错杂的灌木钩破裤腿,/穿过树丛,在江边,/瞩待东边出现的白帆……/我羡慕散搭在沙滩上的,/像旷野里长着的蒲公英一样的帐篷,/和那些成年在江上流浪的撑排人”;“东阳江,……你启发我去探索更宽阔的天地,/我穿着你的水珠浸湿过的/你的沙砾灌满过的/草鞋,未长大就踏上流浪的途程……”童年记忆里,更抹不去的,是这条母亲河长久沉默后的“凶猛的爆发”,以及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无尽的苦难:“乡人们把木犁插入泥中,/咬住嘴唇顽强地生活,/只在精疲力竭的夜,/闻到桨腥味时才发出痛楚的叹息。”“东阳江,南方丘陵中的江啊,/你教我像你一样地去爱人类,爱阳光和云霞,/你教我像你一样去忍受和沉默,/爆发和反抗,发出像你一样粗犷的吼声。”这首诗里所显示的,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和耕耘其上的父老乡亲的血肉联系,以及从父辈那里流传下来的“爱”与“反抗”,“沉默”与“爆发”,或许是这一代人生命中更为内在与根本的东西。而诗中所流露出的心灵的忧郁、悸动与不安,也同样传递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尽管暂时无论是发表这首诗的《红楼》编辑,还是它的读者,甚至连诗人本人都未必意识到这一点。但这首诗也就成了那个特定的多少有些微妙的历史时刻中国青年的心声。二十世纪末,当一切尘埃落定以后,已经是权威的文学史家的谢冕,把这首刊载在《红楼》上的年轻大学生的诗选入他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这正是一种历史的眼光。
  人们还注意到,《红楼》1957年第2期的《编后记》,据说这是林昭写的:“我们希望能在《红楼》上听到更加嘹亮的歌声,希望我们年轻的歌手,不仅歌唱爱情,歌唱祖国,歌唱我们时代的全部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也希望我们的歌声像炽烈的火焰,烧毁一切旧社会的遗毒,以及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一期出版于1957年3月1日,早在1956年文艺界已经出现了“干预生活”的文学浪潮,其代表作《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等早已在影响最大的《人民文学》上发表,在孙玉石前述回忆中提到的引起大学生们极大兴趣的话剧《同甘共苦》也是这一思潮的产物。在前引《红楼》发刊词里就已经有了“干预生活”的说法,这里对文学的批判功能的进一步强调,则反映了像林昭这样的更具反抗性的年轻大学生的内在的怀疑精神与批判激情,他们对“旧社会的遗毒”(后来就被概括为“阳光下的黑暗”)的敏感;这或许正是另外一些尚沉浸在阳光下的幸福的年轻诗人所不理解的,这里,实际上就已经预伏着此后《红楼》内部的分裂。
  但眼下却并不见裂痕:赞歌与情歌仍是《红楼》的主旋律。仅是发表于第2期的林昭的《姑娘说——调侃“奖章诗”的作者们》,多少显示点不同:如诗题所示,这是一首讽刺诗,调侃的对象是那些将“劳动”与“爱情”作简单联系的“新情诗”的作者:“亲爱的作者,你干吗非得要/在我胸前缀上各式各样的奖章?/你那可怜的抒情诗啊,/为什么总只能粘在奖章上?∥看着你的诗,我不由得悲伤地想,/谁知道吸引你的是我,还是奖章!/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奖章这东西,/难道说你就无法把爱情歌唱?”这背后,其实是隐含着诗人对流行的对“诗歌(文学)”、“爱情”、“劳动(政治)”关系的庸俗化理解的质疑,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时代主潮观念的质疑,并显示了一种逆向性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启示我们:前文所说的《红楼》创作的“青春歌唱”的特征,是中国年轻一代处于苏醒时期的精神现象,不仅包含了巨大的自由“创造”冲动,也孕育着某种自由“批判”的激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1)第2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2)
第3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3)第4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4)
第5节: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5)第6节: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1)
第7节: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2)第8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1)
第9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2)第10节: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3)
第11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第12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2)
第13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3)第14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4)
第15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5)第16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6)
第17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7)第18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8)
第19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9)第20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0)
第21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1)第22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2)
第23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3)第24节: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1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