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國古都北京   》 長城運河(1)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中国古都北京 长城运河(1)
  在中華大地上,有兩項偉大的文化奇跡:一是蜿蜒起伏、橫貫東西的萬裏長城,另一是晶明平直、縱穿南北的京杭運河。它們歷史之悠久,工程之宏巨,作用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中國,在世界,都是僅見的。而萬裏長城拱衛的,京杭運河漕運的終點,就是北京。
  萬裏長城,拱衛北京。明朝推翻元朝後,故元勢力總想復闢,這就促使明廷要修整長城,以加強防禦。但是,明朝軍事力量開頭時遠比蒙古騎兵力量強大,據載北元“殘鬍甚少,騎者纔五千人,共傢屬一萬口”,實力還比不上明朝一個軍鎮。所以,徐達修居庸關和山海關等處關隘,而沒有像秦始皇連接秦、趙、燕長城一樣,興築全綫連接的長城防禦體係。而明朝先後放棄大寧衛(老河流域)和東勝衛(河套地區),從而使整個防綫大幅度南移,即由遼陽、廣寧、大寧一綫,移至在北京的東北和西北,憑藉燕山和軍都山脈修城設防。
  明朝大規模修繕和加固長城是在16世紀後期。其主要原因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京師兩次遭到蒙古騎兵睏擾;若每年派兵進入草原地區燒荒,衹會招惹蒙古騎兵報復,而無益於京師的防禦;蒙古軍事力量日漸強大,僅漠南一帶駐牧騎兵即不下數十萬人;明朝軍隊實際力量已削弱不堪,戰鬥力大為降低;明朝經過200年的生息、發展,經濟實力大為增強;隆慶、萬歷年間張居正執政後,任用戚繼光、譚綸等得當,上下協和,內外一致。這一切說明,全面整修並加強長城防禦體係既為時之所需,也為勢之所行。
  明拱衛北京的長城,主要有居庸關、古北口、山海關三個要隘:居庸關在左,山海關在右,古北口在中。
  居庸關在北京城西北50余公裏處,建築在一條長約20公裏的溪𠔌中間。這條溪𠔌俗稱關溝,相傳𠔌中有72處風景點,稱做“關溝七十二景”。溪𠔌兩旁,山嶺重迭,怪石突兀,景色優美。山巒間樹木蔥蘢,翠幛重疊,因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關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形勢險絶。明人“重門天險設居庸,百二山河勢轉雄”的詩句,說明了這道雄關的形勝。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北京的西北門戶。居庸關這個名稱,相傳是取秦始皇徙居庸徒(庸工隸徒)修築長城之意,可見它的久遠歷史。明、清兩代,居庸關成為拱衛北京的重關要塞。居庸關有南、北兩個隘口,是關溝的出入口,南面的叫南口,北面的就是著名的八達嶺口。
  八達嶺地勢險峻,居高臨下。“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可見八達嶺之險要。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在八達嶺的嶺口,構築了關城。關城設東、西城門:東面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面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歷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連接關城城墻,臺上四周砌磚垛口。從“北門鎖鑰”城臺兩側,延伸出萬裏長城。八達嶺附近的長城,依恃山勢而築,高低寬窄不一(平均約高7.5米,寬5.5米)。墻基用條石壘築,墻體包砌巨大城磚,內填黃土碎石,墻頂地面鋪墁方磚,內側為女墻,外側為垛墻。垛墻上方有望口,下面有射洞,以便罙望和射擊。
  從八達嶺關城嚮兩側長城望去,有許多臺堡(約500米左右一處,依地形而定)。臺堡的一種叫做墻臺,為兵士巡邏放哨而用。另一種叫敵臺,分上下兩層—上層頂部為平臺,周圍有望口和射洞;下層為空室,可住宿兵士和貯存武器。還有一種叫做烽火臺(或叫煙墩),主要是用於傳遞軍情的。如遇有敵情,夜間舉火,白天燃煙,燃煙時又鳴炮。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敵兵百人以上,舉放一煙一炮;五百人以上,舉放二煙二炮;千人以上,舉放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舉放四煙四炮;萬人以上,舉放五煙五炮。烽火臺有的設在城墻上面,也有的建築在山頂上,作為長城守衛的信號傳遞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遷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貨彙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