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盛世之毀——甲午戰爭110年祭 》
虛有其表——北洋海軍的另一面(2)
許華 Xu Hua
由於北洋海軍待遇優厚(和國內比較),不少人想在其中謀職。有人甚至寧願為此先自費學習。北洋海軍的管理層方面也樂於招收這種自費生來掙外快。但是,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包括自費生在內的第四批學員46人畢業時,找不到合適崗位,衹得放假回籍。
北洋海軍的生財之道,遠遠不止於接送官員傢屬、招收自費生,他們還時常做一些用軍艦走私人參之類的生意。當時的英國《泰晤士報》還揭露:“旅順、威海既造炮臺,其安置
於臺上之炮竟有不堪一放者,其經售炮械之人,固儼然顯官也。衹知七折八扣,售者又因以為利。假如一炮也,報銷千金,經手者侵蝕二三百金,售主則以但值五六百金之炮應命,皆不問其為可用否也。”(林樂知、蔡爾康:《朝警記》九,《中東戰紀本末》捲四第38頁。)
另一司空見慣的貪污手法則是各級軍官剋扣軍餉和吃空額。當時就有人指出:“吾聞軍營積弊,凡統領以次各武員,嚮糧臺關餉時,有明係十成,而僅發八九成,甚至六七成者,及取閱其領狀,則居然十足也。”(網文,原引自蔡爾康:《撤兵議》,《中東戰紀本末》捲七第5頁。)
對這些問題,李鴻章並非不知道,但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種喪失原則的“寬大”,還滋長了北洋上下弄虛作假之風。李鴻章在光緒十七年(1891年)上奏的《巡閱海軍竣事折》中強調:“魚貫打靶,能於駛行之際命中及遠。旋以三鐵艦、四快船、六雷艇演放魚雷,均能中靶。”實際上,北洋官兵戰後披露,艦隊炮術訓練的真相是“預量碼數,設置浮標,遵標行駛。碼數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齊,所練仍屬皮毛,毫無裨益。”
如此昏貪情形,使得一些北洋將領內心不服。以劉步蟾為首的、在北海海軍中高層勢力龐大的“閩黨”,對丁汝昌“威令不行”,威海基地的陸防守軍主將戴宗騫也與丁意氣不合,以至於軍官與士卒之間“嫌隙甚深”。
日後以翻譯《天演論》、《群學肆言》等西方名著在史學上享有盛名的嚴復,當時是北洋水師學堂總辦。他目睹北洋海軍的種種問題,很是鬱悶,甚至滿腹牢騷,但他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嚴復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同治六年(1867)便成為福建船政學堂的首批學生,軍艦駕馭經驗豐富。在英國留學期間,不僅海軍學習屢考優等,還博學西方社會制度和政治學。
他在給堂弟的信中說:“自來津以後,諸事雖無不佳,亦無甚好處。公事一切,仍是有人掣肘,不得自在施行。至於上司,當今做官,須得內有門馬,外有交遊,又須錢鈔應酬,廣通聲氣。兄則三者無一焉,又何怪仕宦之不達乎?置之不足道也。” 堂弟勸他多走李鴻章的路子,他日後復信:“用吾弟之言,多見此老,果然即有好處。大奇大奇。”
但是,嚴復最終“不與機要,奉職而已”。這種結果的成因不得而知,但嚴復對北洋海軍的情形憂心忡忡,很可能是根本原因之一。
懷才不遇的嚴復,對國傢命運鬱悶不已,以至於常常酗酒解愁,甚至抽上鴉片。李鴻章等反以他酗酒、抽鴉片為由,予以壓製。【1.嚴復這種實際經驗和理論水平俱佳的人才,如果不是長期屈居丁汝昌之流之下,北洋海軍乃至整個大清海軍和清帝國,多半會別開生面。可嘆!2.如果換成左宗棠或曾國藩為中堂,嚴復可能成為美國海軍之父馬漢那樣的中國的“海軍之父”。3.嚴復為何不得志此,為一史謎。4.可惜福建船政學堂培養起來的這些中國第一代海軍精英,被一種有苦說不出的方式所深深壓抑、毀滅!5.薑鳴《竜旗飄揚的艦隊》:“在選用海軍將領時,李鴻章的指導思想是什麽呢?一是艦船的管帶必須是學堂出身懂得技術的人。‘蚊船機器過精,非由學堂出身之武弁,不能管帶。’大型艦船更是如此。後來他多次重申:‘此項人才必須由學堂出身,少有歷練,方敢畀以帶船出洋重任。’二是管帶以上(不包括管帶)的將領須是曾經戰陣有實戰經驗者。他認為學堂出身的員弁‘嫌其未經戰陣’,因此,應派有戰鬥經驗的將領統率,‘庶緩急稍有可恃。’至於北洋海軍提督更應是有豐富戰鬥經驗之人。早在1881年他便提出:‘北洋水師提督,終當議設宿將,竟無諳習此道之人。’丁汝昌正是以‘宿將’資格入選的。不管你是否同意這兩點指導思想,但已足以證明不能把這項任命看作是毫無原則純粹出於私利的拉幫結派行為。現在看來,他第一方面的考慮自然無可非議,而就第二點來說他希望司令人選既須‘諳習此道’——懂得海軍,又有戰鬥經驗,自然也是正確的。但在當時的中國不可能找到這樣的人才,於是他捨棄前者而取後者。他不瞭解戰火固然可以磨煉出將軍,學堂加經常的演練也可以培養出傑出的統帥;特別對像海軍那樣有復雜技術裝備的兵種說來更是如此。要是說在北洋海軍籌建之初,讓丁汝昌一類‘宿將’挂帥,統率那些缺少歷練的學生官還有點道理的話,至1888年正式成立北洋海軍的時候,劉步蟾等海軍將領已經成長起來,成了這支艦隊各項工作的實際策劃者之際,李鴻章仍堅持讓外行去領導內行,這就犯下了貽誤軍機的歷史性錯誤。究其原因在於對科學技術的復雜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而實質是對掌握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缺乏充分的信任。”6.李自身是知識分子,不信任知識分子之說,難以成立。因政治道德和纔具有限而任人唯親、重用庸貪的嫌疑更大。】%%%北洋洋相
北洋海軍總督和北洋海軍提督的人選,和海軍內部的腐敗,使千方百計嚮中國擴張的列強深感有機可乘,竭力嚮北洋海軍滲透——
北洋海軍基地內外、艦船上下到處都有外國人活動。除了前面講到的英、德兩國為爭奪中國軍艦大宗訂單而激烈競爭之類的重要商戰之外,還有衆多外國商人和政客,常年“川流不息地……走嚮天津的總督衙門”,把“本國最壞的東西(主要指軍火),高價賣給中國”。
與此同時,英德兩國都積極派員加入北洋艦隊,並千方百計對這個艦隊進行控製,以赫德和琅威理為代表的英國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人員,與以德璀琳、式百齡為代表的德國勢力展開多方位的角逐。雖然這兩個國傢實際占據了北洋海軍所聘外國顧問、技師、軍醫等的主要“份額”,但赫德仍然埋怨英國政府支持力度不夠。他曾說,他為英國控製中國海軍而奮鬥了25年,如果他是一個法國人或是一個德國人的話,就可能已經得到了“駭人聽聞的結果”。
美國和法國也積極打入北洋艦隊。光緒五年(1879年),美國前總統格蘭特來華,還曾專門為美國水師總兵薛斐爾進行活動。英國史學家季南在其著作《1880~1885年英國在華的外交》一書中記載:
1882年的時候,“薛斐爾實際上已經被授予為海軍統領,但是在他來到之前,兩個擁有高薪職厚而無工作的法國人卻已就職了。此外,一個德國代表正在努力為德國人謀取一個壟斷職位。薛斐爾因無事可做……駡天津這個地方是一個陰謀的迷宮。”
洋人在北洋海軍享受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都高人一等。北洋水師初建時,聘請琅威理以副將銜擔任總教習。他對待中國水手十分苛刻,動轍用刑,以至於水師裏有“不怕丁軍門,就怕琅副將”的說法。
一位北洋海軍炮手講到,“我15歲在威海參加北洋水師練勇營,後來當炮手,先是二等炮手,每月拿16兩銀子,以後升上一等炮手,就每月拿18兩銀子。我在廣東艇、康濟、鎮北、來遠艦各幹了兩年,還隨定遠和來遠到過德國。來遠在劉公島中雷以後,我又調去給丁提督當護衛。”與他比較,艦上的洋人炮手,待遇很高,技術並不佳。有一英人炮手,月薪200兩,外加食費100兩,中國炮手就給他起了個“三百兩”的綽號。
1890年,還發生了北洋海軍所聘英國琅威理(時任水師副提督),與中方北洋總兵劉步蟾爭奪指揮權的衝突。【北洋所聘外籍軍官,在背後說劉步蟾壞話的不少,以至於英國人泰勒在其甲午戰爭的記敘中,仍竭力詆毀劉步蟾。這是甲午海戰好幾處歷史迷霧的重要成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1) | 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2) | 西學東漸(1) | 西學東漸(2) | 內外交睏(1) | 內外交睏(2) | 內外交睏(3) | 藉師助剿 | 師夷長技——同光興盛之“求強”的洋務運動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1)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2)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3) | “求富”的洋務運動——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一)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1)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2)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3)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4)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5)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6) | 歐美列強——列強形勢及其對華擴張形勢(1) | 歐美列強——列強形勢及其對華擴張形勢(2) | 歐美列強——列強形勢及其對華擴張形勢(3) | 東洋帝國——同光興盛時的日本(1) | 東洋帝國——同光興盛時的日本(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