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康震評說蘇東坡 》
第44節:六、東山再起(5)
康震 Kang Zhen
蘇軾就是在這種突變的政治形勢當中獲得了東山再起的機會,而此次東山再起的速度竟是如此之快,這由下面這個時間表就可見一斑: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蘇軾五十歲。
三月五日,神宗病逝,哲宗即位。
五月六日,蘇軾被任命為朝奉郎、登州知州,官階七品。
九月十八日,蘇軾被任命為禮部郎中,官階六品。負責朝廷的禮儀、祭祀、科舉等事務。
十二月十八日,蘇軾被任命為起居捨人,官階六品。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蘇軾五十一歲。
三月十四日,免試為中書捨人,官階四品。
九月十二日,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知製誥,官階正三品。皇帝特賜給他官服一套,金腰帶一條,金鍍銀鞍轡馬一匹。
從1085年的五月到1086年的九月,短短的十七個月裏,蘇軾便從一個地處偏遠之州的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員,提升了六個品級,飛躍了十二個官階,距離宰相衹有一步之遙!
蘇軾的這次東山再起意義非同尋常,主要有以下幾點值得關註:
1?六品起居捨人,隨從皇帝左右,負責記錄皇帝言行。可以參與商議禮樂法度、百官任免賞罰等朝廷事務。這個官職意味着蘇軾不僅已經重返朝廷,而且開始占據中央中樞機構中的重要位置,這個位置不僅有機會接近皇帝,而且能夠參議朝政,絶非登州知州、禮部郎中所可比擬。
2?四品中書捨人,負責起草任免百官、整章建製、寬赦俘虜等詔書,可直接參與相關朝政的商議决策。朝廷規定,官員必須經過相關考核方能擔任中書捨人。從北宋建國至哲宗時期,免試擔任中書捨人的衹有陳堯佐、楊億、歐陽修等三人,蘇軾則是第四個。這個官職意味着蘇軾開始走嚮中樞政治的中心。
3?翰林學士、知製誥,專門負責起草任命將相大臣、册立皇后、太子的詔書以及與周邊國傢往來的國書等,較中書捨人更為重要。翰林學士作為皇帝最親近的政治顧問兼秘書,從中唐以來就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蘇軾之前,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都曾擔任過這一職務,並由此升任副宰相。這個官職意味着蘇軾距離位極人臣衹有一步之遙,意味着蘇軾開始成為參與朝政决策、參與國是的核心的"元祐大臣"。
4?這一年九月一日,司馬光去世,宰相的位置空缺。蘇軾九月十二日就被任命為翰林學士,這個巧合似乎給蘇軾的政敵們傳遞出一個微妙的信息,他們擔心蘇軾被任命為宰相,遂於九月二十八日上書皇帝,認為"蘇軾文章學問,中外折服",但是"德業器識有所不足",加上以前有譏諷朝政被貶斥的前科,從團練副使的位置提升到現在纔一年多一點,如今擔任翰林學士,如果論"議論古今,潤色帝業,可謂極其任矣",但是不能再加官了!這些人在提醒皇帝,任命蘇軾為宰相,輔佐王業,一定要以王安石為戒(語載《續資治通鑒長編》388腳註原文)。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宋哲宗元祐時期,舊黨全面復闢,按理說應該同仇敵愾反對新黨,誰知道,舊黨陣營內部也矛盾重重,政治派別林立,有的人為了阻止蘇軾做宰相,居然拿出新黨領袖王安石的例子來類比蘇軾,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但這從一個側面表明,蘇軾在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中提升速度之快、影響之大、地位之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康震評說蘇東坡序 | 第2節:一、少年成名(1) | 第3節:一、少年成名(2) | 第4節:一、少年成名(3) | 第5節:一、少年成名(4) | 第6節:一、少年成名(5) | 第7節:一、少年成名(6) | 第8節:二、步入仕途(1) | 第9節:二、步入仕途(2) | 第10節:二、步入仕途(3) | 第11節:二、步入仕途(4) | 第12節:二、步入仕途(5) | 第13節:二、步入仕途(6) | 第14節:二、步入仕途(7) | 第15節:二、步入仕途(8) | 第16節:二、步入仕途(9) | 第17節:二、步入仕途(10) | 第18節:三、大難臨頭(1) | 第19節:三、大難臨頭(2) | 第20節:三、大難臨頭(3) | 第21節:三、大難臨頭(4) | 第22節:三、大難臨頭(5) | 第23節:三、大難臨頭(6) | 第24節:三、大難臨頭(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