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巴西華人的成功之路:一傢九博士   》 第44節:第三章 軍校情歌(13)      陳先俊 Chen Xianjun

  正民回想起自己的不懈努力,原來是為了增強自身適應能力,當然也願意為中國人爭一口氣。萬萬沒有想到,他居然改變了一個美國教授的偏見。這使他由衷地感到高興和欣慰。
  基斯勒電子中心的伙食,也相當講究。學員就餐時,要西裝革履,軍服整潔,連領帶也得係好。飯菜又按營養配製,花樣繁多,不斷翻新。每餐清掃飯桌,花瓶都換插鮮花,一天衹需70美分。可是,這些物美價廉的消費,正民也不肯享用。每次用餐,他都是躲在宿舍裏啃冷面包,吃罐頭,喝免費飲料,或者自己在宿舍裏做飯。並堅持自己動手洗衣服。這樣,每天花費20美分。
  正民自己節省,卻樂意幫助別人。他時常郵書回臺,來幫助窮朋友。有位臺大的老同學,一再要書,楊經常在美國買了昂貴的教課書,郵書給他。後來纔發現,那位同學是把書賣掉,換錢使用。因為老同學對楊瞭解較深,知道他愛念書,極節儉,要書比要錢容易,就出此冷招。如此,前前後後,他花了不少冤枉錢,來幫助老同學。他為朋友吃不少虧,但他從不計較。
  後來,佩蘭也聽說"要書賣錢"之事,來信告訴他,正民一笑了之,也沒有責怪那些朋友。失望之餘,卻沒有稍減幫助別人的熱忱。雖然為朋友花了不少錢,但由於他的儉省,仍然積贊了大筆美元,四年裏共存壹萬多美元。為什麽這樣節省呢?一是他的習慣,二是他知道佩蘭已到臺北,準備積纍些錢,到結婚時用,給佩蘭個驚喜。
  結業回國時,別人都購買了很多洋貨,滿載而歸。正民卻除了書籍和運動器具以外,別無他物。他們返臺時,乘坐的是美國軍艦"果登"號,遠洋巨輪全程航行22天。他們把所有大件行李,都寄存在船的底艙裏,隨身衹帶些換洗衣服和貴重物品。他除了攜帶一些衣服之外,還隨身攜帶裝着大額美元的小包。
  正民把錢包用項鏈挂在脖子上,日夜都小心存放,細心保管,以防丟失。輪船起航半個月以後,他去洗澡,把小包壓在枕頭底下。等到洗完澡,回到臥室時,發現錢包不翼而飛。他看出室內剛剛清掃,便立即找着那個黑人清潔工盤問。那人雖不承認,卻吱吱唔唔,窘態百出。按照常理推斷,可以確定錢包是那人偷的。
  被盜之事,很快傳開,衆人議論紛紛。船長很快派人前來查問。正民就嚮他們講述事情經過,希望能夠盡快找回錢包。然而他們不想聽正民的訴說,還有意襢護那個清潔工人,並不想真正破案。這使正民大失所望,萬分痛心。立即感覺到美國人的狹隘和自私,多年來對他們的良好印象,也一掃而光,他躺在甲板的躺椅上,憤怒不已。
  其後的幾天,正民總是悶聲不語,在煩躁、迷惘、昏沉中度過。眼看就要抵達基隆港碼頭,本來經過20多天的寂寞,以及蒼茫無聊的海洋生活,一旦看到陸地,將要回到臺灣,理應高興。但是,正民卻滿腹悶氣,無法傾吐,兩手空空,如何報答佩蘭等他幾年之情呢?愧疚之情難以言表。
  再等半個小時,船就要靠岸了,一位美國婦女和善地走來,她看到正民,對他說:"聽說你被盜,丟失了許多錢。我們同船的太太們,都很同情。怕你回去睏難,因此大傢捐錢,讓我送來給你。"正直的正民聽了,一時感慨萬千,頓覺刺傷了自尊心。他是堂堂的中國軍官,竟被美國婦女可憐,捨錢救濟,這不是奇恥大辱嗎?正民脹紅着臉,站起來,友善地謝謝她的好意,但卻禮貌而堅决地婉拒。不接受別人的施捨,不要那衹裝滿鈔票的信封。
  那位美國太太離去之後,坐在正民身旁的一位同學,朝着他氣憤地說:"你這個不通情理的笨蛋,她拿來的錢明明是你的,哪裏是捐獻來的,難道你非逼着美國人說出真相,承認他們的軍艦上有人偷錢嗎?"他一時語塞,一下子被噎住了,被責備得啞口無言。但復雜的內心,卻有各種念頭紛紛擾擾,交互起伏。他心裏想:發現失盜,詢問剛纔進房的清潔工人,不是應該嗎?艦上管理人員,既來負責查明真相,卻不聽事情的經過,又沒表示歉意,亦沒好言安慰,這種態度能算禮貌嗎?他嚮送錢的美國婦女再三表達謝意,但卻拒收贈款,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在富甲天下、理有所虧的美國人面前,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的尊嚴,不是合情合理嗎?
  正民回到臺北,去空軍總部報到,與"老洋"不期而遇。"老洋"很遠地跑過來,與同學打招呼,自我介紹說,他已是某某地區的國大代表了,有什麽事需要效勞,他會幫忙。他顯然地又高人一等。大傢都面面相覷,心中驚疑?"老洋"不是那省的人,為什麽能當那省的國大代表呢?不能不佩服"老洋",有偷天換日的"本領"。
  切莫驚奇,"老洋""才華出衆"、驚天動地的本事,還在後頭呢!消息不斷傳來:當時空軍軍官,一般不準退役,除非患了終身難愈的疾病,才能批準。誰能想到,"老洋"不僅從空軍很快退役,且能步入法國高等社會。並利用曾在空軍混事,熟人較多的淵源,從事販賣武器生意。
  不少人傳說:"老洋"別出心裁,大傢漁利,從上到下,都能分到好處,皆大歡喜。美元開道,無路不通,黃金敲門,無門不開,錢能通神,無往而不勝。"老洋"的"本事超群",交往的人物,也越來越高,私會密使人物,出入將相之門。因為"老洋"的牽綫搭橋,幾乎敲開所有的關卡,傷天害理的軍火買賣越做越大,為臺灣完成了幾樁武器交易。幾年來,發了不義之財,腰纏萬貫,由一個退伍軍人,變成了世界上的風流人物,埋在錢堆裏,出國包飛機,住宅尤如宮殿,奴僕成群,真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了。就是坑了公傢、苦了納稅人而已。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傢歡樂幾傢愁。""老洋"生活在天堂裏,與他交往的人不少走進地獄。紙裏包不住火,貪污受賄的案件層出不窮,頻頻被司法部門揭發,在法國、臺灣都有爆炸性的新聞,臺灣有購買"拉法葉"軍艦貪污案、尹清楓冤死案、幻影飛機回扣案,在法國有外交部長迪馬受賄案等。這樣的案件連年報道。傢喻戶曉,人人皆知,引起極大的民憤。
  對"老洋"之事,筆者多次追問,想瞭解其人的姓名和近況,但正民卻不想透露。他有感於這位同學,婉惜地說"幼年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形成兒童的個性差異,大了就難以改變。青年時的表現,往往與中、晚年的作為密不可分。幼年的性格已經形成,長大後雖然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卻能培養出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來。"
  回到臺灣,別人都可謂衣錦還鄉,滿載而歸。正民則兩手空空,一貧如洗,衹想如何見佩蘭呢?心中煩悶,一籌莫展,總覺着對不起她。心中悔疚,越來越重。很想見到她,卻又怕見她。她來臺後,正民留美三年多,通了百多封信,省吃儉用,為她積存的錢,可惜丟失了,這事怎麽嚮她說明呢?她會不會抱怨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前言(1)第3節:前言(2)
第4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第5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2)第6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3)
第7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4)第8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5)第9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6)
第10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7)第11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8)第12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9)
第13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0)第14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1)第15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2)
第16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3)第17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1)第18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2)
第19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3)第20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4)第21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5)
第22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6)第23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7)第24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