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收藏之旅 》
第44节:炉有宣德分真伪 石霜寺佛济众生(1)
廖文伟 Liao Wenwei
炉有宣德分真伪
石霜寺佛济众生
刘向朝亦藏有一只香炉,它可是这位从政多年而刚刚涉足收藏的刘主任的珍藏。
刘向朝回忆当时的情景,古玩商贩给他送来两件东西,皆为香炉,一为钵式瓷香炉,一为铜制三足桥耳香炉。铜制三足桥耳炉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造的款字,是古玩收藏界称之为宣德炉的那种铜香炉。
宣德炉名声很响,据说宣德年间(1426-1435)共铸造三批,每批1100只。但亦有报刊杂志称历史学家考证的结果略多于此数,而且当年是仅供于皇宫使用,皇城外是绝无此物的。到此为止也便罢了,典籍记载,宣德炉皆为"风磨铜"使用失蜡法铸造,此铜杂有贵重金属,又经反复冶炼多次,因而铜质优良,色泽凝重。这种"宫炉",明代即为收藏家梦寐以求之尤物,历经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在历史长河中幸免于没顶之灾的便罕之又罕了。
由于宣德炉的名贵和珍稀,明清时期即已成为收藏家的宠物,仿制之风随之日长。目前市面上所见"宣德炉",最好的是明代所仿,次等的为清代早中期所仿,晚清民国年间仿造的宣德炉已经粗制滥造,几乎引不起收藏家的兴趣。更有甚者,近年收藏热潮高涨,唯利是图者自然不会放过"宣德炉",于是全国各地"宣德炉"满天飞,收藏人士不屑一顾。
刘向朝面前这只"宣德炉",重量压手,包浆浑厚,铜质橙黄,其造型圆浑大方,小而有霸气,显然是明末清初或清早期之物。双方几番讨价还价,刘向朝买下了。
瓷质钵式炉则似新似旧,徐树仁、胡立文皆赶去"会诊",都说不准其新旧。今日古玩作旧,也即将新制造的器物做出古旧的模样,其技法已日渐一日的"尖端",据说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亦曾上过古玩商贩的大当,何况民间收藏爱好者们?
"包你们是旧东西!"古玩商贩口气很硬,并且讲述了从哪里哪里、如何如何收寻来的过程。末了他加上一句:"如假包退!"
"那好,如果经过专家鉴定,确实是新仿造的,你包退。"刘向朝说完,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怎样?"
"好,立据就立据。"古玩商贩没有犹豫,当场立下字据。
这件瓷炉,经过相关人士鉴定,果然是近些年仿制的古器。
刘向朝还有两件藏品是他很珍爱的。
其一为醴陵窑水牛形笔架水盂。这是小巧的文房用具,造型很有些意味。其形为一卧牛,反首回顾,其腿脚和尾夸张成笔架,而牛腹则为水盂。这件水牛笔架水盂仅用黑红二色,黑色刷喷,有深浅之分,学术上称之为素三彩。工艺不能说精细,但造型和盂、架结合皆有小巧,不可谓不是别具一格的创见。
其二为卧狗形笔架。其造型为一小狗温顺的趴卧姿态,说摇尾乞怜也好,说俯首贴耳也罢,总之是一种分外的温顺神情。巧在用色,狗为翠蓝色,狗趴卧在石上,石为蓝紫色,清艳但协调,赏心悦目。这种笔架既可当小玩具,又是小巧的文房用品。
毋容置疑,这也是醴陵窑产品,与卧牛笔架水盂一样,产自民国年间,今日已别无分店了。
使用毛笔的年代,笔架,也称笔山、笔搁的文具,与水盂、水丞一样,都是文房不可或缺的器物,今日已成文化遗存。人说翰墨飘香,这香,怎能没有它们的一份?
这三个人,徐树仁、刘向朝、胡立文,对于佛前缭绕的香烟,也是分外的景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写在《收藏之旅》前面的几句话 | 第2节: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识缂丝祝寿图(1) | 第3节: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识缂丝祝寿图(2) | 第4节: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来(1) | 第5节: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来(2) | 第6节: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来(3) | 第7节:石上牡丹争富丽 铁笔妙手字亦香 | 第8节:母子图前读仇英 一惊一喜话传承(1) | 第9节:母子图前读仇英 一惊一喜话传承(2) | 第10节:几度春风吹又去 别时容易见时难(1) | 第11节:几度春风吹又去 别时容易见时难(2) | 第12节:几度春风吹又去 别时容易见时难(3) | 第13节:锄下险救汉时镜 锄下险救汉时镜 | 第14节:锦绣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鸟别旧居(1) | 第15节:锦绣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鸟别旧居(2) | 第16节:四进四出黄金洞 铜人图像出山冲(1) | 第17节:四进四出黄金洞 铜人图像出山冲(2) | 第18节:四进四出黄金洞 铜人图像出山冲(3) | 第19节:万般劫难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1) | 第20节:万般劫难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2) | 第21节:孔庙阶前三叹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1) | 第22节:孔庙阶前三叹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2) | 第23节:小心觅得老信札 大意失却老招牌 | 第24节:钩沉岁月凭古籍 空山何处觅斯人(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