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竹青
蒲鬆齡 Pu Songling
魚客,湖南人,忘其郡邑[1].傢貧,下第歸[2],資斧斷絶。羞於行乞,餓甚,暫憩吳王廟中[3],拜禱神座。出臥廊下,忽一人引去,見王,跪白曰:“黑衣隊尚缺一卒,可使補缺。”王曰:“可。即授黑衣。既着身,化為鳥,振翼而出。見烏友群集,相將俱去,分集帆檣[4].舟上客旅,爭以內嚮上拋擲。群於空中接食之。因亦尤效[5],須臾果腹。翔棲樹抄,意亦甚得。逾二三日,吳王憐其無偶,配以雌,呼之”竹青“。雅相愛樂。魚每取食,輒馴無機[6].竹青恆勸諫之,卒不能聽。一日,有滿兵過[7],彈之中胸。幸竹青銜去之,得不被擒。群烏怒,鼓翼扇波,波涌起,舟盡覆。竹青仍投餌哺魚。魚傷甚,終日而斃。忽如夢醒,則身臥廟中。先是,居人見魚死,不知誰何,撫之未冷,故不時令人邏察之。至是,訊知其由,斂資送歸[8].後三年,復過故所,參謁吳王。設食,喚烏下集群啖,祝曰:”竹青如在,當止。“食已,並飛去。後領薦歸[9],復謁吳王廟,薦以少牢[10].已,乃大設以饗烏友[11],又祝之。是夜宿於湖村,秉燭方坐,忽幾前如飛鳥飄落;視之,則二十許麗人,囅然曰[12]:”別來無恙乎?“魚驚問之,曰:”君不識竹青耶?“魚喜,詰所來。曰:”妾令為漢江神女[13],返故鄉時常少。前烏使兩道君情[14],故來一相聚也。“魚益欣感,宛如夫妻之久別,不勝歡戀。生將藉與俱南[15],女欲邀與俱西[16],兩謀不决。寢初醒,則女已起。開目,見高堂中巨燭熒煌,競非舟中。驚起,問:”此何所?“女笑曰:”此漢陽也[17].妾傢即君傢,何必南!“夭漸曉,婢媼紛集,酒炙已進。就廣床上設矮幾,夫婦對酌。魚問:”僕何在?“答:”在舟上。“
生慮舟人不能久待。女言:“不妨,妾當助君報之[18].”於是日夜談嚥,樂而忘歸。舟人夢醒,忽見漢陽,駭絶。僕訪主人,杏無音信。舟人欲他適,而纜結不解,遂共守之。積兩月餘,生忽憶歸,謂女日:“僕在此,親戚斷絶。且卿與僕,名為琴瑟,而不一認傢門,奈何?”女曰:“無論妾不能往;縱往,君傢自有婦,將何以處妾乎?不如置妾於此,為君別院可耳[19].”
生恨道遠,不能時至。女出黑衣,曰:“君嚮所著舊衣尚在。如念妾時,衣此可至;至時,為君解之。”乃大設餚珍,為生祖餞[20].即醉而寢,醒則身在舟中。視之,洞庭舊泊處也。舟人及僕供在,相視大駭,詰其所往。生故悵然自驚。枕邊一袱,檢視,則女贈新衣襪履,黑衣亦折置其中。又有綉素維縶腰際[21],探之,則金資充初焉[22].於是南發,達岸,厚酬舟人而去。
歸傢數月,苦憶漢水,因潛出黑衣着之,兩脅生翼,翁然凌空[23],經兩時許[24],已達漢水。回翔下視[25],見孤嶼中,有樓捨一簇,遂飛墮。
有婢子已望見之,呼曰:“官人至矣!”無何,竹青出,命衆手為緩結,覺羽毛劃然盡脫。握手入捨,曰:“郎來恰好,妾旦夕臨彥矣。”生戲問日:“胎生乎?卵生乎?”女曰“妾今為神,則皮骨已更[26],應與曩異。”越數日,果産,胎衣厚裹[27],如巨卵然,破之,男也。生喜,名之“漢産”。
三日後,漢水神女皆登堂,以服食珍物相賀。並皆佳妙,無三十以上人。俱入室就榻[28],以拇指按兒鼻,名曰“增壽”。既去,生問:“適來者皆誰何?”女曰:“此皆妾輩[29].其末後着藕白者,所謂‘漢臯解珮’[30],即其人也。”居數月,女以舟送之,不用帆揖[31],飄然自行。抵陸,已有人繁馬道左,遂歸。由此往來不絶。
積數年,漢産益秀美,生珍愛之。妻和氏,苦不育,每思一見漢産。生以情告女。女乃治任,送兒從父歸,約以三月。既歸,和愛之過於己出,過十餘月,不忍今返。一日,暴病而殤,和氏悼痛欲死。生乃詣漢告女。入門,則漢産赤足臥床上,喜以問女。女日:“君久負約。妾思兒,故招之也。”
生因述和氏愛兒之故。女日,“待妾再育,令漢産歸。”又年餘,女雙生男女各一:男名“漢生,‘,女名”玉珮“。生遂攜漢産歸。然歲恆三四往,不以為便,因移傢漢陽。漢産十二歲,入郡庫。女以人間無美質[32],招去,為之娶婦,始遣歸。婦名”厄娘“,亦神女産也,後和氏卒,漢生及妹皆來擗踴[33].葬畢,漢生遂留;生攜玉珮去,自此不返。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郡邑,所屬府、縣;猶言“籍貫”。
[2]下第:科舉落榜。
[3〕吳王廟:本稱吳將軍廟,祀三國時吳國大將甘寧,在湖北富池口鎮。
宋時以有神風助漕運有功,賜王爵,因稱吳王廟。見《湖廣通志》。往來船衹多來祭廬,烏鴉成群迎送船衹,當地人稱為“吳王神鴉”。
[4]帆搐:船桅,桅桿。
[5]尤效:猶言仿效。
[6]馴無機:馴良而不機警。《水經註·溫水》:“鳥獸馴良,不知畏。”
[7]滿兵:清兵。
[8]斂資:湊集錢財。
[9]領薦:領鄉薦,即鄉試中舉。
[10]薦以少卒以少牢之禮祭祀。薦,祭。少牢,古代祭祀,單用豬、羊稱少牢。後專以羊為少牢。
[11]大設:盛設;大設餚饌。饗(Xiǎng響):廣泛宴請。
[12]囅然:據山東省博物館抄本,原作“軃然”。
[13]漢江:即漢水,南流至湖北省漢口入江。
[14]兩道君情:兩次說及您的情誼。
[15]偕與俱南:偕同南去,指去魚客的家乡湖南。
[16]邀與俱西:請他一同西去,指西去竹青為神的地方漢江。
[17]漢陽,縣名,在湖北省漢水下遊南岸。
[18]報:報施,酬勞。
[19]別院:猶言“別莊”或“別業”。
[20]祖餞:餞別。古時出行,祭路神叫“祖”,用酒食送行叫“餞”。
[21]綉豪:綉製的布囊。秦,無底的囊,可以維係腰間。
[22]充牣(rēn刃):充滿。
[23]翕(Xī西)然:飛翔迅疾。
[24]兩時:兩個時辰。
[25]回翔:盤旋飛翔。
[26]皮骨已更:據二十四捲抄本,原作“皮骨已硬”。
[27]胎衣:胎胞。
[28]就榻:走近榻前。就,近。
[29]妾輩:和我同樣的人,指也是漢水女神。
[30]“漢臯解珮”:《韓詩外傳》:鄭交甫路過漢臯臺下,遇見兩個女子,每人都佩帶一顆巨珠,鄭交甫註目相挑,二女解下佩珠贈給鄭交甫。漢臯,山名,在湖北省襄陽縣西。珮,佩帶的玉飾。
[31]帆楫:船帆和船槳。
[32]美質:指素質美好的女子。
[33]擗踴(Pǐ一yǒng匹勇):指為雙親舉哀送葬。《孝經·喪親》:“擗踴哭泣,哀以送之。”撫心為“擗”,跳躍為“踴”,形容哀痛之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