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巴西華人的成功之路:一傢九博士   》 第43節:第三章 軍校情歌(12)      陳先俊 Chen Xianjun

  這封信郵到臺灣,聰明的佩蘭看到"老土"的故事,立刻給誠實的正民寫信。她已猜到那位"老土"就是正民,委婉地勸他"正常消費,不要過於儉省,身體健康要緊。你受罪,我心疼。"可是,正民已養成艱苦樸素的習慣,依然那樣勤儉。
  正民留美,到達美國密西西比州,在基斯勒空軍電子中心進修。這裏讓他們大開眼界:這個軍校擁有四萬多學生,來自十六個國傢與地區。其規模之龐大,教材之新穎,設備之齊全,環境之優美,在世界軍事院校中都首屈一指。在這樣的軍校進修,新到的學員都很高興。
  許多學生,特別是亞洲、非洲的學生,來到此地,真有看不完的西洋景,享不完的洋福。軍校附近的城市比拉剋西,到處有餐館、舞廳、公園、娛樂廳等休閑場所。課餘時間,可去公園裏逛風景,可到舞廳交朋友,唱歌跳舞,盡情娛樂。節日放假,則更能盡興結伴旅遊。然而,這一切對正民來說,都無吸引力。他如六朝之山,巋然不動。
  正民自認為很是幸運,考進這所舉世聞名的軍事院校,獲得這樣的機會不容易,真是興奮不已。他的求知欲很強,如饑似渴般地汲取着知識的營養。他的時間,除必要的睡眠和吃飯外,其餘的全部放在學習上。他的身影衹出現在課堂上、圖書館、實習室,就連宿舍也是他的學習之處。日夜都忙着讀書試驗,作自己認定的重要作業。他像一隻勤勞的蜜蜂,盡情吮吸鮮花甘露,釀造自己的佳蜜。
  他們班有50名學員,從臺灣來的是15位,竟能在每次大考之中,穩占前十四名的位置。正民總是滿分,居榜首。而"老洋"始終是全班的最後一名,需要進入補習班補課。同學們都非常擔心,他是否能如期完成學業呢?"老洋"卻毫不在乎,照常玩樂。
  空軍總部為了勉勵學生,早有規定:學習成績居前五名者,基本訓練完成以後,再給以三個學期的進修機會,這無疑是鼓勵學生競爭,嚮上趕超的有效措施。大傢都加足馬力,刻苦學習。可是,"老洋"平時不肯努力,多次考試不及格,這位名列榜尾的學員也怪,卻突發奇想,竟然嚮有關單位偷偷寫信,說"在驚天動地的大時代裏,不可以虛假的分數作依據,做為選人的標準;應該選擇分數不高,但確有真纔實學者,使其繼續深造。"
  他的這項奇想"建議",竟被同學看到,很快傳到每個人耳朵裏,成為笑料。後來,每逢"老洋"出現時,就不再用"老洋"這個代名詞,大傢都說"真纔實學者"來啦!在緊張而嚴肅的學習中,雖有這些有趣的談笑可玩,但正民卻不敢稍有鬆懈之意。在他夜以繼日的努力下,竟以最高成績獲選,取得進階再學習的機會。"老洋"發往空軍總部的信,如石沉大海,沒有回音,自然是枉費心機,"老洋"衹好乖乖地提前回臺灣了。
  人生競爭,好像無窮無盡的馬拉鬆賽跑,必須爭分奪秒地飛奔,才能奪得冠軍的輝煌。包括進階訓練,總共八個學期。學習期滿時,楊正民總分平均為99?25分。他以這樣的成績,在四萬人的學員中,考得第一名,創下了建校以來的最高記錄。教室、禮堂、飯廳裏,都有他的相片和光榮榜,傳得沸沸揚揚。在美國和臺灣引起轟動,都說他是了不起的天才。其實,他自己認為,個人的優勢衹是認真鑽研,具備了實用知識,能解决電子技術問題,外界對他的宣揚,有點過分誇張。
  正民的優良表現,也使外籍教授感動。回到臺灣四年以後,他接到一封由空軍總部轉來的美國來信,這封信是從基斯勒電子中心寄出的,由一位美籍教授寫來的。密密麻麻共寫了八張信紙。信中除了對他的贊揚,就是那位教授的自責、內疚和固有偏見的改變。大意是"我是一位天主教徒,自幼認為上帝賜給我們的白膚金發、天才智慧是得天獨厚、別無僅有的……自從認識了你以後,逐步改變了我原有的偏見。你的智慧和好學,尤其毅力超人,是我從未見過的……中國民族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和我自幼聽到的看到的完全兩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前言(1)第3節:前言(2)
第4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第5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2)第6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3)
第7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4)第8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5)第9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6)
第10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7)第11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8)第12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9)
第13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0)第14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1)第15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2)
第16節:第一章 幼年得寶(13)第17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1)第18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2)
第19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3)第20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4)第21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5)
第22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6)第23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7)第24節:第二章 求學之路(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