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藝術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藝術 》
第43節:北京人在紐約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朱軍:可是你離開之後,觀衆說的更多的是,她瘋了,她真瘋了,說真是不能理解。這麽多年過去了,顯然我們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走過的都走過了,有過後悔的時候嗎?
楊瀾:有過,而且好幾次都挺後悔的。剛到美國的時候,有一次晚上打論文打到晚上兩點鐘,好不容易打完了,機器死機了,我所有的論文都沒有了,因為寫一篇論文你要參考七八本書,有些都忘了從是哪頁裏面摘出來的。半夜裏我哭得很厲害,覺得第二天九點鐘我肯定交不了這篇論文了,甚至都沒有勇氣把那七八本書再翻一遍。你知道紐約那種老房子,管道裏面有老鼠。我坐在那兒,周圍很安靜,管道裏面老鼠爬來爬去,那種感覺是挺凄慘的。還有一次,我在紐約大學參加一個三個月的電影培訓班,每天中午我們同學都會拿着披薩、漢堡坐在學校的一個廣場上,大傢一塊聊天。我記得當時有兩個同學問我,楊瀾你在中國是做什麽的呀?我說做電視主持人。然後他們特別好奇,你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好像那個時候,我參加商業演出,一場就有三四萬塊錢,在1993年的時候,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了。我記得他們四五個人,同時把手裏的披薩放下來說:那你還來讀什麽書啊?
朱軍:你都掙那麽多了,你還來幹什麽?
楊瀾:因為我一直認為很理所當然的,我就想出來讀書,所以他們那麽一說,我也開始懷疑自己了。我覺得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做了一件特別傻的事兒?我想可能還是年輕的時候太好奇了,太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所以那種好奇心已經超越了對風險的評估,人傢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我覺得年輕的時候應該做一些冒險的事。有一次我回到北外,很多師弟師妹希望我有經驗可以跟他們分享。我就跟他們說,年輕的時候,最大的財富不是你的青春,不是你的美貌,也不是你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有犯錯誤的機會。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能追隨自己心裏的那種強烈的願望,去為自己認為值得幹的事兒冒一次險,哪怕是犯一次錯誤的話,那青春多麽蒼白啊。(掌聲)
朱軍:人傢說,楊瀾真正的讓大傢覺得有特別明顯的改變,是因為去了美國。我想在美國你可能遇到了在國內不可能遇到的睏難或者叫挫折,或者叫打擊。也許我的這個想像有點太過於偏激。但是我想問你的是,在美國那段生活,你有沒有覺得最難的時候,難到什麽程度?
楊瀾:我覺得其實美國並沒有為難我,雖然有過計算機死機的時候,但是每個同學都遇到過,這些沒有真正為難過我。但是當時我自己的個人生活是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我的第一段婚姻是在那個時候結束的,這是我第一次否定自己一段感情,非常痛苦。這涉及另外一個人,我不想多談。但是我覺得這件事很大程度上責任在我。
好學生與約翰·剋裏斯朵夫
朱軍:你在中學的時候是一個什麽樣的學生?
楊瀾:好學生。
朱軍:好到什麽程度?
楊瀾:好到就是我的成績在我們年級都是屬於前面的。我高考的時候是文科全校第一,然後有一次高考預考的時候,是全海澱第一。
朱軍:在我們搜集到的材料當中的,說你在中學的時候,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叫《約翰·剋裏斯朵夫》。你無數遍地讀過,愛不釋手。
楊瀾: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這樣,所謂60年代出生的這些人。約翰·剋裏斯朵夫是一個犯過很多錯誤的年輕人,他衹有兩點很真誠,一個是對愛情,一個是對藝術。我覺得在這之前我們接觸到的所有小說的主人公,都是高大全完美無缺,這是第一次接觸到一個有這麽多甚至是重大缺陷的人。而且他的青春奮鬥,包括矛盾,我覺得對於年輕人有很強的一種震撼,就是原來年輕是可以犯很多錯誤的。《序言》當中有一句話我抄在日記本上,傅雷先生寫的,他好像也是引用羅曼·羅蘭寫的一句話:"什麽是快樂?衹有創造纔是快樂,其他都是沒有意義的在地上飄浮的影子。"這句話被我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我覺得一定要創造一個新的價值,那纔是人生的快樂。
朱軍:楊瀾說60年代生人,是當今中國的最後一批理想主義者。
楊瀾:這不是我說的,有些傳媒這麽說。但是我們的確小時候理想主義多一些。我覺得這麽說對8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肯定不是特別公平,現在的年輕人有現在年輕人的理想。但是60年代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年代,大概是因為我們經歷了中國社會的那樣一種轉型,很多東西都感同身受。(掌聲)
相信家庭的力量
朱軍:父母對你産生了什麽樣的影響?
楊瀾:我覺得我的父母給我的是非常正面的影響。這從何說起呀,我覺得我一切都跟父母有關。首先,我覺得父母給了我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在我的記憶裏面,我們傢永遠是有笑聲的,我爸爸媽媽永遠都跟我是平等的,他們倆感情也很好。這讓我一直以為全世界的家庭都很幸福。他們讓我對這個世界保持一種很正面的態度,樂觀、相信家庭的力量、相信應該去努力、相信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好的。其次,他們也從小就教會我一種責任感。可能一般人會覺得,我們傢就我一個孩子,應該挺嬌慣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母親身體不是特別好,爸爸媽媽就把我像大人一樣看待,除了周末要掃地、洗床單,還要換煤氣、買菜、燒飯。大概就是因為這種家庭太緊密了,我也有很反叛的時候。上了大學以後,就迫不急待離開傢,雖然我們傢就在北外,而我又在北外上學,完全可以住在傢裏。有一年父親出國了,就媽媽一個人在傢,她非常希望我在傢住,但是我就一定要到宿舍去住。周末回來拿起幾件幹淨的衣服馬上就走,那天媽媽哭了,她說:"瀾瀾,你就不能在傢多待一會兒嗎?"可能年輕人真的不是特別懂父母。但是總的來說,父母跟我是很好的朋友,直到今天還是這樣。所以我覺得他們是我的寶貝。(掌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
第1節:明星還原為普通人 | 第2節:用文化引導娛樂 | 第3節:我們尊敬直面歷史的老人 | 第4節:發展再聚首品牌 | 第5節:朱軍訪談錄 | 第6節:有責任心的男人 | 第7節:《摔三弦》一舉成名 | 第8節:迷迷糊糊闖央視 | 第9節:導演、製片人趙本山 | 第10節:為什麽心情不好 | 第11節:絶對幕後 | 第12節:本期主人公陳凱歌導演 | 第13節:愧對父親 | 第14節:第五代的黃土情結 | 第15節:誠意電影和商業電影 | 第16節:道具的背後 | 第17節:陳坤 | 第18節:服務員的理想 | 第19節:電影學院的好學生 | 第20節:偶像是有責任的 | 第21節:憂鬱的背後 | 第22節:五福臨門贈傅彪 | 第23節:夫妻患難見真情 | 第24節:真浪漫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