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四編 民族融合(1)
董耀會 Dong Yaohui
為什麽說長城是民族融合的紐帶?
長城主要是為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而建,是戰爭的産物。歷史上各個朝代嚮長城沿綫廣大地區移民、屯田,長城區域的爭戰本身在客觀上都起到了促進民族融合的作用,因此,長城不單單是軍事防禦工程,長城所在區域更是古代各民族交錯雜居, 既互相對抗,又互相學習,乃至共同生活的地方,由此産生了廣泛的民族融合。長城在此意義上可以說是民族融合的紐帶。漢民族古稱華夏,其民族基礎由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統一過程而奠定。華夏族大發展是在夏、商、周三個時期。散布於黃河流域和長城流域的各民族,逐漸同化於華夏族中。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相互兼併,華夏族與周圍其他各民族交往越來越頻繁,到秦漢時期便已形成了以華夏為主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傢。直到漢朝以後,華夏族纔漸漸稱為漢族。
在長城區域兩千年的民族融合過程中,除漢族外,與長城關係最密切的有匈奴、鮮卑、氐、羌、突厥、契丹、柔然、女真、蒙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他們分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長城區域與漢族或其他各民族相互之間相互融合。
西漢時期,從匈奴手中奪回的河套等地區,在構築長城的同時嚮長城沿綫的甘肅、陝西、內蒙古等地大量移民,並將歸降的部分匈奴人遷徙於這些地區,形成了匈奴人與漢朝人交錯雜處,相鄰交往的環境。
到東漢時,又將歸附的呼韓邪單於所率南匈奴安排在甘肅東北部、陝西、山西的北部和內蒙古南部的以黃河為中心的地帶駐守。此後,南匈奴經過較快發展。到漢和帝初年,南匈奴總數達23萬餘人。在與漢朝人雜處,相互交往的過程中,直至南北朝時期逐漸融合於漢族當中。
漢朝不僅有匈奴族,其他如烏桓、羌族也被遷到長城帶的甘肅、陝西、河北等地,為這些民族相互間或同漢族之間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創造了融合的條件。到魏晉以後,整個長城帶的各州郡都有大量的各少數民族或被少數民族政權強迫或為生活所迫遷來居住,造成漢族同各民族雜居的形勢。
少數民族不僅因各種原因來到長城帶同這一地區的漢族和其他民族相融合,有些還直接參與了修築長城,如鮮卑族所建的北魏政權是第一個少數民族為統治民族控製北方全部領土的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修築長城的少數民族。北魏孝文帝時期推行的改革影響深遠,如“均田製”和“三長製”的推行;以及將都城從大同遷到洛陽,推行使鮮卑語言“一從正音”“衣從漢服”、改姓漢姓,八大姓鮮卑族門閥同漢族門閥通婚的漢化措施,使這一時期各個民族無論是上層貴族或是下層勞動人民之間的自然融合,達到新的層次。
在經歷了秦漢時期長城帶各民族交錯雜居,進而到北魏和北周初步完成融合的過程後,民族融合走嚮深入,到唐朝末年的一段時期,已有許多民族如匈奴、東鬍、羌、氐、鮮卑、烏桓相繼融合於漢族或其他民族之中。
唐末又有其他少數民族進入長城帶,如党項人從四川西北,青海東部和甘肅南部一帶遷移到陝、甘、寧三省交界處,慢慢發展壯大,逐漸占據了寧夏、內蒙、陝西、山西、甘肅、青海及新疆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區。到宋初終於建立西夏封建割據政權,西夏民族成份多樣,除党項族外,還包括漢、藏、回鶻、塔塔爾等民族,進行着長城帶上局部地區的民族融合。
而由契丹人建立的遼政權,占據有東起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以西,北至貝加爾湖,南至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其中心勢力則在長城帶上。遼寧、內蒙及河北、山西的北部契丹人及其他民族也有大量居民被遷居於遼統治下的幽、雲等地長城沿綫,形成了漢人、契丹人,渤海人等各民族雜居,民族成份更趨復雜的形式,造就了長城帶新的民族融合。
金滅遼後,金政權在長城帶的統治得到鞏固的情況下,將女真遷往長城以南和長城沿綫,甚至黃河中下遊的河南,直至陝西、隴右之地,長城帶上女真人散居各處,與那裏的漢人和其他民族相處,直至融合。
明清兩朝,長城帶民族融合的力度和廣度都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清朝時期又有大批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進入長城區域,在清朝統治的260餘年中他們同各民族人民雜居共處,隨着歷史的發展,社會經濟、生活、語言、衣着和風俗習慣等文化特質,同其他民族融於一體。
由以上史實可知,每一次長城爭戰,隨着某一民族政權對長城區域的控製權的取得,為了實現徵服民族在被徵服、被占有地區的存在,都大量遷徙本民族的人民去居住,經營開發,拓寬本民族的生存和統治範圍以及擴大本民族影響,以期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這一事實是長城帶民族融合得以實現的基礎,也是長城帶民族融合得以實現的主要表現形式。
長城區域民族融合的結果是,不僅有各少數民族融入了漢族,也包括大批的漢族融入了其他民族。這些民族有的作為民族整體失卻了本民族原有的特點,使本民族的特性也發生了變化。
總之,長城不但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保證了中原地區的強大和統一,而且促進了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的高度融合,起到了民族融合的紐帶作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