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生活 危機四伏第一季   》 第43節:第三章(15)      劉猛 Liu Meng

  趙小柱大概聽懂了,睜大驚恐的眼看着林銳。
  林銳面無表情:"Sergeant, you heard the man.(軍士長,帶他去體能訓練場!他就是條狗,去吧!)"
  "Hooah!"
  一個青年幹部跑步過來,拿起高音喇叭對着趙小柱的耳朵高喊,"Double time march! Oh fuck, are you trying to piss me off Cuz you can slow down all you want and don't give a shit.(菜刀--你這條狗!給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到那邊去!)"
  趙小柱的耳朵嗡嗡響,他被這個"軍士長"的怒吼追趕着跑嚮體能訓練場。這些抽調來進行訓練的幹部不僅平時是特種部隊的作戰軍官,而且還擔任外軍模擬部隊的教官,都在國外進行過係統的軍事學習。所以他們熟悉中外兩套訓練體係和軍事外語,拿來訓練前炊事員趙小柱……連林銳都覺得太浪費了,但是命令就是命令。他是軍人,不去問為什麽,衹要去執行命令就夠了。
  命令就是把這個前炊事員訓練成超級戰士……他衹能照做。
  至於菜刀能不能受得了,那不是他考慮的事情。因為苗連已經說過了--"讓他崩潰",那麽自己就要讓他崩潰。
  在極端的疲憊、恐懼、恥辱當中,徹底崩潰。
  11
  "嘟--"
  戴着墨鏡的軍士長吹響了哨子。
  趙小柱從高臺上直接栽下來,滾到地面上。這不是中國特種部隊傳統的特種障礙,而是美軍遊騎兵突擊隊員學校的遊騎兵障礙。甚至在場地裏面還可以看到"RANGER"的標志,這是按照1比1的比例照搬過來的美國陸軍喬治亞州本寧堡Darby營區訓練設施,精確到了每一根木樁的高度和直徑。這個障礙是著名的Darby Queen(達比皇后),要求是在跨越每個障礙之前必須做滿規定數量的俯臥撐,而且要承受軍士長的惡言侮辱,打擊受訓學員,把心理脆弱者淘汰出去。
  在美國衆多的特種部隊中,遊騎兵(又稱陸軍突擊隊)是一支歷史悠久、武力強悍的精銳部隊,擁有光榮歷史與優秀傳統的遊騎兵,憑着不畏不懼的精神和毅力在各地執行世界警察的角色,並獲得國際上的認同與贊揚。代表遊騎兵精神的座右銘"遊騎兵,做前鋒(Rangers, lead the way)"和沙色貝雷帽及綉着RANGER字樣的飄帶型臂章, 一直是遊騎兵榮耀與尊嚴的象徵。
  美國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傢之一,但是美軍卻是世界上排名前三名的最重視保持軍隊傳統榮譽感和自豪感的軍隊。
  美軍遊騎兵的由來可追溯至公元1670年,美國殖民地時期就有使用"Rangers "名稱及戰術的小型軍隊。當時美國為了應付善於突襲戰術的印第安人,於是組成小型的偵騎隊伍在屯墾區四周區域巡防,以觀察敵人活動並提供早期預警。由於他們的巡防距離稱為"Range",因此人們一般稱這支隊伍的士兵為 "Ranger"。
  1942年5月2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歐洲戰區,Lucian K. Truscott少將欲建立一支能與英國突擊隊員並肩作戰的美軍部隊,此外為了突出美國特色,於是將這支部隊取名為"Ranger",並且由William O. Darby少校領軍。
  二次大戰期間遊騎兵較著名的部隊是參與諾曼底登陸的第二、五營(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之背景部隊)。1944 年D-Day當日諾曼底登陸的主力是美軍第7與第5軍團,遊騎兵則隸屬於第5軍團。登陸當日美軍遭遇德軍第352步兵師的猛烈攻擊,當其他步兵被火力壓製無法前進時,受過嚴格訓練的遊騎兵不畏生死地迅速突破防綫。雖然傷亡極為慘重,例如編製70人的第2營C連登陸後死傷58人,以致全連解編。可是遊騎兵的英勇善戰不但讓並肩作戰的第29師步兵颳目相看,更獲得第29師副師長 Norman D. Cota將軍的稱贊,因而留下不朽的名言" Rangers,lead the way!"。
  但是這些遊騎兵部隊在戰後都被裁撤了,現代遊騎兵75團的真正前身卻是亞洲戰場的另外一支部隊--5037混合支隊。
  5307臨時混合支隊〔The 5307th Composite (Provisional)Unit〕,代號"格拉哈"(Galahad),是美國羅斯福總統和英國丘吉爾首相在1943年"魁北剋會議"上為部署反攻緬甸而决定編成的一支特種部隊,它的任務是滲入緬甸日軍後方,切斷敵軍的供應及交通綫,同時協助美國工兵部隊修復已被敵軍切斷的滇緬公路。部隊的成員大多招募自巴拿馬、千裏達、瓜地馬拉等富有森林作戰訓練的美國部隊志願兵,由麥瑞爾准將(Brigadier General Frank D. Merrill)率領。因此,5037混合支隊又被稱為"麥支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一章(8)
第9節:第一章(9)第10節:第一章(10)第11節:第一章(11)第12節:第一章(12)
第13節:第一章(13)第14節:第一章(14)第15節:第二章(1)第16節:第二章(2)
第17節:第二章(3)第18節:第二章(4)第19節:第二章(5)第20節:第二章(6)
第21節:第二章(7)第22節:第二章(8)第23節:第二章(9)第24節:第二章(10)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