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否定群雄解红楼 》
第48节:正解太虚幻境诗词歌曲(9)
崔耀华 Cui Yaohua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解】
周汝昌和蔡义江把此判词看成是写王熙凤其人。认为“凡”和“鸟”合在一起暗隐凤姐之“凤”字。对“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更是求索莫解。因脂批说此是“拆字法”。故有人就猜测“二令”是“冷”字,“三人木”是“秦”字,但又觉不妥,秦下为“禾”。吴恩裕在《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中说:“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
实则都是猜谜。此判词是作者论世、评世、说世的一首判词。“凤姐”只是“凤凰”之姐之意,书中只有宝玉和元春被叫做“凤凰”。凤姐乃非凤也!
(1)“凡鸟偏从末世来”——“末世”二字可定乾坤,一家一族不便用此等普天之句。而用它来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时代再恰当不过,解者何必痴迷去钻死胡同?——此句指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末世”之时,作者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每当旧的社会处于灭亡而新的社会处于萌芽时期,一些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往往在这时就像“林”中争鸣啾叫的鸟儿脱颖而出。——这是对思想意识形态发展变化一般历史规律的阐述。即“水不平则流,事不平则鸣。”
(2)“都知爱慕此生才”——每种思想、每个人物,都有自爱之心,都想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是社会一般现象。
(3)“一从二令三人木”——脂曰:“拆字法”。此句指社会中一些人,开始像“林(各种学派)”中啾叫的鸟儿那样争叫,但后来逐渐便听从统治者的意志,再进一步慢慢成为统治者役从令使的奴仆,更进而慢慢变成麻木不仁,再没有任何生气,完全变成统治者的附庸。
所谓“拆字法”,即将繁体“从”字连用“三次”,即:一从、二从、三从,形成人物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从”繁体字为“从”,由几个“人”字组成:“亻(一人),彳(二人)伶,又和令同义(“府伶(令)呼唤争先到”之伶字),是由四个人字组成,等于三人加一人=众+人=众(其中十字和人字合在一起是木字)”。众人,即大多数人会变得麻木不仁——用拆字法,使拆字赋予一种政治上的比喻,也是《红楼梦》艺术方法之一。
(4)“哭向金陵事更哀”——在书中“金陵”是作者为了写历史借用的一个古都,艺术上代表自古至今中国的整个历史。此第四句指:回顾人类的历史,更让人不堪回首。历史中许多开始很有先进思想的人物,最后变成麻木不仁的反面人物。
画:“冰山”:冰山遇日即消融,比喻一时显赫,不可持久的权势。此处指清朝统治。山上雌凤:喻社会中那些虽有才学,但却想依附像冰山那样的社会的人物。雌凤:“女儿”也!
正册判词九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解】
此判词既有作者自身的感叹,也阐述了作者的思想转化过程。画:指作者的老庄思想追求的平民百姓的乡村生活,即所谓:“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至老死不相往来。”故,画中“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指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一种无为而治的象征。“美人”:根据“女儿”含意,指社会中美的事物的象征。此处喻老庄思想之化身。
“势败休云贵”——如《好了歌》及其“注”,从老庄思想而言,认为事物、社会、家庭等,总有发生、发展、衰落的过程。人在有权势之时,不要痴迷说自己多么尊贵。老子认为:事物的“生死胜败”总是对立的统一。
“家亡莫论亲”——一个家庭或一个王朝,总有其生灭的时候,何必去说什么亲与不亲的事呢!“偶因济村妇”:由于事物发展的机遇性,使自己有机会和农村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发生联系并去认识它。“巧得遇恩人”: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转化的机会。“巧”和“巧姐”之“巧”的含意相同,指事物发展的机遇性。“偶”即“巧”的意思。判词名曰赋人,实则赋事,述理,述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第1节:出版前言 | 第10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5) | 第11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6) | 第12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7) | 第13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8) | 第14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9) | 第15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10) | 第16节:一事两面(1) | 第17节:一事两面(2) | 第18节:一事两面(3) | 第19节:一事两面(4) | 第2节:宝玉的真面目(1) | 第20节:一事两面(5) | 第21节:一事两面(6) | 第22节:一事两面(7) | 第23节:一事两面(8) | 第24节:一事两面(9) | 第25节:一事两面(10) | 第26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1) | 第27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2) | 第28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3) | 第29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4) | 第3节:宝玉的真面目(2) | 第30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5)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