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我是天才我怕誰: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實錄 》
大鵬飛兮振八裔(2)
檀作文 Tan Zuowen
李白的想象力好像比莊子還要發達。我們稍稍念幾句李白《大鵬賦》裏寫大鵬飛起來的感覺:“脫鬐鬛於海島,張羽毛於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大鵬飛起來了,太陽正好也剛剛升起,太陽在大鵬的翅膀上,稍稍露出一點紅色,“烜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宇宙、昆侖之間,就衹有大鵬鳥。“一鼓一舞,煙蒙沙昏。”大鵬翅膀拍一拍,呼吸一下,天地都為之變色,以至於天上全是霧了。“五嶽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大鵬拍一下翅膀的話,連五嶽都會動蕩,還要引起海底火山爆發。接下來幾句:“噴氣則六合生雲,灑毛則千裏飛雪。”敢情這氣候變化,都是李白的大鵬在作亂——這大鵬一噴氣,天地四方就全是雲了,可比噴氣式飛機強多了。李白接着寫道:“爾其雄姿壯觀,映背河漢,上摩蒼蒼,下覆漫漫。”河漢,就是天河。李白和莊子都很了不起,他們都是神仙,在人類乘宇宙飛船到月亮上面去看地球之前,他們就已經看過了。他們看到的地球,就是以海洋為主的——“上摩蒼蒼,下覆漫漫。”了不起啊!“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傍嘆。”那個開天闢地的盤古,也衹能是在一邊兒幹看着。替太陽神趕車的羲和,看到大鵬就更衹有發呆的份兒了。“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全球原來是五大洲,現在說七大洲,都不在話下。衹要大鵬一出,便是鬼哭神嚎。“天吳為之怵慄,海若為之躨跜。”中國神話裏,天吳是水神,海若是海神,他們看到大鵬之後都會嚇得發抖。“巨鰲冠山而卻走,長鯨騰海而下馳。”海裏的那些蛟竜、鯨魚看到大鵬,更是嚇得不敢出來了。李白還故作天真地說:“吾亦不測其神怪之若此,蓋乃造化之所為。”大鵬何以這樣偉大?你們問我,我也不明白。你們一定要問的話,那我衹能說這是天地造化。這就是李白。他以“謫仙人”自居,講一個東西好到極點了,就說是從天上來的,是天地的意思,不是我個人的意志。李白的俯視,對人世間、對紅塵的俯瞰,都體現在《大鵬賦》中這個飛在九天之上的大鵬身上。
李白的大鵬跟莊子的大鵬稍有不同。莊子的大鵬,逍遙就行了——我飛那麽高,不看下面。我看你幹嗎?這是莊子。李白不這樣。李白的大鵬為什麽要飛這麽高,就是為了俯視地球人。大鵬對李白的象徵意義就在這裏。李白對整個紅塵是俯視、俯瞰的態度。大鵬飛在九天之上,看到的任何東西都不算什麽。偉大的海神、偉大的江神,看到我就發抖。江河變化又算什麽呢?那些大海裏的鯨魚和蛟竜,看到我在天上飛,嚇得都不敢出來了。自然界的變化又算什麽呢?天上的雲怎麽來的?是我大鵬在噴氣;鵝毛大雪怎麽來的?是我大鵬鳥在換羽毛。天地之間唯有大鵬,遮蓋一切,彌漫宇宙,俯視整個紅塵。大鵬就像宇航員在月亮上看地球一樣,看到的都是茫茫一片藍色的海水。
李白在大鵬意象中獲得的是在九天之上的俯瞰權和對紅塵的超越性,這是《大鵬賦》的特殊意義。講李白的詩歌,如果不講《大鵬賦》就太可惜了。大鵬意象比河水意象更有說服力,更能說明李白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李白為什麽是詩仙?因為他是天才、是神仙、是俯瞰人間的人,姿態不一樣。
李白詩裏最有名的一句駡人的話,李白用來駡那些他看不起的人駡得最狠的一句就是“董竜更是何雞狗!”——那些兔崽子,什麽玩意啊?什麽東西!在李白眼裏,普天之下,沒幾個不是阿貓、阿狗。但司馬承禎是文化昆侖,李白對他還是很恭敬的。李白把自己比作大鵬,把司馬承禎比作稀有鳥。言下之意就是:放眼天下,除了你我之外,還有誰呢?
“天下英雄唯使君”,曹操和劉備二人青梅煮酒話英雄,成就了一段佳話。你看司馬承禎和李白這兩個神仙傢,唐代的這兩個道士——當然一個是真道士,一個是假道士,前後兩個文化昆侖,一個白發蒼蒼,一個瀟灑美少年,他們碰到一塊兒的時候,兩個人之間的一席話,也是煮酒論英雄啊。但這不是一般的論英雄,而是煮酒論神仙。而且論的不是那種婆婆媽媽的、沒有力度的神仙,而是大鵬和稀有鳥。這樣偉大的作品,當然令所有的人仰視,也衹有在那個大時代才能出現。這是寫在開元年間,大唐王朝蒸蒸日上的時候,這種氣氛能夠感染每一個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目錄 | 自序 | 李白和他的粉絲(1) | 李白和他的粉絲(2) | 四川五百年出一個天才 | 史上最牛的炒作案例 | 李白是不是老外? | 商人的兒子李白 | 李白為什麽不參加科舉考試? | 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1) | 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2) | 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3) | 商人傢世對李白性格的影響(4) | 赤裸裸的自我炒作(1) | 赤裸裸的自我炒作(2) | 從《俠客行》講起 | 大古惑仔(1) | 大古惑仔(2) | 大古惑仔(3) | 可愛型古惑仔(1) | 可愛型古惑仔(2) | 可愛型古惑仔(3) | 杜甫眼中的李白(1) | 杜甫眼中的李白(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