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
巫蛊之祸--汉武帝时期的一次宫廷政变(1)
张惠诚 Zhang Huicheng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代雄主。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一生中却干了很多荒唐事。其中最荒唐的,莫过于晚年逼杀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刘据。
汉武帝是一个好色的天子。他体格健壮,因而食色不厌,后宫招纳的美人非常多,最多时竟达七八千人。汉武帝曾自言:“可以三日不食,不能一夕无妇人。”他一时一刻不能没有妇人做伴,出门时让宫人同辇而行,就连他到马厩看马也是从妃如云。成百上千的妃嫔,只侍奉一个食色不已、喜新厌旧的汉武帝,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要斗妍争宠,排挤倾轧。
争宠与巫术相结合,是汉武帝统治时期宫闱斗争的一大特色。由于汉武帝本人一生都迷信神仙术,招神用巫的荒唐行为从未中断,使得天下尤其是京城长安和后宫中不断有人大搞巫蛊活动。
传说,巫是一种能用祭祀或者咒语驱使鬼神降祸于他人的女法师,而蛊则是一种神秘的有毒的虫子。这种虫子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据说蛊一旦进入人体,便百药无效,受蛊之人只能十分痛苦地死去。
在当时浓厚的迷信气氛中,嫔妃们为了争宠,往往制作情敌的木偶埋入地下,然后天天念上几声诅骂的咒语,希望情敌在痛苦中死去。当年陈皇后为了重新得到汉武帝的宠幸,曾请女巫楚服搞过巫蛊。事情败露后,有三百多人牵连被杀,邀宠不成的陈皇后也被打入冷宫,郁郁而终。
为了避免巫蛊的蔓延,汉武帝明令严禁采用巫蛊的任何方式。但这种风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因而愈演愈烈。到了晚年,汉武帝病魔缠身,耳目不灵,精神恍惚。这位雄猜之主总是疑心自己的病情是左右的巫蛊所致。
江充见状,猜想汉武帝在世的日子不多了。江充是直指绣衣使者,专门督察皇亲国戚和亲近臣僚的不法行为,曾因一件小事得罪过太子。他担心一旦皇上驾崩,自己会有灭顶之灾,决心先下手为强,利用巫蛊来除掉太子刘据。于是,他向汉武帝说:“陛下的病,一定是巫蛊在作祟1
汉武帝本来就疑神疑鬼,一听此言,便任命江充为专使,处理巫蛊案件。
江充率领胡巫到处挖坑掘洞,搜取埋在地下的木偶,逮捕涉嫌放蛊之人,连夜间祭祀的人也被他们抓了不少。为了达到自己阴险的目的,江充有意栽赃陷害。他指使人预先把木头人埋在某地,上面洒上家畜的血。接着,由自称能看见鬼迹的女巫察看血迹。随即将木头人挖出,马上对附近居民大肆逮捕。对于被捕的人,他们无不进行严刑拷打,逼其招供。如果有人不承认,只要江充一声吆喝,手下人就用烧红的铁钳或钳肉,或烤灼皮肤。被拷打的人受刑不过,只好承认强加给自己的罪名,并且供出江充等人指定的同党。
江充利用这种手段,把很多人定为“大逆不道”罪处死。这场巫蛊大屠杀,从京师长安波及到各郡国,因此丧命的达数万人之多。
六十六岁的汉武帝见江充等人揪出了这么多的危险分子,更加惧怕。江充这时教唆一个名叫檀何的胡巫对汉武帝说:“各地放蛊之人虽然清理得差不多了,但宫城上面仍然鬼气沉沉,这说明后宫里面肯定还埋有不少木头人。要是宫里的鬼气不消除的话,皇上的病是没有办法治好的。”
汉武帝听信了他们的鬼话,便派江充率领原班人马进入宫城搜蛊。汉武帝对这次搜蛊很重视,不久又派案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作为江充的助手。
江充对付的主要目标是太子刘据,但他并不敢肆无忌惮地先拿太子开刀。江充率领他的搜蛊队伍,先从嫔妃中不太受宠的那些人下手,一个宫殿接着一个宫殿,依次向前搜去,把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宫室放在最后搜查。
最后,轮到搜查卫皇后和太子的宫室了,江充等人搜得特别仔细,宫内坑、沟纵横交错,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翻了起来。到处都是泥土,最后弄得皇后和太子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由于栽赃,在皇后和太子宫室里的木头人就特别多,太子宫中的木头人身上还缠有帛书,上面写的都是些悖逆犯上的词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目录 |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1) |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2) |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3) | 毒美人祸乱邦国(1) | 毒美人祸乱邦国(2) | 毒美人祸乱邦国(3) | 毒美人祸乱邦国(4)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1)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2)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3)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4)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1)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2)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3)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4)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5)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6) |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1) |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2) |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3) | 一本万利--吕不韦窃国始末(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