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   》 第43节:第五章 诗以咏怀(1)      顾之京 Gu Zhijing

  第五章 诗以咏怀
  一、前期诗作《苦水诗存》
  父亲学诗,几乎是自脱于襁褓就开始了,"自吾始能言,先君子即于枕上授唐人五言四句,令哦之以代儿歌"。《稼轩词说,自序》。这种情况在今天,已是司空见惯,《苦水诗存》封面而上溯至19世纪之末,祖父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很有远见。父亲后来追述自己学诗经历又曾言:"儿时从先君子受唐诗,记诵而已。一日先君子为举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触磕之下,始有作诗意。"1952年《自题"竹庵新稿"后》。可见父亲学习作诗是从儿时就开始了,无怪乎他在《苦水诗存·自叙》中说:"余之学为诗,几早于学为词二十年。"又可见父亲自己动笔为诗的兴致是由放翁的诗句引发的,无怪他后来时时说,自己作诗是"从放翁入"。
  尽管父亲"学为诗几早于学为词二十年",但他一生中,词作的数量远多于诗作,而且,父亲晚年曾对自己的诗词创作戏拟一联以为比较--"胜业漫夸长短句,诗才总在二三流",他认为自己的诗不如词。父亲生前印行了词集多种,诗则只印行了《苦水诗存》一册。
  《苦水诗存》1934年秋印行,收诗86首,始自1922年秋,迄至1933年夏,可以为父亲前期诗作的代表。诗集印刷的形制,仍采用好友冯至所设计的《无病词》的规格,扉页题辞曰:"逝水迢迢悲去日,横空冉冉爱痴云"(集中《从今》一首之诗句),集前有《自叙》一篇,叙学诗作诗的经历及印制诗集的缘由。
  从诗集的《自叙》看,父亲对自己的诗作不甚满意。他直言自己的创作态度是十分严肃的--"余作诗时虽不必如老杜之语不惊人死不休,亦未尝率意而出,随手而写;去留殿最之际,亦未尝不审慎";又坦言--"余之不能诗自知甚审,友人亦多以余诗不如词为言",又引稚弟六吉(顾谦)之言"兄之诗未能跳出前人窠臼";且细析自己学诗经历及为诗之病--"少之时最喜剑南,自二十年(1931)之春学义山、樊川,学山谷、简斋。唯其学,故未必即能似;即其似,故又终非是也。"待到1942年,他在给弟子滕茂椿的信中仍坦言,"余之学诗,自十岁起至三十,仍是门外汉","三十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这些,是父亲对自己前期诗作坦诚的剖析及求精图进的创作态度,同样体现了他创作上的立诚为本。
  作为一个诗人,父亲自己时感作品未脱六吉弟所说的"前人窠臼",即使是自感满意之作,父亲依然意识到其中有着宋人的面目。如1930年早春任职燕大不久居成府村时之一首七律,他在信中告诉好友卢伯屏:"今日下年,思小睡,拥被卧床,竟未成眠。因曳杖出游,至圆明园中,坐溪边石上者久之,得律诗一首,殊不恶,弟此后或将真弃词而作诗矣。诗录呈:
  草芽转绿柳初黄,到处人间是故乡。
  溪水两三折便尽,鱼苗四五分来长。
  偶因病体得暇日,莫使闲心作战场。
  直把众生超度遍,古来唯有世尊狂。
  通首完全是宋人意境,句法亦是。平生喜唐诗,乃自家作来,总落宋人窠臼,真不可解。三四一联后又改作'溪水悠然意未尽,鱼苗乍可寸来长',似较原联浑成,然仍未肯抛弃本来面目也。"(1930年3月14日函)。此诗收入诗集时,加诗题为《溪边赋》,三四两句即用改定者,唯误植于1931年诸作之中。
  不过,切不可被父亲的坦诚和求精所"误导",遂尔轻视这部诗集,《苦水诗存》有它的价值在焉,有它的佳美之作存焉。作为咏怀言志的诗歌,《苦水诗存》与父亲当年的生活行迹密切相连,这一点即使仅看诗题,也有真实的反映。如最早青州时期《游冯园》、济南时期《秋日湖上泛舟》;到青岛后的《青岛第一公园看樱花》、《初夏散步樱花路上》;返乡度岁时的《家居喜雪晴》、《守岁》、《登县城》,到天津执教后的《初冬自家抵津,友人招饮市肆中,醉后走笔赋此,寄君培滨江》;任职燕京大学寓居北平城里的《五九初过大有春意,病中止酒……》、《西山道中》;回乡探亲时的《旅途四首》等等,是父亲其他多种词集中难觅的生活行迹的记述。尤其是《守岁》与《初冬自家抵律、友人招饮……》两首长篇七古,前者叙亲情,后者赋友情,不仅在父亲的诗集中,即使置于传统的诗歌海洋中,也显现着耀目的光彩。先读《守岁》:
  今夕何夕灯烛红,新春之始旧岁终。
  娇女簪花自睡去,窗纸时透丝丝风。
  妻谓斗酒储已久,今夕莫使酒尊空。
  连举数觞亦不醉,双颊微晕鬓云松。
  我念旧时同门友,天涯流落如转蓬。
  举觞不饮心已醉,哦诗怀人语难工。
  我妻笑我徒自苦,肩耸山字眉如峰。
  绕村爆竹声渐起,拍拍剥剥鸣不已。
  并肩起向镜中看,妻尚年少我老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求学之路(1)第2节:第一章 求学之路(2)第3节:第一章 求学之路(3)
第4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第5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2)第6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3)
第7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4)第8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5)第9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6)
第10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7)第11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8)第12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9)
第13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0)第14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1)第15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2)
第16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3)第17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4)第18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5)
第19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1)第20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2)第21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3)
第22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4)第23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5)第24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6)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