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康震品李白 》
牢骚不断的江南之旅(1)
康震 Kang Zhen
李白当然不会只在梦里游江南,天宝六载前后,他一路南下,畅游扬州、金陵、丹阳、吴郡、会稽,所到之处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全诗怀古伤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长安的无比眷恋。诗人感慨凤去台空,江水自流,感慨东吴、东晋风流人物终成古丘,感慨金陵古都优美壮丽的景色,透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整首诗起落自如,收放有致,工丽之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
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李白抒发了对时局安危的忧虑: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可见李白在漫游中一刻也没有忘记对唐王朝的关怀。他是苦闷的,却依然关心着国家,他不管怎样解脱自己,就是不能忘怀国计民生,就是不能忘却自己的政治追求,始终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而当这种忧国忧民之心不能通过自己的作为得以疏解时,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就更为浓烈,这些都化作对社会昏暗政治的揭露,对奸人当道的极度愤慨:
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
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斗鸡者获得皇帝的宠信,杀人者成为君王的将军,真正的志士才子却不为世所用。最可恨的是,得志小人嘲笑才高志雄的诗人,骏逸的良马被压抑不能前行,跛脚的驴子却春风得意。这种颠倒黑白的现实令诗人悲愤难当。诗人不得不从先贤的身上寻找精神支柱——即便如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曾遭受理想的挫折,自己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自比严陵、韩信,进一步申明自己傲岸不屈的高洁人格和豁达气度。“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这正是李白参透世事之后磊落胸怀的展现。
天宝九载,李白从金陵奔赴浔阳(今江西九江),又从浔阳北上经过唐州方城县(今河南方城县),去造访隐居石门山(今河南南阳一带)的老朋友元丹丘。他希望通过求仙访道获得心灵暂时的休憩,这一时期他留下了不少求仙诗: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
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然而,游仙访道终究无法使李白摆脱内心深层的痛苦。
终于,李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北游幽燕,入幕边军,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算起来,从天宝三年到天宝十一年,李白的游历踪迹所至遍及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他一方面想借助游赏山水、栖身宗教来解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想再次寻找可能的政治机遇。但是根据当时的朝政局势,他想再次进入长安直接觐见玄宗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想到边塞从军也许不失为一条入仕捷径。这其实也是盛唐许多文人谋求仕途、实现政治理想的一个重要途径。李白于是在天宝十一年前后行经邯郸、清漳、临等地,寻求入幕的机会。然而幽州的情形令他大吃一惊,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此时正在秣马厉兵,图谋造反,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幽州早已成为虎狼啸聚的险境。李白不得不离开幽州,南返魏州。他后来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中追忆当时的情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内容简介 | 作者介绍 | 目录 | 说在前头:走下“仙坛”的李白 | 李白是胡人吗 | 贵族身份是自许的吗(1) | 贵族身份是自许的吗(2) | 李白是倒插门吗(1) | 李白是倒插门吗(2) | 李白是倒插门吗(3) | 李白绝嗣了吗(1) | 李白绝嗣了吗(2) | 李白绝嗣了吗(3) | 李白倒底长什么样 | 怎样实现“鲤鱼跳龙门”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1)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2)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3) | “公主渠道”之谜(1) | “公主渠道”之谜(2) | “公主渠道”之谜(3) | 气宇不凡“谪仙人”(1) | 气宇不凡“谪仙人”(2) | 将杨妃比作“飞燕”是不敬吗(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