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43节:逍遥东海,尊王攘夷成霸业(7)      Liu Xuyi

  这样,公孙无知被立为国君。
  齐襄公在位12年。执政期间,行事不守常规,兄妹淫乱,又四处征伐,这一切让一位叫鲍叔牙的大臣看了,私下里预言齐国将有祸乱发生,果不其然,襄公就这样死了。
  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往莒国;公子纠在管仲和召忽等人的保护下逃到鲁国。
  管仲和鲍叔牙是什么人呢?不用说,大家都熟悉这是春秋史上两个著名人物,他们的出现对于齐国的历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管仲就是上面那个参与造反的大臣管至父的侄子,名夷吾,仲是字,生年不详,有人说他生于公元前725年,颖上人(安徽)。家贫却自幼好学,精通诗书礼仪。管至父深知侄子有济时匡世之才能,于是在立公孙无知之后,便想招管仲出来辅佐。谁知,管仲早就护送公子纠跑了。
  鲍叔牙是管仲的好友。他是临淄人。年青时,二人一起合伙在齐国做过生意。鲍叔牙投入的资金多,而管仲资金少,赚了钱,资金少的管仲每次都拿大头,鲍叔牙拿小头,这样引起了鲍叔牙身边人的不满,多有牢骚和怨言。但鲍叔牙总是向着管仲,说管仲家里困难,比我更需要钱,当然需要多分一点给他嘛。历史上就留下了一个典故,叫"管鲍分金"。
  后来,两人不做生意了,一起当兵。打起仗来,管仲老是躲在后面;撤退的时候又总是跑在前面,所以很多人就讥讽他贪生怕死。这时,鲍叔牙又替他说话了,他哪里是贪生怕死啊。他为了侍奉老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出来打仗,这样的勇气你有吗?至于他跑前跑后还不是为了留一条命去养活老母亲啊。历史上称他二人的友谊为"管鲍之交",意指生死之交。
  管仲后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襄公诸儿即位后,娶鲁国女子,生长子曰纠;娶了卫国女子,生次子小白,都是庶出。后来,齐襄公要为二子请老师,管仲便对鲍叔牙说:"国君生有两子,异日为嗣,非纠即白。吾与尔各傅一人。若嗣立之日,互相荐举。"于是管夷吾和召忽做公子纠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公子纠的母亲不为齐国人所喜欢,所以才这样安排,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小白的母亲则正受宠。
  待到齐国内乱之初,鲍叔牙便带着公子小白跑到离齐国很近的莒国去,管仲便带着公子纠跑到纠的外婆家鲁国去了。
  不久,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设计杀了公孙无知。鲁庄公得知消息,便派大将护送公子纠回国,在路上,管仲考虑到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也不远,小白一定也会回国争位。于是管仲自带一路人马,飞速赶到齐莒边境,想去截住公子小白。如其所料,公子小白和鲍叔牙也在莒国的帮助下,正往齐国国都赶。管仲赶到,见公子小白的车,弯弓张箭射去,只见正中小白,同时听到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仆倒于车。管仲料定小白必死无疑,于是率队离开,放心大胆地跟上公子纠的车队,一路上不紧不慢,六天后才赶回齐国。谁知,管仲来到城下,却被人阻止,原来公子小白早几天就已即位为齐国国君。管仲大惊,小白怎么死而复生呢?原来小白是以诈死瞒过了管仲,管仲尽管箭法高超,可惜没有射中要害,他之所以吐血倒下,其实是怕他再射而装出来的。然后一路疾驰赶到都城,抢先即位。这一场长跑比赛,最终以公子小白获胜。
  长跑夺位这则故事,《史记》里记载甚详。然而,管仲箭射小白,则令人生疑。第一,如果说管仲事先确与鲍叔牙有约,小白与纠,各傅一人,其目的是确保一人做国君,同时也确保一人显贵,公子纠胜了,管仲必定推荐鲍叔牙,公子小白胜了,鲍叔牙一样会推荐管仲,这样,管仲有必要非要射死公子小白吗?第二,从莒国到齐国国都,与从鲁国到齐国国都,从地图上看,路程差不多,管仲胆敢冒险撇下公子纠先行阻击公子小白于齐莒边境吗?一方面从鲁国赶到齐莒边境,说不定小白早已到达齐都,另一方面,他舍弃公子纠,若纠先行进了国都,管仲岂不白白丧失护主之功?功劳全让给鲁国了。第三,即便管仲遇上了公子小白,他身边的人岂可让他随意接近小白?平白无故让他射一箭,射了一箭,又岂能让他轻易脱身?有此三条,足见太史公在记述这则故事时,也多是为出奇所致,采信了道听途说之小说家言。《史记》把迟到的责任又推给鲁国,说管仲自以为杀死小白之后"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等大事,鲁国不可能等到管仲杀了小白再动身的,难道鲁国的军队不敢直接前往齐国?
  实际情形则可根据《左传》判定,庄公九年夏,鲁庄公伐齐,纳子纠。桓公(就是小白)自莒先入。这里明确讲述了,是鲁庄公派兵伐齐,目的是想通过武力,为公子纠进入齐国扫清道路。但鲁庄公和管仲打错了算盘,殊不知,武力犯齐,齐国必然派兵抵挡,结果自然耽误了时间。而公子小白则是采取悄悄的行动,轻装前进,故而一路畅通,先行进入国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