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还原梅孟之恋本来面目:梅兰芳和孟小冬   》 第43节:梅孟分手(三)(19)      李伶 Li Ling

  这份名单包含了苏联戏剧、电影、文学界的最高层次人士。可以说,梅兰芳是怀揣经济压力赴美的,而此次赴苏,他有的便是自感戏剧理论不足所造成的压力。因此,没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没有充分的思想和技术准备,他或许不能继在美国演出后再创佳绩。
  此时,身居上海的梅兰芳已经无法倚仗仍处北平的齐如山,也就是说,这对黄金组合因为分处京、沪两地而拆伙。继续在他身边辅佐筹备工作的是冯幼伟和吴震修,而真正能在艺术上担当重任的仍然是张彭春。在筹备访苏期间,梅兰芳接受胡适的建议,除再次聘请张彭春为剧团总指导外,又聘请戏剧家余上沅为副指导。余上沅是胡适的学生,二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后来赴美研究戏剧。据说他之所以接受梅兰芳的邀请,一是出于对梅兰芳艺术的欣赏,另一个原因便是胡适的极力游说。
  通过横向比较访日、访美和访苏的不同,便可理解梅兰芳对访苏剧目的选择:日本文化背景与中国相近,因而剧目以《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御碑亭》、《嫦娥奔月》、《游园惊梦》等这些极富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的戏为主,目的是为了让日本观众看得懂;中国与美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东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美国人想看的是完全中国化的,因而剧目以传统京剧如《汾河湾》、《打渔杀家》、《刺虎》、《贵妃醉酒》、《虹霓关》为主;苏联虽然与中国相距不远,但文化背影毕竟有很大差距,从这方面来说与美国相仿,因此主要剧目不变。但是另一方面,苏联又有深厚的戏剧传统,对戏剧的理论认识显然要高于美国,因此,梅兰芳特地加了一出《宇宙锋》。这出戏不仅是梅兰芳的代表作,也是"梅派"戏中刻画人物最多面最深刻,因而文化层次也最高的一出戏。
  定好演员及剧目,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排练,负责排练工作的自然是张彭春。访苏成员之一的姚玉芙曾回忆说:"梅剧团赴美演出时,每个节目都经张彭春排练过,于是剧团有一句口头语'张先生上课啦!'"
  一切准备就绪,梅兰芳正待上路,又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如果乘火车去苏联,必须经过伪"满洲帝国"。梅兰芳明确向苏方表示:绝不会踏过日本侵略者侵占下的中国土地去苏联,否则宁愿取消此行。苏方见他态度坚决,不得已改派专轮将梅兰芳先接到海参崴,然后再在那里乘火车直达莫斯科。
  1935年2 月21日,梅兰芳在上海登上了苏方特派过来的"北方号"轮船。行前,苏联驻华大使鲍维洛夫在使馆为他们饯行,祝愿他们演出成功。同船赴苏的除了梅兰芳等剧团成员外,还有返苏回任的驻苏大使颜惠庆博士及其随员、中国电影代表团的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周剑云夫妇和电影明星胡蝶、《大公报》驻苏记者、戈公振的侄子戈宝权。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航行,"北方号"于27日抵达太平洋海岸的重要商港海参崴。苏联国家乐剧协会特派专员罗加支基、海参崴地方当局代表、中国领事馆代表早已等侯在码头。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梅兰芳驱车前往海参崴最豪华的契留斯金旅馆。他们在海参崴停留了三、四天,苏联远东州州长、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权世恩分别设宴招待。
  紧接着,梅剧团和胡蝶等人换乘西伯利亚快车驶向莫斯科。
  这个国家自十月革命后,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对刚刚从战乱不断的国家走出来的人来说,都不免心存欣羡。去之前,梅兰芳对苏联的历史进行过全方位的了解,对"十月革命",对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列宁充满敬意。因此,他到莫斯科次日便去红场敬谒列宁墓,所献花圈缎带上款写着"敬献列宁先生",下款"梅兰芳鞠躬"。他是第一个向列宁之墓敬献花圈的中国戏剧工作者。当天下午,他还在高尔基大街上的一家美术品商店购买了一尊列宁半身塑像。
  这尊塑像作为当年的访苏纪念,梅兰芳一直放在家中的显赫位置,虽然几经战争或搬迁,但他始终精心保存,一直到解放后,他又将它从上海带到北京家中,放在书房里。在他1959年入党后曾对记者提起这尊塑像,说:"25年来,这尊塑像始终没有离开我身边,成为我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柱。在被日本军阀侵略的残酷处境中,流离颠沛的道路中,我看到他就增加了勇气,意志坚强地同恶势力作斗争。"这塑像却在梅兰芳死后的文革中被"造反派"砸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苏文艺出版社
第1节:开篇第2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1)
第3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2)第4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3)
第5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4)第6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5)
第7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6)第8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7)
第9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8)第10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9)
第11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10)第12节:梨园世家:梅兰芳的家世背景清晰明了(11)
第13节:梅孟分手(一)(1)第14节:梅孟分手(一)(2)
第15节:梅孟分手(一)(3)第16节:梅孟分手(一)(4)
第17节:梅孟分手(一)(5)第18节:梅孟分手(二)(1)
第19节:梅孟分手(二)(2)第20节:梅孟分手(二)(3)
第21节:梅孟分手(二)(4)第22节:梅孟分手(二)(5)
第23节:梅孟分手(二)(6)第24节:梅孟分手(二)(7)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