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張曉梅時尚生活新主張:新女人素食主義   》 第43節:不做孤僻的素食者      張曉梅 Zhang Xiaomei

  分享我的素食情
  不做孤僻的素食者
  曾經有一朋友,一直對於素食躍躍欲試,又心存猶豫,受我的影響多年後,終於有一天嚮我發來一條短信說:“鼓勵我吧,我開始食素了。”開始一段時間,她還不時地嚮我詢問一些如何健康素食的建議,我幫她解答一些疑惑,探討她的素食方法。慢慢地,“求助”話題減少了,我滿以為她已漸入佳境,自行修煉了。可一個多月後,我在一次餐宴上遇到她時,她可是牛排魚片,來者不拒,沒了素食的影子。“不好意思,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她苦惱地嚮我這樣解釋,“無論是工作還是交友,吃素總會顯得不合群,遇到特別熱心好客的人總會勸菜,聲明自己吃素時,仿佛氣氛都變得有些微妙了。”
  其實這樣的睏擾對每個素食者幾乎是相同的,我也經常遇見這種情況。最初在美國開始素食時,素食氛圍濃一些,加上美國人比較尊崇自我,無論是食素還是食肉,都是各人的私事,並不會有特別“關註”。美國人飲食本來就很簡單,聚餐吃飯不是主要的社交活動。因此,這樣的感受不明顯。
  回國後,餐桌在日常社交和工作應酬中的地位重要了起來。那些喧嘩、舉箸勸菜間藴含的意義絶不僅僅是用餐,而是紛繁錯雜的人情事故。因此,社交活動比較多的人,是可能因為飲食類型不同給人留下不隨和、孤僻的印象,對人際關係造成消極影響。
  其實,這樣的顧慮更多是自己投下的陰影。在我與各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值取嚮的素食者的交往中,我的感觸是,大多素食者性情平和、善良有禮、心地仁厚,其實這樣的人更有益於結識高質量的朋友、建立有深度和更牢固的人際圈,而不會成為阻礙的藩籬。
  更何況,隨着全球化的融和,素食在我們國傢,也不再是屬於特定人群的新奇事情。在當今越來越個性和自我的年代,選擇素食並不會讓他人疏離你,人們對於個人的生活選擇不再停留於表面的尊重,更多的是內心的接納和認同。大多時候,當你表明是素食者時,對方並不會露出疏遠的表情和態度,反而會認為你是一個熱愛自然、關愛自己、有意志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引起別人的尊重和進一步交往,彼此成為值得信賴的朋友。
  素食者在與人交往中,大多不大喜歡過於熱鬧的形式,這容易給人造成不夠熱情或冷漠的感覺,這是需要註意的。我認為食素者要保持真誠開朗的心性。性格雖然有活潑有安靜,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封閉內心,既要接納別人的不同,也要允許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不要因為飲食與他人相異而將自己劃分為“異類”。通常,你對待自己的態度影響着他人對你的態度。
  同時,你不必躲避飲食的話題。很多時候,餐桌上的聊天會由一道美食而引發,最後圍繞“吃經”展開一段討論,這時聰明的素食者不必擔心話不投機而緘口不言,相反,如果你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很多美味素食的品嚐經歷或別緻的烹飪方法,相信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們會對素食的信息更有興趣。在這樣和諧又互動的氛圍裏,你可以順利地結識不同性格、不同喜好的新朋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第1節:自序(1)第2節:自序(2)第3節:自序(3)第4節:女人是天生素食者(1)
第5節:女人是天生素食者(2)第6節:女人味加素食心第7節:素食讓女人更健康(1)第8節:素食讓女人更健康(2)
第9節:聰明的女人選素食(1)第10節:聰明的女人選素食(2)第11節:疲憊的女人請吃素(1)第12節:疲憊的女人請吃素(2)
第13節:排毒抗炎不二法則第14節:素食是一種心情(1)第15節:素食是一種心情(2)第16節:不“素”的素食生活(1)
第17節:不“素”的素食生活(2)第18節:不“素”的素食生活(3)第19節:素食讓女人更親和第20節:素食的美麗主張(1)
第21節:素食的美麗主張(2)第22節:素面朝天美亦然(1)第23節:素面朝天美亦然(2)第24節:養出清新好體味(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