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英雄亂世爭從竜(16)      梅毅 Mei Yi

  德行淳備良諫純臣——永興公虞世南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與其兄虞世基均為陳朝知名纔瀎隋滅陳後,與兄被徵入長安,時之比之為“二陸”(陸機、陸雲)。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內史侍朗虞世基,卻是隋煬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姦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寵,隱瞞外間起義消息。當時虞世基一傢人貴寵無比,擬於王者,惟獨虞世南一人謹慎艱苦,衹知讀書寫詩。宇文化及殺掉煬帝後,一幫禁衛軍闖入殺虞世南,虞世南號泣嚮軍士求情,請以身代傢兄挨刀,當然沒獲允許,衆人把虞世基一傢有砍瓜切菜一樣殺個精光,估計士兵們平時對這位文質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壞,捨之而去。
  竇建德打敗宇文及之後,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黃門侍郎。李世民擒獲室建德後,引為秦府參軍,與房玄齡一起對掌文翰。
  貞觀七年,賜爵永興縣子。虞世南純文人出身,書法大傢,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識,常常與之談論經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講史之際規調勸諫,陳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遊獵等事進諫太宗,李世民萬代明君,因此更加親禮於他。太宗稱虞世南有五絶,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學,四文辭,五書翰。貞觀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慟”,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
  高祖舊臣舉義殊功——渝公劉政會劉政會,滑州胙城人。高祖李淵欲起兵時,其副留守王威、高君雅預先知道李淵要謀反,很想提前動手為隋煬帝剪除“此害”。當時,劉政會為太原鷹楊府司馬,即“公安局”的“書記”,握有兵馬。李世民“惡人先告狀”,派劉政會到太原議事廳先告王威、高君雅兩人謀反,藉機囚斬兩人。武德初年,此公留守太原,為唐朝經營後方根據地,貢獻很大。其間,他雖被劉武周俘虜過,也不忘秘密嚮李淵告知敵方軍情。纍任刑部尚書,光祿卿等職,封邢國公。貞觀九年卒,謚曰襄。
  忠純不貳心存唐朝——莒公唐儉唐儉,並州晉陽人。其父唐鑒與李淵就是老朋友。起事之初,唐儉就極力贊成。
  武德元年,升為中書侍郎。唐初之時,天下割據政權還有不少,唐儉與永安王李孝基等人一起被劉武周俘獲。李淵正妻元貞皇后的侄子獨孤懷恩當時兵據蒲州附近,先前就與其屬下元君實想反叛李淵自立。劉武周大軍忽至,元君實也被抓住,和唐儉關押在一起,私下對唐儉抱怨:“獨孤尚書如果早掌事,今天被俘之事也不會發生。”
  獨孤懷恩趁亂從劉武周亂軍中跑出,李淵還不知他先前曾想謀反,仍讓他駐守蒲州附近。唐儉雖身陷賊營,仍對唐朝忠心耿耿,派親信跑出告發獨孤懷恩之謀。
  當時堅守蒲州的隋將王行本以蒲州城降唐,高祖已乘船準備親往蒲州與獨孤懷恩相會,一起入州受降。船行到中路,唐儉密奏送達,高祖大驚:“真是天命啊1忙下命返航,派人抓捕獨孤懷恩按驗,懷恩畏懼自殺上吊而死。如果沒有唐儉,李淵很可能以皇帝之尊被懷恩劫持,唐室必亡。
  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後,唐儉還朝,拜禮部尚書,授天策府長史,封莒國公,朝廷把抄沒獨孤懷恩的全部財産賜給唐儉。
  貞觀初年,太宗一面派唐儉為使說降匈奴,一面派李靖進軍。大將李靖倒不在乎唐儉的性命,也不顧唐儉作為使者正在匈奴處,奇襲突厥,生擒頡利可汗。唐儉命大,竟趁亂脫身。回朝後,授民部尚書。
  後來,一次他隨太宗打獵。李世民神勇如初,發四箭連殺四衹大野豬,有衹大公豬張着獠牙直衝御馬,已至馬鐙,唐儉滾身下馬上前搏擊,太宗從容拔劍,斬殺野豬,笑對唐儉說:“天策長史,你沒見過我當上將時擊賊的樣子嗎,幹嗎這樣害怕?”
  唐儉回答:“漢祖以馬上得天下,不以馬上治天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於一獸。”太宗納諫,為之罷獵而歸。
  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唐儉卒於傢,年七十八,謚曰襄,陪葬昭陵。
  國傢長城義名天下——英公李勣李勣,曹州離狐人。本姓徐,名世勣。高宗永徽年間,為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單名勣。
  李勣年青時,傢本當地豪富,隋末徒居滑州。史稱其“傢多僮僕,積慄數千鐘”,與其父徐蓋都是樂善好施之人,拯救貧乏,不問親疏。
  隋煬帝大業末年,李勣纔十七歲,見天下大亂,就近參加了翟讓的軍隊。他勸說翟讓:“附近是您與我的家乡,鄉裏鄉親,不宜侵擾,宋、鄭兩州地近禦河,商旅衆多,去那裏劫掠官私錢物非常方便。”翟讓稱善,於是在運河上劫取公私財物無算。有錢就不缺人,不久兵衆大振。隋朝遣名將張須陀討伐,翟讓嚇得要跑,李勣止之,與隋軍兩萬多人交戰,竟於陣中斬張須陀,大敗官軍。
  當時,蒲山公李密參與楊玄感反叛,兵敗逃亡。李勣與瀎儀人王伯當知道李密天下英雄,一同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以收買人心,擴大影響。
  隋朝令王世充討伐李密,李勣多次拒戰,以奇計在洛水兩岸幾次大敗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為東海郡公。當時河南、山東大水,饑民遍地,隋朝賑給不周,每天餓死數萬人。李勣嚮李密進言:“天下大亂,本是為饑。如果我們攻陷黎陽國倉,大事可成埃”李密聽計,派李勣帶五千人,從願武渡黃河掩襲黎陽倉隋朝守軍,當日攻剋,開倉招民衆隨便領糧,十天之間,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萬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時來天地皆同力(1)
時來天地皆同力(2)時來天地皆同力(3)
時來天地皆同力(4)時來天地皆同力(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