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第四十三回 劉豫興兵寇合肥      熊大木 Xiong Damu

  十二月,加升嶽飛為檢校少保武昌郡開國公,仍賜衣服、金帶、銀盒茶藥並鞍馬。詔下鄂州,嶽飛不敢受命,上表以辭。
  表曰:
  河南北諸路招討使臣嶽飛札子奏,臣伏蒙聖恩,除臣少保,臣已四具札子辭免。今月初十日伏奉詔旨不允,毋得再有陳請者。臣聞爵以馭其貴,祿以馭其富。爵祿者,人君馭天下英豪而使之貴富也,人孰不欣受而願享之。然名器假人,為《傳》所議;無功受祿,為《詩》所刺,則君不可以輕與,臣不可以妄受。臣性質樸魯,久叨寵榮,每懼滿盈,弗剋負荷。若更無功輒受貪冒,臣賦分淺薄,竊恐別招譴責。伏望陛下憐臣勤懇,特降諭旨,追還恩命。
  庶使臣稍安愚分,別效寸長,仰報陛下天地生成之德。幹冒斧鉞,臣不任戰慄俯伏,俟命至取進止。紹興六年正月十六日臣嶽飛謹言。
  嶽飛復具表辭衣帶鞍馬。表曰:
  臣嶽飛札子奏:臣於紹興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伏蒙聖恩,例賜臣袍服冠帶魚袋鞍馬。竊念臣一小寒微,遭遇宸眷之厚,近年纍蒙賜金帶等物,今更循例錫予。在臣無能,實為過分。伏望睿慈特賜寢罷,庶使蠢愚不致冒濫,幹瀆天聽,臣不勝惶懼之至,取進止。紹興六年正月十六日臣嶽飛謹言。
  表進行在,朝廷不準。自是嶽飛於鄂州操練軍士,措置糧料,欲圖復興之舉。其魏國夫人姚氏病篤,嶽飛侍奉湯藥不離左右,緻戎事無人統理,甚是憂慮。衹得具表陳情,乞暇養親。
  表曰:
  太保臣嶽飛札子奏:臣輒具危懇,仰瀆睿聰。臣近奉命收復襄漢,去傢遠涉大月餘日。臣老母姚氏,年已七十,侵染疾病,連月未安,近復腿腳劇痛,起止艱難。別無兼待,以奉湯藥,人子之心,實難安處。伏望聖慈察臣悃愊,無地窺避,暫乞許臣在假以全侍奉之養。將本軍人馬,暫委別官主管。候臣芒母稍安,依舊管幹戰事,恭聽驅策,結草銜環,擔圖報效。冒犯雷霆之威,臣無任戰懼激切之至,取進止。紹興六年四月日臣嶽飛謹言。
  嶽飛既具表文,遣人賫送行在。母之病日重一日,嶽飛每夜焚香禱告天帝,乞願身代。是月,母魏國夫人姚氏以疾薨,嶽飛哀戚過情,兩目皆腫,與妻子李氏,嶽雲修辦喪事,一遵其禮。不待朝廷詔下,與子發母靈輻車而,赤腳步行,歸葬江州廬山之下。在於途間不避泥水,天氣炎熱。經過去處,官吏軍民而有願替扶持靈柩者,嶽飛泣而謝之曰:“吾母懷我一身,更望誰替。”見者無不感傷。歸葬已畢,乃於墳側立草廬一所,同子守親之墓,晨昏一如生事禮儀。事聞朝廷,高宗命下,遣廷臣吊問諭禮。又敕江、鄂二州官府營辦喪事,比常例外賜加銀一千兩,絹一千疋,布五百疋,米五百石,送至墳所。嶽飛不敢領受,仍具表以辭。表曰:草土臣嶽飛狀奏:準御前金字牌遞到尚書省札子二道。
  奉聖旨:嶽飛母魏國夫人姚氏身亡,已降指揮於格外特賜銀絹一千兩疋,布米五百疋石,命戶部支給差人送去。所有葬事,令鄂州、江州協力措置施行。臣上荷聖恩,惟知感泣。臣今扶護母喪,已至江州瑞昌縣界營葬。臣以月俸之餘,粗足辨集。所有上件恩數並格外賻贈,伏望聖恩並賜寵罷,庶安愚分。謹錄奏聞,伏候敕旨。紹興六年四月二十日臣嶽飛謹言。
  嶽飛纍具奏力辭其賜,朝廷方準。
  話分兩頭,卻說大齊偽主劉豫探知嶽飛因母喪守製廬山,密地訓調人馬,將有南侵之志。消息傳入臨安,高宗召廷臣議建都以防之。宣撫使張瀎奏曰:“東南形勢,莫重於建康,實為中興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則北望中原,常懷憤惕,不敢自暇自逸。今臨安僻居一隅,內則易生安肆,外則不足以號召遠近,係中原之心。請陛下即幸之,以撫三軍而圖恢復,指日可成其功耳。”帝在遲疑間,尚書趙鼎建議以為:“平江都勝之會,便於漕運,陛下莫若都此,足能以製敵也。”帝從之,預備巡幸。遣張俊理兵盱眙,候迎車駕;以秦檜為行宮留守;孟庾同留守並參决尚書省樞密院事。
  九月高宗大駕至平江府。劉豫知之,及聞張瀎會諸將於江上,榜其罪逆,將進兵討之,恐懼。遣人告急於大金國主,請允出師南侵,而乞師救援。差人領表,迳至金國去訖。且說金主熙宗皇帝,自接位後頗勤政事,以黏沒喝、斡本、蒲盧虎並領三事省,國之大政,皆决於此三人。追其先祖函譜曰:“始祖鳥魯曰德帝,跋海曰安帝,綏可曰獻祖,烏古灑曰景祖,劾裏鉢曰世祖,頗刺叔曰肅宗,盈哥曰穆宗,烏雅東曰康宗,妣皆為皇后。復定景祖、世祖、太祖、太宗廟,皆不祧。自是國事日以就緒。忽報大齊遣使乞兵南侵,仍請救援本國。熙宗聞奏,召諸將相議之。蒲盧虎奏曰:“先帝所以立劉豫者,欲其開闢疆土,保守邊境,使我得安民息兵也。今劉豫進不能取南宋半寸之功,又不能守其疆境,兵連禍結,無有休期。陛下若又從其請,兵常勝則豫受其利,兵若敗則我受其弊。況前年因劉豫出師,嘗不利於江上矣,奈何更許之。”金主從其議,遂不許劉豫所請。使臣回見劉豫,備言金主不允乞師援兵之請。
  劉豫於是與子劉麟商議簽鄉兵共得三十萬,號七十萬,分為三 路南侵。遣劉麟率中路兵,由壽春取廬州以犯合肥。侄劉猊率東路兵取紫荊山,出渦口以攻定遠。孔彥舟率西路兵,取光州以攻六安。劉豫分遣以定,劉麟等各引兵南侵不提。
  大金聞知劉豫兵起,差四太子兀朮帶領五萬人馬,屯黎陽以觀釁,朝廷聞此消息大懼。時張俊屯盱眙,楊沂中屯泗州,韓世忠屯楚州,嶽飛屯鄂州,劉光世屯廬州,而沿江上下無兵。
  趙鼎深以為憂,遣人以書報張瀎,令其着張俊與楊沂中合兵以保合肥。張瀎得趙鼎來書,深然之。乃遣楊沂中、張宗顔各引精兵五千,分道以禦劉麟軍馬。且令沂中取濠州以與張俊兵合。
  因謂沂中曰:“上待統製恩厚,正宜及時立功,以圖報效。”沂中曰:“朝廷事吾當與君任之,安敢以勞辭耶。”即引兵取廬州而去。張瀎於軍中持調拒戰,會邊日急。張瀎、劉光世羽書來報:“賊勢甚大,人馬精銳,吾軍難以迎敵,乞都督速宜措置。”張瀎即差人以書戒張俊等曰:“反賊劉豫之兵,以逆犯順,若不剿除,何以立國,朝廷平日亦安用養兵哉。今日之事,有死戰無退保而已。”張俊與劉光世得張瀎戒文,自相議曰:“盱眙、廬州二處,近逼賊敵,竟難以拒守,莫若具奏朝廷,乞召嶽飛起復,前來一同禦虜,使之獨當其鋒,庶可得退保。”劉光世曰:“此論甚高,即須具表奏知。”張俊修下表章,差人迳詣行在,奏知高宗。
  高宗覽表,遇邊報劉麟進逼合肥,聲勢甚緊。帝慮張竣光世不足任,下詔令嶽飛起復,以兵東下,而手札付瀎,令張竣劉光世、楊沂中等引兵還保江。張瀎聞知,上言:“若令俊等渡江,則無淮南。而長江之險,與賊共有。淮南之地,正所以屏蔽大江。如使賊得淮南,因糧就運以為傢計,江南其可保乎。今正當合兵掩擊,可保必勝。若一有退意,則大事去矣。
  且嶽飛一動,襄漢有驚,何以恃乎?願朝廷勿專製於中,使諸將有所觀也。”帝見奏,手書報瀎曰:“非卿識高慮遠,何以及此。今付卿以專任,沿邊將士如有不肯用命殺賊而退縮者,即便斬首示衆,然後奏聞。一應軍務,便宜行事,如朕親行。”張瀎承上命宣佈各處將士知之,仍令楊沂中速進兵禦賊。沂中引兵至濠州會劉光世,光世已捨廬州,將趨彩石。淮西大震。
  瀎聞之,令呂祉馳往光世軍中,論其衆曰:“若有一人渡江者,即斬以徇。”光世不得已還駐廬江,與張竣沂中兵相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斡離不舉兵南寇第二回 李綱措置禦金人
第三回 師中大戰殺熊嶺第四回 金粘罕邀求誓書
第五回 宋徽欽北狩沙漠第六回 宋康王泥馬渡江
第七回 嶽鵬舉辭傢應募第八回 宋高宗金陵即位
第九回 李綱奏陳開國計第十回 嶽飛與宗澤談兵
第十一回 嶽飛計劃河北策第十二回 李綱諫車駕南行
第十三回 宗澤約張所出兵第十四回 宗澤定計破兀朮
第十五回 黏沒喝京西大戰第十六回 宗澤大勝兀朮兵
第十七回 高宗車駕走杭州第十八回 苗傅作亂立新君
第十九回 張瀎傳檄討苗傅第二十回 韓世忠大破苗翊
第二十一回 洪皓持節使金國第二十二回 鬍寅前後陳七策
第二十三回 嶽飛破虜釋王權第二十四回 兀朮大戰竜王廟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