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43節:關於蟻的雜感(1)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關於蟻的雜感
清晨,我在傢居附近的小公園裏散步,見一個孩子駐足於我前邊,呆呆地瞪着鋪石路面。
我走到孩子身旁,也不禁好奇地看他所看 —— 是一片樹葉在“自行”移動。方向明確,顯然“打算”橫過石路。
一片葉子當然是不會“自行”移動的,下面肯定有蟲無疑。
我最先想到的是條毛蟲。我應算是個膽大的人,幾次在近在咫尺的情況下遭遇過蛇,並不驚慌失措。當知青時,有次在河裏遊泳,潛遊了一會兒,鑽出水面換氣,猝見一條嬰兒手腕粗細、一米多長的蛇,正昂着頭朝我遊來。三角形的頭證明它是一條毒蛇。我當機立斷,趕緊又潛入水中,在水下與蛇相錯而過。因為常識告訴我,蛇是不會潛遊的。還有一次,我帶着一個班的女知青背馬草,跟隨我後的姑娘忽發尖叫——她看見用繩子勒在我背上的馬草捆中,有半截蛇身垂下來,扭麯甩動不已。它的上半截被繩子勒在馬草中了,尾梢竟甩到了我的胯前……那我也衹不過鎮定地從背上解下馬草捆,用鐮刀砍死它罷了。
然而一條小小的毛蟲或青肉蟲,卻往往會令我渾身一悸。有次我在傢裏的陽臺上給花澆水,一邊自言自語,奇怪哪兒來的蟲將花葉吃得殘缺不全?小阿姨走到陽臺上看了一眼,指着花枝說:“叔叔,你眼睛不管事兒了?那不是一條大青蟲嗎?”我這纔發現我以為的花枝,原來是一條呈“弓”形偽裝在花株上的醜陋東西。我竟嚇得水杯掉在地上,一口水嗆入胸間,進而面色蒼白,心跳劇烈,出了兩手冷汗。並且,連夜噩夢,夢見傢中這兒那兒,到處都是那種令我恐懼的青肉蟲……
所以,當看到路上的樹葉移動而近,我不由得連退兩步。
我對那孩子說:“快,踩!下邊準是條毛蟲子!”
孩子高擡一隻腳,狠狠地踏了下去。
樹葉停止了移動。然而,在我和孩子的瞪視下,片刻卻又開始前進了!
孩子害怕了,叫一聲“媽呀!”轉身拔腿就跑。
在樹葉被踩過的地方,鋪路方磚上,留下了五六衹或傷或亡的螞蟻。
我不禁因我的判斷失誤頓感罪過。在那片不足半個信封大小的楊樹葉下,究竟排列着多少衹螞蟻呢?十幾衹還是二十幾衹?孩子的腳剛纔對於它們造成的突然而巨大的不可抗力,為什麽竟沒使活着的它們捨棄背負着的那片葉子四面逃竄?
我産生了一種企圖贖罪的心理,駐足路旁,替那片繼續嚮前移動的葉子擔當“衛兵”,提醒過往行人勿踩踏了它。
於是,那片葉子又吸引了幾個人駐足觀看——忽然,葉子不再嚮前移動了,五六衹螞蟻從下面鑽出,以很快的速度回到葉子被踏的地方,拖拽那幾衹或死或傷的同伴,並跟頭把式地想方設法將它們“弄”到葉子上面。這一種堪稱壯烈的情形,使人聯想到戰爭或災難境況中,人對人的攙傷扶殘,生死與共……
難道,它們在葉子下面開過一次短短的“會議”嗎?在葉子停止嚮前移動的那片刻?
是否,在它們想來,它們那幾衹在不可抗力下傷亡了的同伴,竟意味着是“殉職烈士”和“因公傷殘”呢?
毫無疑問,需要那一片葉子的,並不首先是葉子下面的螞蟻,而是它們所屬於的蟻族。它們也定是些工蟻,在為自己的蟻族搬運那一片葉子……
蟻這種小小的生命是沒有思維能力的,它們的一切行為,無論多麽令我們人類驚詫,甚至感動,其實都衹不過是本能。故我們人類將僅靠本能生存着的生命,統稱為低級生命,尤其將蟻們這一類小生命輕衊地都叫做“蟲”。但某一種本能體現在蟻這一類小“蟲”們身上,卻又是多麽的可敬呀!
那片葉子又開始嚮前移動了。現在,搬運它的蟻們的數量減少了,它的重量卻增加了——因為它同時也意味着是“擔架”了,但葉子嚮前移動的速度竟反而加快了。相對於蟻,那片葉子是巨大的,將它下面的蟻們全都覆蓋住了,我看不到它們齊心協力的情形,卻能想像得到它們一隻衹會是多麽的勇往直前。在它們遭到了一次自天而降的不可抗力的襲擊之後,在它們的本能告訴它們,同樣的襲擊隨時會再次發生之前,它們仍能那麽的執着於一事,而且是必得竭盡全力的一事——這一點令我心大為肅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 | 第2節:筆 | 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 | 第4節:“過年”的斷想 | 第5節:我的小學(1) | 第6節:我的小學(2) | 第7節:我的小學(3) | 第8節:我的小學(4) | 第9節:我的小學(5) | 第10節:時間即“上帝” | 第11節:讓我遲鈍(1) | 第12節:讓我遲鈍(2) |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 | 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 | 第15節:“剋隆”一個我 | 第16節:我與兒子 |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 | 第18節:心靈的花園(1) | 第19節:心靈的花園(2) | 第20節:體恤兒子 |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 | 第22節:父親的遺物(2) | 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 | 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