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圓通的人際關係 》
十分忍耐
曾仕強 Ceng Shijiang
九分努力之後,還要十分忍耐。什麽叫做忍?“忍”是心上插着一把刀。想想看,一把刀插在心上,你還若無其事,你就很會忍。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長期的擁戴,非學會忍不可。因為人們之間經常有暫時性的誤會,暫時性的不瞭解,凡是忍耐過去的,後面纔有好日子過。
會忍才能贏
成功者永遠是忍耐力強的人。你的基礎越好,表現越好,各方面給你的打擊就越大。我覺得中國人是重道義的,你表現不好,別人就沒有必要打擊你。當很多人都打擊你的時候,就說明你很了不起。有人把你當對手你纔有價值,沒有人把你當對手,就是根本不把你當一回事,這是最糟糕的。
為什麽企業競爭到最後都演變成價格戰?價格戰的結果往往是同歸於盡。你賣8塊,我賣7塊……結果企業利潤盡失,衹能走嚮滅亡。那怎樣避免價格戰?就是要忍耐。如果你的報價別人嫌貴也沒辦法,要堅持住,不能隨便降價,否則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某生産企業生産的零件一般市場價格在120元左右,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同類企業紛紛采取降價措施,以吸引買傢,結果價格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少。這傢企業不想陷入降價的陷阱,一直把價格穩定在120元。當然了,買傢每次來詢價,都會因嫌貴而打退堂鼓,但這傢企業堅持不降價。
過了一段時間,企業的銷售人員會寫一封信給買方,說:“您上次到我們這兒詢價,距現在已經有兩個星期了,您沒有再來找我們,就說明您已經買到比我們更便宜的産品了,所以我們特別寫信恭喜你。同時,我們內部也檢討,為什麽我們的價格始終下不來?檢討的結果是我們沒有辦法降價,因為我們生産的産品材質與同類産品不一樣,工藝也不一樣……如果您買的産品適用,您就繼續購買那種産品;如果有需要的話,歡迎您隨時回來。”
買方收到信後往往會再次光顧這傢企業。
在沒有營銷學這門學問的時候,生意都很好做;有了營銷學以後,生意越來越難做。以前企業管理衹是針對生産部門,比如怎樣挑選材料,怎麽控製流程,怎麽確保質量等,對顧客都是以誠相待,沒有其他的花樣。現在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時,往往設計出很多花樣,漸漸失去了顧客的信任。我有一次到某地去旅遊,購買的景點門票附了一張抽奬券,我一看就知道是騙人的。營銷學沒有盛行以前,這種抽奬活動都是真的,多少讓你得到一點奬品;營銷學盛行之後,這種活動完全是噱頭。果然不錯,有人中了奬,奬品是一張購物的八折券。結果發現,沒有使用八折券的人,用五折的錢就可以買到商品,使用八折券的人不但花錢更多,並且還限購商品,基本上是一般人不願意購買的商品。
今天的顧客對一些企業失去信心,往往就是因為這些企業太熱衷於這種“現代營銷學”。顧客上過一次當以後,就不會再上當了。顧客並不是傻瓜,如果企業把顧客當傻瓜,那企業也就成了傻瓜。凡是把別人當做傻瓜的,自己纔是真正的傻瓜。聰明和笨的差距,衹有5分鐘而已:聰明的人5分鐘以前就想到了,笨的人5分鐘以後纔想到。玩任何噱頭,最後都是自己倒黴,大傢逐漸失去對你的信任感,你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艱難,完全是自作自受。
欲速則不達
要想忍耐很簡單,先要想想你為什麽急。今天整個社會有一個毛病,都強調快,說速度就是生命,任何事都要捷足先登,但我不這麽認為,單純求快,衹會死得更快。方向絶對比速度優先,方向錯了,越快就越倒黴;方向對了,才能放心地加快速度。
另外,急事要緩辦,否則就會忙中出錯,而且越錯越忙,越忙越錯。急是沒有用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一個過程,欲速則不達。
當你把一件事情說到絶對的時候,就開始有錯誤了。因為我們是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裏面,衹要我們活着就沒有“絶對”這回事。死了以後是絶對的,出生以前是絶對的,出生後就是相對的。愛因斯坦也衹是提出了相對論,沒有提出絶對論,因為一個是本,一個是道,本立而道生。每一句話多少都有一點道理,但不能強調,一強調就錯。比如說當學生要努力,結果有的學生過分努力,衹會毀了自己的身體。一個人不用功,你要告訴他用功一點;一個人很用功,你要讓他放鬆一下。
所以一個人要懂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纔不會錯。對於不同的人要講不同的話,這是高度的智慧。真理是永遠說不清楚的,因為它範圍太廣,每個人衹能探究到一部分。因此越聰明的人越需要忍耐,否則會活活被氣死。真正高明的策略都是飽受攻擊的,因為一般人看不懂。等到一般人都看懂了,已經時過境遷、毫無意義了。所以忍耐是對有才能的人來講的,對於沒有才能的人,忍耐與不忍耐根本沒有什麽不同。懂得越多的人越需要忍耐,一個懂得多的人,講話不會鐵口直斷,因為凡事充滿了變數,隨時有改變的可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
|
|
引言 | 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1) | 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2) | 人際關係需要倫理道德規範 | 首先要瞭解中國人的特性 | 聽話不如“看”話 | “隨便”並不隨便 | 不反對並非贊成 | 先弄清對方是誰 | 小心纔不會上當 | 凡事都追求合理 | 圓通而不圓滑 | 遇事先求自保(1) | 遇事先求自保(2) | 就怕吃虧上當 | 衹愛占小便宜 | 自私又愛面子 | 正視自己 | 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 | 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 以實實在在為做人的準則 | 善待他人 | 待人需要誠心 | 待人需要友善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