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性格習慣大解析:如何與全國各地人打交道 》
第43節:生活在天堂裏的浙江人(3)
劉登閣 Liu Dengge
浙江文人是最純粹、最有傳統氣質的文人,風雅、風流與飄逸,如謝靈運、王羲之、王獻之等。也許正是這些曾在會稽遊山玩水、植竹養鵝、談詩論道的高士名流初步奠定了浙江人的精神氣質與文化性格。這種瀟灑,以寫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絶妙詩句的林和靖最為有名。他的"梅妻鶴子",把文士的風流詩化出"飄飄欲仙"的感覺來。
提起詩名,不能不提蘇小小。她的名氣之大,大得墓前要建"慕纔亭",以供往來不絶的名士才子憑吊。她的名氣之重,重得千百年後,竟有同鄉詩人以與她攀親為榮。詩人袁枚就曾鎸一小章:"錢塘蘇小小是鄉親。"按道理,浙江歷代不缺名士高人,若是攀親,不難找出更有重量級的人物來。而這位詩人卻執拗得可愛,獨以她為榮,這實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衆所周知,她衹是一名妓女,而且也沒有留下多少詩稿,但是歷來文人卻獨獨偏愛她,有關她的詩篇也是舉不勝舉。如"蘇小門前花滿枝,蘇公堤上女當垆",或"蘇傢弱柳猶含媚,嶽墓喬鬆亦抱忠",或"蘇傢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等等。
當年的蘇小小,很漂亮,很純情。她曾寫過一首很有名的《同心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鬆柏下。"把年輕人初次相會的情節描述得清新而又美妙。據說她還很慷慨,很大方,曾在西湖岸邊偶遇一個落魂書生,即贈銀百兩,助他上京趕考。她也很超然,很瀟脫,因為重病,二十歲出頭就香消玉殞了,但據說她對死看得很淡,並慶幸在最燦爛的季節隨風而逝,風骨裏的超然飄逸構成她獨立而唯美的人格,這是她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吸引人之處。
江南文化的發達,無不與南宋遷都臨安(杭州)有關。隨着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轉移,必然刺激了當地文化的整合與發達。南人本就才思細密,敏感多情,再加上君王的個人偏好,一時間,纖巧冶豔的軟語豔詞以"流行文化"的態勢鋪天蓋地、洶涌而來。當文化的風嚮標已經徹底倒嚮婉約一邊,詩麯豔麗,重視格律,也就成了地域文化的最大特色。如烏程人張先的"天不老,情難絶。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永康人陳亮的"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捲東風軟",會稽人王沂孫的"最堪愛,一麯銀鈎小,寶簾挂秋冷",音律優美,格調清新,無不纖巧得可愛,豔麗得動人。
與越女的慷慨激昂、文士的風流俊逸相比,浙江男子在性情上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敏思、隱忍和練達。他們往往思考得更深遠,行動起來更講實效。如魯迅先生一輩子都在戰鬥,用牙用筆。先生骨子裏也是激烈的,但他的表達卻是堅韌而圓通的。先生不喜歡,也不贊成做無謂的犧牲。他"逃"來"躲"去,不是害怕,而是為了更有效地、更長久地戰鬥下去。當年,先生的同鄉秋瑾女士從容面對死亡,需要莫大的勇氣,而面對慘淡的人生、黑暗的現實,孤獨地與荒唐、愚昧、邪惡打鬥較量,則需要更大的勇氣、耐心與智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緻公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1) | 第2節:前言(2) | 第3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1) | 第4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2) | 第5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3) | 第6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4) | 第7節:洋氣的上海人(1) | 第8節:洋氣的上海人(2) | 第9節:洋氣的上海人(3) | 第10節:洋氣的上海人(4) | 第11節:洋氣的上海人(5) | 第12節:幽默的天津人(1) | 第13節:幽默的天津人(2) | 第14節:幽默的天津人(3) | 第15節:幽默的天津人(4) | 第16節:幽默的天津人(5) | 第17節:幽默的天津人(6) | 第18節:幽默的天津人(7) | 第19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1) | 第20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2) | 第21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3) | 第22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4) | 第23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5) | 第24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6)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