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百家讲坛   》 方尔加:借人之力,柔顺进取(7)      Zhang Xiaojie

  我们这儿有一些青年的博士,在大学学了很多的“道”,想直接当领导,特别是在北京,北京因为中央国家机关比较多,位置也比较多,刺激了人的很多欲望,有很多青年学生有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想直接进去。我觉得应该先做一些具体的工作,然后再进一步上去。老子并没有因为讲道而抛弃具体的事物,而是特别强调要结合具体的事物。有的人说老子的《道德经》特别空,其实一点也不空,它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说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圣人的心就是“道”,但是“道”并没有单独存在,“道”就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能脱离老百姓。领导干部不是圣人,领导干部有领导干部的思想,但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不能脱离老百姓的生活,脱离人民的需要单独形成思想,必须跟老百姓的发展来提供自己的发展。但是,假如我是一个市长,我就不能整天关心一个人整天吃什么穿什么,必须得管全市的事啊。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老子的想法是这样的:圣人之道不能脱离老百姓的生活,但是也没有让你整天埋头于具体的事情,当事物主义者。你不能不接触具体的事物,但你又不能把自己固定在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圣人推行道,不能放弃具体的事物,也不能把自己拘泥在具体的事物上。
  老子在第五章有这么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我们来祭祀祖宗的时候,用草来扎成草狗等等。我们在祖宗的面前摆一碗肉和其他的东西,用来陪衬的就是用草扎成的草狗、草马、草羊等等。祭拜完了祖先,这些草狗、草马就扔掉,明年再扎新的,再扔掉,再扎新的。天地通过什么来体现自己呢?通过万物来体现自己。我用什么东西来体现我对祖宗的感情呢?通过刍狗,用草扎了草人、草马、草狗等等来体现感情。天地也是这样,它以万物为刍狗,通过万物,通过草、木、野兽、小鸟、人来体现自己。一年一换,今年的草木用完被淘汰,明年再用新的,这一批人生长完了之后死掉再来新的,这一批昆虫用了之后再来新的,天地不断通过新的东西来体现自己。
  我们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老子比喻说空气进来了又出去,就是要不断地淘汰旧的东西,接纳新的东西,这样天地才能保证自己生命青春永恒。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当然和天地的规律不太一样,和“刍狗”不太一样,但是大概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在用“道”管理天下的时候,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要不断地更新具体事物,不能让具体的事物成为我们的累赘,妨碍我们用更高明的方式来推行我们的“道”。某个具体的事物曾经帮助我们推行了“道”,曾经使“道”发挥了作用,但是现在有另一种具体事物更有利于我推行自己的“道”,那么原来那个就要淘汰了。在中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大寨陈永贵为首的一批杰出农民特别了不起,当初我觉得确实了不起,战天斗地,这是中国农民的劳动精神啊。大寨的模式当初确实帮助我们事业的发展,所以大寨这种模式可以成为我们实行“道”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大寨”这种模式来实现自己的思想和理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寨”模式慢慢地变得不合适,有比它更好的模式产生了,这个时候“大寨”模式该淘汰就得淘汰,它已经成为“刍狗”了。
  老子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种无形的东西必须要和具体的事物相结合,绝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但是它又不能拘泥于具体的事物,不能使自己固定在具体的事物中。道要善于利用具体的事物,借助具体的事物,就像我说的,周天子善于用自己的思想、观念、文化,用自己的软实力来借助于周围的诸侯国。我们河南人除了发挥我们自己的硬实力之外,除了发挥我们有形的条件之外,还要善于借助于我们的软实力,借助全国各个城市的软实力为我所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百家讲坛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1)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2)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3)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4)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5)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6)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7)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8)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9)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2)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3)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4)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5)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6)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7)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8)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9)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0)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1)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1)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2)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3)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4)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