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百年巴金 》
第七章 我相信正義的勝利(3)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巴金看見,這時不少人遭受了傢破人亡的災禍,仍然勇敢地站起來跟侵略者作鬥爭。他不會為自己這本小說感到痛惜,他說,我的精力是侵略者的炸彈毀滅不了的,我要把《新生》重寫出來。1932年7月的盛夏,他的房間悶熱如同蒸籠,從白天到深夜他一動不動地伏案寫作,有時飯也忘了吃。就這樣,他衹花了兩個多星期的功夫,第二次寫完了《新生》這部十萬字的小說。他是一口氣寫完它的。第一稿的內容和文字還很清楚地印在他的腦子裏,必須趁還沒有忘記的時候寫出來。他寫得快,因為這是已經裝在腦子裏面的東西,不必停筆苦思。《新生》重寫成功,他建起了一座帝國主義的炸彈所不能毀滅的、將要永久存在下去的“紀念碑”。 “一·二八”事件之後,日本軍國主義者還製造了一連串侵略中國的事件。1933年3月,日軍大舉進犯長城各口,經過冷口、灤東地區直逼平津。5月31日,逼迫中方簽訂了塘沽停戰協定,劃出綏遠東部、察哈爾北部、河北東部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劃出灤東為非武裝區域。1935年日本又藉口東北義勇軍一部進入了灤東非武裝區域,指為破壞《塘沽協定》,於是調遣東北日軍入關,進行武力威脅。7月5日,侵華日軍頭目梅津美治郎同何應欽簽訂了《何梅協定》,議定將中國的黨政機關和軍隊撤出河北省。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在河北宛平縣盧溝橋尋釁,中國方面卻不再作為一個地方事件來處理了,由此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 7月20日,巴金寫了《衹有抗戰這一條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盧溝橋的炮聲應該把那般所謂和平主義者的迷夢打破了。這次事變顯然又是“皇軍”的預定計劃。他們的目標我們不會不知道。倘使一紙協定、幾個條件就可以滿足他們的野心,那麽我們和這強鄰早已相安無事了。哪裏還有今天的“膺懲”?我們和日本的交涉也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難道我們還不明白那一套舊把戲?從前我們打起維持東亞和平的空招牌處處低頭讓步,結果東亞的和平依舊受威脅,而我們自己連生存的機會也快被剝奪光了。我們每次的讓步衹助長了敵人的貪心,使自己更逼近滅亡,現在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我們衹有一條路可走了。這就是“抗戰”! 他還表明了無政府主義者對抗戰的態度:“我是一個安那其主義者。有人說安那其主義者反對戰爭,反對武力。這不一定對。倘使這戰爭是為反抗強權、反抗侵略而起,倘使這武力得着民衆的擁護而且保衛着民衆的利益,則安那其主義者也參加這戰爭,而擁護這武力。” 他的這段話準確地說,是曾經是無政府主義者的巴金個人對抗戰的態度。他的愛國主義在戰爭的磨礪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華。8月13日,上海也成了中日交戰的戰場。就在這一天下午,巴金和茅盾、靳以、黎烈文、黃源、馮雪峰會商,由《文學》、《中流》、《譯文》、《作傢》四刊同人自籌資金創辦鼓吹抗戰的新刊《吶喊》。他在這刊物的創刊號上說:“個人的生命容易毀滅,群體的生命卻能永生。”他提出要“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群體的生命上面”。他說:“上海的炮聲應當是一個信號。這一次中國人民真正團结成一個整體了。我們把個人的一切完全交出來維護這個‘整體’的生存。這個‘整體’是一定會生存的。整體的存在,也就是我們個人的存在。我們為着我們民族的生存雖然奮鬥到粉身碎骨,我們也决不會死亡,因為我們還活在我們民族的生命裏面。為大衆犧牲生命的人會永遠為大衆所敬愛;對於和大衆在一起賭生命的人來說,死並不可怕,也不可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
|
|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 | 第三章 美麗的夢(3)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4) | 第三章 美麗的夢(5) | 第三章 美麗的夢(6)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8) | 第三章 美麗的夢(9) |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