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们也能看到,像武松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改变,在《水浒传》里边,快意恩仇,拿出刀来成功率很高,因为他是老江湖,很熟悉怎么样杀人。他杀了潘金莲,又杀了西门庆,《水浒传》里面也写西门庆还是有一点功夫的,会一些拳脚,但两下就被武松放倒,然后就杀了,把脑袋割下来了。在《金瓶梅》里边,这个也改变了。他杀西门庆没杀着,他杀了另外一个人,然后被人家逮住,拉到官衙,严刑拷打。大家注意,《金瓶梅》的作者在这个地方是不爱惜这位英雄的。他写武松他被拷打的时候苦苦哀求,说得很可怜。而且没作用,照样被打。这已经不是武松了,已经改变了。当然在后来武松回来在报仇的时候,也有很多改变。我后面再讲。
第三点, “复仇”的主题已经淡化。《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写,体现的是一个复仇的主题。这个复仇当然是正义的,它以此作为主题,也很吸引人。在《金瓶梅》里面这个主题被淡化了。生命的主题开始凸显,情色的主题开始凸显——情色的主题和生命的主题是联系在一起的,——生活的主题开始凸显。在《水浒传》里面,各位都很熟悉了,由于它是写英雄演义的,写绿林好汉的,它有很多夸张的描写。在《金瓶梅》里面,笔法也有夸张,但它主要是写实的描写。就是用生活中的语言,用很可信的描述来写作。它和《水浒传》有很大差别。比如说,“复仇”的主题,刚才我说的武松回来复仇,在《金瓶梅》里面写他找不着人了,潘金莲已经嫁到西门庆家里,住到西门庆的大院里去了,问谁谁也不告诉他,问王婆,王婆糊弄他,王婆说她嫁到东京去了。然后才出现他误杀别人。在《金瓶梅》里面,第87回,武松回来了,他不是像《原野》里面描写的仇虎那样悄悄地回来要杀人,而是写换了皇帝,他遇到了大赦,回来后仍然做他的官,回到县里做他的都头。这个就和《水浒》不同。然后一打听,现在西门庆已经死了,西门庆在第79回死去,他复仇的一个主要的对象已经没有了。潘金莲被西门庆家开除出来了,在另外一个地方等着发卖,他就找她去了。在谁那儿呢?在王婆那里。他说,听说我嫂子现在在你这里,要改嫁吗?王婆说是要改嫁啊。武松说那就这样吧,我哥哥的孩子还小,叫她改嫁给我吧。大家注意,在《水浒传》里他是绝对不会这样写的啊,绝对不会给武松安排“改嫁给我吧,这样我们一家还能在一块儿过日子,我们还能照顾我哥哥的孩子”这种语言啊。王婆说要一百两银子。武松说怎么那么贵啊?他们还在一块儿讨论。王婆说你想想西门庆娶了她这几年,花了多少钱啊?所以钱少了肯定是不行的。那武松说行,一百两就一百两吧,我另外再给你五两银子算劳务费吧。它是这样设计的。所以王婆就很欢天喜地啊,认为到这个家伙出去一些年受了点苦,现在学乖了。然后去给西门庆的夫人说,武松回来了,他要把他的嫂子娶回去,然后一家人在一块儿过日子。吴月娘一听就知道这个事情不好。这个里面还要写王婆。不是管武松要的一百两银子还有给她的五两银子的感谢吗?她就给吴月娘说,他也没多少钱,卖了二十两银子,这二十两银子给你吧。自己还赚了八十两银子。他写得很细啊。然后才是要结婚。潘金莲还是很认真的。潘金莲一听武松要娶她,心里就很愉快,我们知道一开始时她是看上武松的。她就赶紧出来说没问题。所以还有一个娶亲的场面,潘金莲穿着一身的大红的衣服,披着红盖头,扭着来了。掀开盖头一看,是武大的牌位,烧着香。武松拿着一把刀,让他的侄女把前门拴上,后门也顶上了。写得很细。他写王婆首先一看不好,要跑,被他抓过来用小绳子像粽子似的拴起来就扔到那儿了。然后潘金莲就要喊,被他从香炉里面拿一把香灰,往嘴里面啪的一撒,就喊不出来了。然后是怎样把她的衣服打开,把她的胸脯露出来,用刀剜一个血窟窿,把心脏拿出来,等等,写得非常细腻和血腥。所以,这些文字,我们对比起来能看出它的差别。这些文字已经市井化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